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華泰證券研報表示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將“制定促進生育政策,發放育兒補貼 ” 。通過對國內外生育政策的典型案例復盤,華泰證券認為:1. 公共財政對家庭福利的補貼力度是影響生育率的重要因素之一;2. 我國家庭福利補貼仍有加碼空間,尤其在包括生育補貼的直接補貼方面可以進一步提升;3. 地方的生育補貼試點效果總體積極 ,其受惠群體受限的不足或需要通過全國性補貼來補充。華泰證券認為全國性的生育補貼政策有望在年內落地,考慮與地方生育補貼的互補,預計全國性的生育補貼或重點聚焦3歲以下的嬰幼兒家庭 ,將首孩納入補貼范圍,并保持較強的補貼力度(若按年均支出的15%計約3600元/年)。
全文如下華泰 | 戰略:生育支持政策的中國路徑和國際經驗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將“制定促進生育政策,發放育兒補貼”。通過對國內外生育政策的典型案例復盤 ,我們認為:1. 公共財政對家庭福利的補貼力度是影響生育率的重要因素之一;2. 我國家庭福利補貼仍有加碼空間,尤其在包括生育補貼的直接補貼方面可以進一步提升;3. 地方的生育補貼試點效果總體積極,其受惠群體受限的不足或需要通過全國性補貼來補充 。我們認為全國性的生育補貼政策有望在年內落地 ,考慮與地方生育補貼的互補,我們預計全國性的生育補貼或重點聚焦3歲以下的嬰幼兒家庭,將首孩納入補貼范圍 ,并保持較強的補貼力度(若按年均支出的15%計約3600元/年)。
核心觀點
北歐生育政策起步早 、見效早
全球生育率在20世紀60年代中后期開始回落,北歐國家普遍在20世紀70年代加碼了生育政策,在育兒補貼、帶薪產育假和公共托育服務方面持續提升福利標準,其人均生育數在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企穩 ,早于多數發達國家,體現了生育支持政策的積極效果。瑞典、丹麥、挪威和芬蘭2010-2019年在家庭福利方面的公共開支占GDP比重的均值分別在3.5% 、3.6%、3.2%、3.0%,均在OECD國家中名列前茅 。
日韓生育政策效果有限 ,日本略優于韓國
日韓兩國分別在1994年和2005年明確了以促進生育為政策目標,但都未能改變生育率下行的趨勢,兩國近20年的平均生育率在主要高收入國家中排名靠后。除了婚育觀 、家庭觀、職場環境等因素可能對生育率提升有不利影響之外 ,兩國在家庭福利方面的財政支出強度也相對不足。日本和韓國2010-2019年在家庭福利方面的公共開支占GDP比重的均值分別在1.4%和1.0%,低于OECD國家平均支出強度(2.1%) 。1994年以后日本的生育率下行速度得到了緩解,而韓國在2005年以后生育率下行的速度仍然較快 ,并未明顯放緩。
我國生育政策加碼有空間
2021年全面三孩政策落地以來,中國正在轉向更積極地鼓勵和支持生育。我們認為中國在家庭福利方面的財政支出強度仍有提升空間,其中直接補貼(直接惠及個人和家庭 ,不包括通過托育等服務機構間接惠及)的不足較為明顯 。根據我們的測算,2023年中國家庭福利方面的公共開支占當年GDP約0.45%,其中直接補貼僅占當年GDP的0.03%。作為對比,OECD國家2010-2019年用于家庭福利的公共財政開支占GDP的平均值在2.09% ,其中直接補貼占比為1.16%。
地方生育補貼的成效和不足
部分地方政府在2021年開始陸續試點生育補貼 。截至2025年6月,在我們統計到的35個地方中,有8個地方在2023年前出臺了生育補貼政策。從政策出臺前后的出生人口看 ,盡管區域間有差異,但不少地方呈現了積極的效果,走出了強于生育補貼出臺前的趨勢。然而 ,目前大部分地方的生育補貼不包含一孩,而一孩生育率下降可能是全國生育率下行背后的主因。此外,部分地方對戶籍、出身地等條件有限制 ,在惠及非當地戶籍的常住人口和異地生育的人群方面有所不足 。
風險提示:生育補貼推出時間點晚于預期;生育補貼力度弱于預期。
(文章來源:界面新聞)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