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導讀】知名醫藥分析師孫媛媛:中國創新藥產業有望全面爆發
自2024年9月底開始,Wind創新藥指數震蕩上行 ,扭轉了之前長達4年的下行態勢。在2024年9月底至今,區間最高漲幅達53% 。不過,自6月13日至6月19日的5個交易日 ,該指數下跌130點,跌幅達8.2%。
此輪創新藥行情的底層產業邏輯是什么?是階段性反彈,還是有望成為新一輪創新藥牛市的起點?行情是否已到嚴重泡沫化階段?未來10年 ,中國創新藥將迎來哪些大機遇?
為此,中國基金報記者近日專訪了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大健康研究中心總經理、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孫媛媛。截至目前,孫媛媛已有6年獲得新財富醫藥生物行業最佳分析師第一名 ,也是2024年新財富醫藥生物行業最佳分析師第一名 。
孫媛媛表示,經過10年的不懈努力,中國創新藥產業已經完成“從0到1”的突破 ,正處于國內政策支持 、技術爆發、蓄勢出海的起步期,未來仍有較大成長空間。中國創新藥行業的“DeepSeek ”更容易在復雜生物制劑領域誕生,如ADC(抗體藥物偶聯物)類藥物、雙/多抗等藥物類型中。
孫媛媛認為,中國創新藥產業有望全面爆發 ,未來創新藥領域還會不斷涌現10倍股 。
從財務上看,中國創新藥公司已開始進入收入快速增長的階段,A股和H股中的主要Biotech(生物科技)公司 ,預計2026年有望整體實現盈利,2027年開始可以大規模盈利。從核心龍頭公司來看,相較于階段合理水平 ,還遠沒有到泡沫化的階段。
以下是此次訪談的全文 。
市場或成未來10年
創新藥發展的第一驅動力
中國基金報:自2024年9月底開始,Wind創新藥指數震蕩上行,扭轉了之前長達4年的持續下行態勢 ,至今最高漲幅達53%。什么因素驅動此輪創新藥行情?其底層的產業邏輯是什么?
孫媛媛:從追趕到超越,中國創新藥正在新一輪技術浪潮中逐漸展現優勢。近年來,在ADC 、雙/多抗、細胞與基因治療等熱門技術類型中 ,中國創新藥公司啟動的藥物臨床數量明顯增加,中國企業研發項目的數量占比已經超過50%,成為全球的研發主力 。
從BD(商務拓展)交易來看,全球大藥企從中國創新藥企業引入的分子數量(首付款0.5億美元以上)占比也從2019年的0%提升到了2024年的31%。
中國藥企越來越多的創新藥重磅品種浮出水面并非偶然 ,而是產業發展的必然結果。中國創新藥正處于國內政策支持、技術爆發 、蓄勢出海的起步期,產業趨勢帶來的投資機會有望持續,目前來看仍有較大成長空間。未來也將吸引更多的資本關注創新藥行業 ,從而進一步實現正向循環 。
中國基金報:在過去10年,中國創新藥取得了哪些成績?未來10年,又將面臨哪些大機遇?在這前后兩個10年 ,驅動發展的核心因素分別是什么?
孫媛媛:2015年至今的10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醫改政策,推動中國制藥行業從仿制向創新的深刻轉型。例如 ,藥品審評審批改革加快了創新藥推向市場的速度;藥品許可持有人制度優化了行業資源配置;港交所18A、科創板及北交所打開了未盈利創新藥企業融資渠道;醫保目錄談判幫助了創新藥進院、放量;通過帶量采購釋放醫保基金空間,為創新藥騰出更多空間。研發管線數量爆發式增長,企業的研發能力也越來越強 ,對外授權的交易數量和金額不斷提升 。
展望未來10年,AI制藥可以進一步縮短創新藥的開發周期。對于中國創新藥企業來說,這是重要的技術革命窗口期,能夠進一步鞏固我們在前沿技術領域的領跑地位 ,甚至有機會從“領跑者”變為“定義者”。歐美市場支付能力高,新興市場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出海仍然會是中國創新藥的重要方向 ,有能力搭建全球商業化能力的公司有機會成長為MNC(跨國公司) 。
綜合而言,在此前的10年,政策是中國創新藥發展的第一驅動力 ,構建了中國創新藥產業的基礎生態;中國創新藥產業完成“從0到1 ”的突破,政策的鼓勵帶動資本熱潮,進一步推動規模擴張。未來10年 ,市場可能會成為第一驅動力,創新出海提升市場空間天花板,帶動產業加快盈利 ,同時進一步對標國際向更高質量發展。
創新藥中的“DeepSeek”
更易在復雜生物制劑領域誕生
中國基金報:未來5年,中國是否有望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醫藥市場?其中,創新藥的市場空間有多大?
