|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A股三大指數今日寬幅震蕩,截止收盤 ,滬指跌0.18%,收報3821.83點;深證成指跌0.29%,收報13119.82點;創業板指漲0.21%,收報3114.55點 。滬深兩市成交額達到24944億 ,較昨日放量3729億。行業板塊多數收跌,銀行 、航運港口、半導體板塊漲幅居前,旅游酒店、房地產服務、小金屬 、醫療服務、軟件開發、汽車服務板塊跌幅居前。個股方面 ,下跌個股超四千只,逾50只股票漲停。
9月22日,國家能源局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關于推進能源裝備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 。其中提出 ,推動建立高安全 、高可靠電池儲能裝備體系,研制長壽命、寬溫域、低衰減鋰電池 、鈉電池、固態電池關鍵裝備,構建低成本長時釩基、鐵基 、有機等液流電池裝備體系。此外 ,據媒體報道,美國芝加哥大學與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材料研究與工程研究所合作研制出一款鈉基固態電池。該電池能在零攝氏度以下低溫環境中穩定運行 。這一突破有望增強鈉基固態電池的競爭力。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最新一期《焦耳》雜志。
中金公司表示,隨著全固態電池向產業化導入階段穩步邁進 ,設備端作為最先兌現的產業鏈環節處于“從驗證到放量 ”的關鍵窗口期 。東吳證券指出,固態電池產業鏈技術持續突破,進入中試關鍵期。固態電池在國家大力支持下,近半年產業鏈發展迅速。
中金公司:固態電池設備端處于關鍵窗口期
隨著全固態電池向產業化導入階段穩步邁進 ,設備端作為最先兌現的產業鏈環節處于“從驗證到放量”的關鍵窗口期 。該機構判斷:1.車企或于2027年小批量全固態電池裝車,測算2027年全固態電池設備增量市場空間或達到25億元,并有望以122%的CAGR增長至2030年達到273億元。2.前中段設備價值量占比升至75%—80% ,干法電極、等靜壓等新工藝所需設備是核心增量,具備明確替代與重估邏輯。
東吳證券:固態電池產業鏈技術持續突破
固態電池產業鏈技術持續突破,進入中試關鍵期 。固態電池在國家大力支持下 ,近半年產業鏈發展迅速。從電芯端看,比亞迪、國軒高科、一汽集團60Ah車規級電芯已下線,能量密度可達350-400Wh/kg ,節奏時間早于預期半年左右。工信部項目預計2025年底前進行中期審查,目前電池材料體系已定型,原材料性能已達量產要求 ,硫化物為主流量產趨勢。行業預計25H2-26H1進入中試線落地關鍵期,2026年中試線優化+樣車路試,2027年開啟小規模量產裝車,行業出貨有望突破1GWh ,2030年大規模量產,規模有望突破100GWh 。
太平洋證券:固態電池發展國內外共振向上
固態電池發展國內外共振向上。1)中創新航430Wh/kg全固態硅基電池配套產線已投用,布局eVTOL 、人形機器人場景。2)孚能科技首批硫化物全固態電池年底交付 ,可支持人形機器人8-12h續航;0.2GWh中試線建設中且計劃2026年擴至GWh級 。3)天齊鋰業年產50噸硫化鋰中試項目已實質落地并動工。4)Rimac發布100%硅負極固態電池包,6分半能將電量從10%充至80%,計劃2027年四季度用于高性能電動車。5)韓國第二條全固態電池產線在SK On落地 ,等靜壓工藝進入規模化應用 。
中信證券:未來將迎來密集的全固態電池上車路試
2025年以來,SolidPower、國軒高科等電池企業的全固態電池逐步開啟上車路試,2025—2026年將迎來密集的全固態電池上車路試。該機構認為全固態電池上車面臨的核心問題是膨脹與循環壽命衰減 ,車企與電池企業的共識是通過固固界面改善以及車端加壓緩解以上問題,建議關注電芯材料環節的導電劑、功能性添加劑 、固態電解質及摻雜、材料表面包覆,電芯制造環節的等靜壓、制痕絕緣 、高壓化成分容、鋁塑膜 ,PACK環節的PACK生產設備、氣動執行器。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一切后果自負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正規網上股票配資平臺:炒股加杠桿平臺-30cm漲停!固態電池概念股大爆發!醫藥股今日全線走強
股票杠桿平臺軟件有哪些:網炒股配資-【今日投資機會】關注固態電池骨架膜
股票實盤杠桿:互聯網股票配資-工信部指引動力電池發展路徑:支持換電、V2G試點 固態電池成長期技術方向
線上股票配資有哪些:炒股杠桿app-固態電池產業化進展不斷 材料及設備端共振 這些公司披露量產時間
全民配資股票平臺:炒股配資開平臺-相關概念股再拉升!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近期明顯加速 但關鍵技術路線仍未明確
炒股配資開戶平臺:杭州銀行股票股-【風口研報】多重因素驅動共振向上 有色金屬或開啟全球資源新周期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