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呂文琦
銀發經濟已成超級市場 。
截至2024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3.1億 ,占總人口22%,銀發經濟規模突破7萬億元,占GDP比重約6%。
國務院辦公廳2024年1月印發的《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 是我國首個以“銀發經濟”命名的政策文件。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明確“完善養老事業與產業協同機制 ” ,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到2035年,這一賽道規模預計將達30萬億元,占GDP比重10% 。
銀發經濟正從民生議題演變為驅動內需增長的核心引擎 ,這場產業變革背后,是老齡化社會不可逆的趨勢,更是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關鍵突圍點。
在日前舉辦的2025年(第七屆)世界大健康博覽會(以下簡稱“健博會”)上 ,多位業內專家接受界面新聞在內的媒體專訪,為銀發經濟的發展建言獻策。

AI助力慢病管理
泰康保險集團創始人 、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東升在健博會上表示,隨著我國老齡化加速發展,向百歲人生的長壽時代邁進 ,健康醫療、養老、康復將成為最大的挑戰,也是最大的民生 。長壽時代塑造長壽社會,長壽社會催生長壽經濟。
陳東升指出 ,長壽時代,健康生命疾病圖譜向非致死的慢性病轉化,大健康疾病要從治療為主轉向預防為主 ,以機構為主轉向以人為本的構筑覆蓋全生命周期。以預防 、干預、管理為核心的健康服務體系最終提升健康壽命,降低社會整體的健康成本,放大長壽經濟的效應 。
在陳東升看來 ,長壽時代遇上了智能革命,給長壽經濟和大健康產業的發展構建了難以想象的空間。
具體到應用上,香港科技大學講座教授、香港工程院院士張黔向界面新聞表示 ,60歲以上的老人,基本上都存在一到多種慢病。這種情況下,需要做對兩個關鍵詞,一個是早發現 ,還有一個是干預。
“以慢阻肺為例,晚期患者會出現肌無力 、生活質量嚴重下降的狀況,因此慢病早發現極為關鍵 。但讓老人頻繁回醫院做肺部功能篩查不現實 ,可借助家庭及周邊基礎環境中簡便、低成本的評估方式,如利用帶有AI能力、基于聲音信號AI模型的特殊耳機進行肺功能診斷,從而實現高頻次評估 ,盡早發現問題。”張黔舉例介紹。
發現問題后,干預同樣重要 。然而,過去患者在家難以判斷呼吸訓練是否正確。如今 ,技術發展有望改變這一局面。張黔介紹,AI模型可充當康復師,不僅能指導 、引導老人進行呼吸訓練 ,還能留下數字化記錄,實現不同時間的對比,效果甚至優于傳統康復師 。未來,隨著技術進步 ,每位老人身邊有望配備針對不同病種的AI教練、AI私教和AI私人醫生,切實提升老人生活質量。
張黔表示,AI并非冰冷 ,大模型為老年人照護帶來新的機遇,以老年人認知障礙工作為例展開介紹,過去認知工作主要為認知評估與訓練 ,傳統方式是給出系列訓練題目,既不個性化也不貼近老人生活,如今與研究院合作 ,借助大模型,機器人可與老人自主對話。
“這一過程不僅是對話,更是在個性化地訓練老人的認知能力 ,針對不同場景輸出不同內容,真正實現服務的千人千面,而個人信息采集與大模型支撐為達成此目標提供了可能 。 ”張黔表示。
養老服務亟待創新
醫養融合上,結合健康管理的養老社區也是銀發經濟領域的一大代表作。
據統計 ,國內的大型險企已在全國布局超百個養老社區 。如泰康之家養老社區已布局全國36城43個項目,實現22城24社區連鎖運營,入住居民超1.6萬人。陳東升預計 ,到2025年年底,泰康之家養老社區在住居民有望超過2萬人。
不過,在養老社區中 ,“一床難求”和50%床位空置的問題并存。
對此,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黨俊武向界面新聞表示,要正確認識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床位空置 。在他看來 ,一大原因是上一輪的房地產發展過程中,房地產的價格過高。
為了避免這個現象繼續惡化,黨俊武認為 ,當前正在搞舊城改造,在這一改造過程中,可以在城市中留足養老用地,并降低用地成本 ,確保大多數有需求的老人住得起養老機構,這樣將來就不會出現床位空置問題。
“到香港去看一看,左拐彎一個養老機構 ,右拐彎又是一個養老機構,滿滿當當的,都愿意住在城里 ,誰愿意住在郊區?今后要防止養老服務的郊區化現象 。”黨俊武表示。
從整個市場上看,我國目前的養老格局仍是“9073 ”的形態,即90%的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7%選擇社區養老、3%選擇機構養老 ,但是居家養老服務水平亟待提升。
對此,黨俊武表示,產業進行布局的時候不應該只著力在居家養老領域 ,應該提供居家養老服務 。老年人的事情是和子女緊密關聯在一起的,居住在家里的老人是需要幫助的,年輕人也面臨沒有人做飯的問題,小孩的需求問題也不少 ,現在還有寵物的問題,這里蘊含著諸多的需求。
黨俊武認為,居家養老服務應該面向社區 、面向家庭 ,以家庭為服務對象,在社區里面打造綜合性的服務場景,只要有需求 ,就可以提供服務。“老年食堂不僅老年人吃,年輕人、小孩也可以吃,只有采取這種模式 ,路子才能走下去 。”
黨俊武測算,全國的社區有六七十萬個,一個中等收入水平的5萬人社區 ,每年消費流水可以超過10億元,市場潛力巨大。對于服務業來說,不管是嬰幼兒照護服務,還是為老年人提供服務 ,現在就要思考將來在社區綜合性服務場景里面充當什么角色,能否抓住相關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