孫媛媛:根據第三方機構數據 ,我國創新藥市場規模由2019年的1325億美元增至2024年的1592億美元,預計2030年有望突破3000億美元 。不過,美國仍是全球最大的創新藥市場 ,目前規模約為6021億美元。有預測認為,美國創新藥市場將以6%的復合年增長率持續增長。預計未來5年內,中國還難以超越美國 。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創新藥出海 ,中國創新藥企業也能分享到美國醫藥市場增長的紅利。
中國基金報:有人認為,中國創新藥正在迎來類似人工智能領域的“DeepSeek時刻”。在你看來,中國創新藥公司中的“DeepSeek ”更容易在哪些領域誕生?
孫媛媛:“DeepSeek時刻”指的是用更高效率 、低成本的優勢挑戰原本的行業龍頭。
在臨床前環節 ,從機制確認到PCC(臨床前候選化合物)階段,中國領先的Biotech只需要12—20個月,而海外行業平均值為24—36個月 。也就是說 ,國內藥企能夠節約30%—50%的時間。
在臨床入組速度方面,中國領先的Biotech在PD-1臨床入組患者的速度顯著快于海外行業平均值,在GLP-1臨床入組患者的速度亦顯著快于海外行業平均值。
在成本方面,美國研發一款新藥平均耗資26億美元 ,而中國藥企通過低成本人才、快速臨床試驗和靈活政策,可將成本壓縮至美國的1/3 。
目前,海外大藥企從中國引入的分子數量越來越多。根據STIFEL的研究報告 ,全球大藥企從中國創新藥企業引入的分子數量(首付款0.5億美元以上)占比從2019年的0%提升到了2024年的31%。
中國創新藥行業的“DeepSeek”更容易在復雜生物制劑領域誕生,例如在ADC(66%)、雙/多抗(55%)等藥物類型中,中國研發項目的占比已經超過50% 。復雜生物制劑主要涉及工程化改造 ,同時也更容易做出差異化,中國創新藥企業的優勢更為凸顯。
中國基金報:AI制藥是否會引發行業巨變,令不知名的初創生物醫藥公司彎道超車?
孫媛媛:AI制藥能夠進一步縮短新藥開發的周期 、降低新藥開發的成本 ,能夠幫助企業彎道超車。新的產業變革往往都會有新的突圍者 。另外,創新藥開發本身也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同時不斷有新的技術迭代。初創生物醫藥公司非常多 ,一直都有新星浮現。
創新藥企需要重視源頭創新
解決重大未被滿足需求
中國基金報:未來5—10年,中國是否有望誕生世界級生物醫藥巨頭?如果有的話,這些世界級的巨頭會集中在哪些領域,具有什么特點?
孫媛媛:通過復盤美國Biotech發展成為全球大藥企的過程 ,可以看到,需要有全球重磅炸彈藥物的助力,同時也需要逐步建立起全球化的臨床開發能力、生產能力以及商業化能力 。成為世界級生物醫藥巨頭需要有更長的積累過程 ,未來5—10年更有可能從現有的頭部公司中產生。目前,國內多家頭部藥企都手握具有全球“重磅炸彈 ”潛力的藥物,同時也展開了和海外巨頭的合作 ,正在逐步積累國際化的經驗。
中國基金報:近年來,在相關頭對頭試驗中,百濟神州、傳奇生物、康方生物等公司的相關產品超越了國際巨頭。對此你怎么看?從這些案例中 ,可以發現什么特點和趨勢?
孫媛媛:全球暢銷藥物并非一定是FIC(首創新藥),能夠快速跟進并且做出差異化的能力非常重要 。中國創新藥企業有能力做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BIC(同類最優)創新藥,也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創新藥企業敢于去挑戰國際巨頭的產品。
從這些案例可以看到 ,在某些領域,中國創新藥企業正在從“跟跑者”成為“領跑者”,中國創新藥企業的能力和價值將被不斷驗證。
中國基金報:歐美創新藥行業近50年的發展史,以及相關“藥王 ”的變遷史 ,可以給中國生物醫藥公司什么啟示?
