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在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下稱“WRC2025 ”)上 ,越疆科技發布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DOBOTAtom第二代產品。越疆早期憑借創新的四軸機械臂迅速占領市場,此后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越疆將戰略重心轉向更高附加值的六軸協作機器人領域 ,2023年起正式啟動人形機器人研發 。
越疆做人形機器人是基于哪些考量?人形機器人的生態未來會如何發展?帶著這些問題,證券時報記者在WRC2025期間專訪了越疆首席科學家郎需林。
從工業機器人到人形機器人
證券時報:越疆大概什么時候開始研發人形機器人?為什么考慮做人形機器人?越疆人形機器人的特色和亮點在哪兒?
郎需林:我們開始的不算早,但我們選對了路徑。越疆從2023年起正式啟動人形機器人研發,但我們更早就在做底層準備——從控制器、驅動器到關節模組的自研能力 ,為人形機器人鋪設了底層“脊椎” 。
之所以進場,是因為我們看到AI模型涌現帶來的控制 、認知、交互能力突破,讓“人形”不再是外形模仿 ,而是“人類行為的具身再現 ”。
我們的Atmo系列強調“可量產、可部署”,具備閉環控制系統 、輕量化關節模組,以及適配VLA等大模型的多模態感知與任務泛化能力 ,這讓它不僅能走路,還能工作。
證券時報:越疆做人形機器人是基于哪些考量?工業機器人公司做人形機器人的優勢和短板各自有哪些?
郎需林:從工業走向人形,不是換賽道 ,而是向更高階復雜系統進化。越疆進入人形機器人領域的核心考量是“從任務工具到智能體”的趨勢判斷 。工業機器人擅長精準重復,人形機器人則要解決感知、認知、泛化等更高維度的問題。
越疆的優勢在于控制系統、驅動模組等底層技術長期積累,具備“可控性”和“成本優勢 ”;對工業場景理解深刻 ,使我們能快速找到類人任務的落地點。
但挑戰也存在,工業機器人講“剛性約束”,而人形機器人強調“靈活泛化”;過去強調精度,現在更要擁抱不確定性 。這要求我們在算法架構 、感知模型和運動規劃上全面升級。我們不是為了“人形 ”而人形 ,而是相信具身智能終將是人與機器協作的高級形式。
證券時報:越疆成立至今有十年了,應該是國內做這一塊比較早的,對整個市場也會比其他公司看得更遠 ,您覺得人形機器人的生態未來會朝哪個方向走?公司未來是怎么考慮的?
郎需林:人形機器人不會是一個產品,而是一個平臺級生態系統 。我們認為人形機器人生態的演進路徑,大概率會重演智能手機的生態發展。先由硬件廠商帶動產業熱度再由“大腦”和“應用”主導行業分層 ,最終形成開放協同、模塊互換的具身智能生態。
越疆的策略是“軟硬一體、通用架構 、場景優先 ”,即先夯實硬件基礎(模組/控制器/執行器),同時對接主流AI“大腦” ,并與真實場景客戶共同打磨解決方案 。我們希望不只是推出機器人,更推動“人形機器人+行業”生態的構建,成為中國具身智能的技術與商業雙驅引領者。
機器人技術將成倍放大人的能力
證券時報:從更宏觀的角度 ,您希望機器人技術如何推動社會進步?貴公司的長期目標是什么?
郎需林:機器人技術不是取代人,而是成倍放大人的能力。從宏觀來看,機器人技術是推動社會進入“智能協作時代 ”的關鍵力量 。它不僅能解決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結構變化等現實問題,還能讓人類從重復、危險 、枯燥的工作中解放出來 ,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創造與關懷中。我們希望機器人能成為“新質生產力”的核心組成,就像電力和互聯網一樣,成為社會的基礎設施——無處不在、人人可用、持續進化。越疆的長期目標 ,是打造全球領先的具身智能平臺,讓中國的機器人技術和產業能力走向世界,最終實現“每個人身邊都有一個值得信賴的機器人伙伴” ,推動社會效率 、生活質量和人類福祉的全面提升。
證券時報:隨著機器人技術的發展,您認為,在未來家庭生活中 ,機器人會成為像家電一樣的必需品嗎?為此,公司將如何推動機器人的普及和家庭應用場景的拓展?
郎需林:機器人進入家庭不是“能不能 ”,而是“何時能像家電一樣簡單” 。我們相信 ,在未來10年,每個家庭都會有一臺機器人,就像每個家庭都擁有冰箱、洗衣機一樣。關鍵不在于技術能否實現,而在于用戶是否“敢用、愿用 、用得起”。從藥房、倉儲場景開始切入 ,逐步向商用、家用過渡,是我們推動“機器人成為家庭助手”的戰略路徑 。進入家庭的第一階段核心是解決社會老齡化和養老問題。
證券時報:越疆Atmo二代被定位于滿足“工業、商業 、家庭 ”三重場景。目前來看,您認為哪個場景會最先迎來規模化應用的爆發?在推動機器人從工廠走向更廣闊的商業和家庭場景時 ,最大的挑戰是什么?
郎需林:先上崗,再進家,是機器人普及的現實路徑 。我們判斷 ,人形機器人率先落地的,將是低速、高頻、剛需的商業場景,例如藥房搬運 、零售導引、園區巡檢等。這些場景任務明確、環境可控 ,適合技術早期階段部署。越疆Atmo二代就是為這類“準工業+準商業”場景而生的,它擁有比傳統工業機器人更強的泛化能力,又比消費類人形更具工程實用性 。
從工廠走向家庭 ,最大挑戰不是技術,而是安全性 、價格和服務體系的完整閉環。我們正以“模塊標準化+開放大腦+場景共創”推進商業模式成熟,未來三年是突破窗口期。
證券時報:面對目前大部分企業人形機器人無法落地的困境,越疆機器人又有哪些進展呢?
郎需林:驅動具身智能場景落地 ,讓具身機器人可落地、可復制、可規模推廣,越疆科技已經率先在全球知名高校和企業客戶實現具身智能機器人的落地了 。這些落地客戶不僅包含騰訊RoboticsX實驗室 、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達摩院等權威學術與研發機構,也包含馬扎克、ASKA 、Aurotek、AIKorea等國際工業與商業巨頭。我們作為唯一一個“從制造現場走出來 ”的具身智能公司 ,我們不搞“概念炫技”、不比誰做得像人,而比誰的機器人能更快走上“崗位”。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網)
股票配資開戶流程:長沙配資平臺-露笑科技:聯手開普勒等戰略合作具身機器人 計劃未來3年實現百萬臺銷售
股票配資開戶手機版:炒股杠桿平臺排名-馬斯克公布腦機接口重大進展:受試者增至7人 未來有望控制人形機器人
廣東股票配資開戶流程詳解:股票10倍杠桿平臺-申萬宏源王勝:驅動市場向上的因素未發生任何質變
股票如何加杠桿:靠譜的前十大配資炒股公司-上海變身未來實驗室 機器人、尖端芯片、AI應用等眾多科技驚艷亮相
實盤10倍杠桿平臺:股票自己配資流程詳解-何小鵬:人形機器人明年底量產 軟硬件標準要符合甚至超過“車規”
炒股如何開杠桿:靠譜的股票推薦平臺推薦-工信部:“十五五”時期要開辟人形機器人、腦機接口、元宇宙、量子信息等新賽道 創建一批未來產業先導區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