孫媛媛:需要重視源頭創新,解決重大未被滿足需求,“重磅炸彈”級藥物能夠讓創新藥企業加速發展 。源頭創新的難度大 ,但市場競爭優勢顯著,企業能夠掌握更多的定價自主權,例如安進的“紅藥”與“白藥” 、吉利德的抗丙肝神藥、渤健的重組人干擾素、再生元的阿柏西普 、福泰制藥的CF藥物等。
從長遠發展角度來看 ,國內創新藥企只有通過源頭創新來開發同類首創FIC或BIC的藥物,才有可能在醫保談判中獲得更高的合理價格,同時也才具備參與全球競爭的能力。
中國創新藥產業有望全面爆發
中國基金報:目前 ,以百濟神州等為代表的一些創新藥公司還處于虧損狀態 。在財務上,中國的創新藥上市公司目前有何特點和發展趨勢?預計什么時候可以大規模盈利?
孫媛媛:從財務上看,中國創新藥公司仍然保持高的研發投入 ,但是效率得到了優化,同時商業化的產品越來越多,開始進入收入快速增長的階段。
我們選取A股和H股中的主要Biotech公司,根據Wind一致預測的數據 ,國內創新藥行業2025年/2026年收入增速預計保持在30%以上,歸母凈利潤虧損持續收窄,2023年—2025年減虧幅度分別為37%、42%、56%。預計2026年行業整體有望實現盈利 ,2027年開始可以大規模盈利 。
中國基金報:在你看來,自2024年9月開始的這波創新藥行情是新一輪創新藥牛市的起點,還是僅僅是階段性反彈?
孫媛媛:復盤美股發現 ,創新藥行情爆發期的啟動與多方面因素有關,包括創新藥友好政策 、重磅品種密集落地、新的產業技術方向、寬松的貨幣政策 、投資者信心等。
當下,國內市場已經呈現出這種趨勢 ,未來正向催化多,我們判斷這輪創新藥行情仍能持續。
從政策推動繁榮發展,到局部泡沫累積引發市場調整 ,再到資本回歸理性、政策持續完善,最后優秀企業通過差異化創新管線實現價值重估,中國創新藥行業正在經歷從蟄伏到優秀企業逐步崛起的偉大變遷 。我們判斷,中國創新藥產業有望全面爆發。
創新藥屬于科技成長型行業 ,科技成長股在行情爆發期有容納泡沫的空間。目前,從核心龍頭公司來看,相較于階段合理水平 ,還遠沒有到泡沫化的階段。
此外,隨著臨床的推進和數據的讀出,創新藥的銷售峰值和風險調整比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例如部分品種現階段預期峰值能達到50億美元,但樂觀情況下有可能對標K藥達到300億美元的水平 。擁有技術平臺以及持續創新能力的公司,會不斷有新分子IND(新藥臨床試驗申請) ,也會有新的商業拓展(BD)機會。
未來創新藥10倍股還會不斷涌現
中國基金報:A股和港股,哪個市場的醫藥公司更容易誕生世界級巨頭?
孫媛媛:從生物醫藥行業來看,A股平均市值高于港股 ,整體規模更大,市場活力更強;港股從估值看性價比更高,但是市場流動性相對不如A股,整體投資風格也更為理性。A股和港股市場各有優勢 ,都有機會成為世界巨頭的優秀創新藥公司 。
中國基金報:從2023年1月在科創板上市至今,百利天恒漲幅已超10倍。未來創新藥公司是否還會不斷涌現10倍股,如何挖掘?
孫媛媛:未來10倍股還會不斷涌現。
2023年12月 ,百利天恒與BMS(百時美施貴寶)就全球首創雙抗ADC藥物BL-B01D1達成合作協議,交易潛在總金額達84億美元,其中首付款為8億美元 ,刷新中國創新藥出海的紀錄 。
2025年5月,三生制藥將PD-1/VEGF雙抗海外權益授予輝瑞,首付款為12.5億美元 ,創造了新的紀錄。
預計未來總包超過50億美元的BD交易會越來越多,新的10倍股可能會從這些手握全球潛在大品種的公司中產生。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股票炒股配資平臺:股票正規配資開戶-巨頭突發!盤后大跌超15%!多只美股最新財報出爐
配資炒股平臺官方網站:專業股票配資論壇-國際油價突然大跌!美國、伊朗 重大變局!
線上配資炒股網站:十大股票配資平臺-金價突然大跌!特朗普:鮑威爾應當降息 將利率下調一個百分點
股票配資平臺官網平臺網址:股票配資吧-首款折疊iPhone傳出大消息!知名分析師爆料:出貨量可能多達1000萬臺
手機配資炒股網:股票配資查詢平臺-存款利率再降!數百理財產品調整收益目標,定存還是買理財?
網上炒股:股票配資平臺官網入口-上海市優化調整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定價機制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