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機器人產業正站在技術爆發與交付規?;慕徊婵?。一方面,整機技術實現突破,多模態感知、大腦-小腦模型等關鍵技術取得進展 ,推動人形機器人在汽車制造、物流搬運 、電力巡檢等場景加速落地應用;另一方面,頭部廠商相繼鎖定量產時間表,2026年或成為行業規?;桓杜R界點 。
而受小鵬全新一代人形機器人IRON的影響 ,近期仿生人形機器人引發了市場高度關注。多位行業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高度仿生的設計、強烈的落地意愿、明確的應用場景,成為這一輪人形機器人爆發的新風向;未來2-3年 ,仿生人形機器人有望進入“交互實用化元年”。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 、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徐曉蘭近日在2025年衢州產業資本招商大會暨氟基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會議上表示,人形機器人有望成為繼計算機、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之后的又一顛覆性產品,將催生萬億元級市場 ,產業具有1∶10的乘數效應 。
機器人“擬人”暗戰打響,多家上市公司回應
日前,小鵬發布全新一代人形機器人IRON。據官方介紹 ,該款機器人擁有仿人脊椎 、仿生肌肉、柔性皮膚、靈巧雙手,甚至能走出“貓步 ”。
一場關于機器人從“人形”向更“擬人”的暗戰正在悄悄打響 。
財聯社記者了解到,眼下機器人行業已進入“情緒價值+功能實用 ”雙驅動轉型期。業內預判,未來3-5年 ,人形機器人有望進入“產業兌現期”,而2026年將是人形機器人落地的關鍵年。目前,特斯拉已將其Optimus機器人的量產計劃推遲至2026年底 ,而小鵬科技也宣布IRON將于明年底實現規模量產 。
多位行業人士在接受財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高度仿生的設計 、強烈的落地意愿、明確的應用場景,成為這一輪人形機器人爆發的新風向;未來2-3年 ,仿生人形機器人有望進入“交互實用化元年”。其中,仿生設計存在巨大潛力。
興富資本董事長王廷富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目前人形機器人的各種運動控制、大腦 、小腦以及核心部件已經較為常見 ,后面將重點布局仿生設計方向 。在其看來,通過“擬人 ”才能將情緒價值拉滿,因此未來仿生交互(如微表情、肢體語言)將成為人形機器人差異化的關鍵。
作為純粹的“功能導向”機器 ,傳統人形機器人的核心指標包括穩定性、能力與自主性等。據IDC預測,2025年人形機器人將在商用服務和特種作業領域實現千臺級商用,其中汽車制造、物流搬運 、電力巡檢等工業場景將成為首批落地領域。
而仿生機器人被視為人形機器人發展到高級階段的代表性方向,其目標是實現從外形、結構到行為方式的全面擬人化 。它追求外貌、動作的逼真 ,也注重表情 、膚質與肌肉運動的精細模擬,最終實現感知與情感層面的自然交互。
多位機構投資者對財聯社記者強調,機器人就是機器替代人。傳統人形機器人追求的是“形似”和“功能實現 ” ,而仿生機器人追求的是“神似”和“體驗沉浸”;前者拓展了人類的能力邊界,后者則試圖重新定義人類與機器共處的邊界 。
二級市場上,有消息稱藍思科技(300433.SZ)對接了小鵬機器人頭部面罩、靈巧手和機身金屬結構件供應。對此 ,藍思科技證券部回應以投資者身份致電的財聯社記者稱,“我們有和國內外一些頭部機器人公司在對接頭部面罩,但(對接)小鵬據我所知目前應該還沒有。公司仿生肌肉有在研發 ,但是還沒有量產 。目前仿生機器人需求并不大。 ”
據其介紹,目前藍思科技正主要幫國內外頭部機器人公司代工金屬結構件、關節模組,公司計劃先通過整機組裝進行卡位。
福萊新材(605488.SH )相關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 ,公司發布的第二代柔性觸覺傳感器以硅膠材料打造“電子皮膚”,大幅提升了柔性傳感器性能,且即將推出第二代電子皮膚 。目前公司電子皮膚業務已有靈巧手公司 、人形機器人公司的批量訂單,但收入規模較小。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 ,小鵬人形機器人IRON爆火后,A股多家上市公司“及時”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披露稱,公司錨定自身優勢 ,將仿生機器人列為重點布局方向。
11月10日,聚杰微纖(300819.SZ)表示,其子公司肌動科技針對仿生驅動纖維產品所開展的應用研發工作正在推進中 。據其介紹 ,其他公司的仿生肌肉系統更著重于整體機械結構的仿生設計,而肌動科技的驅動纖維材料聚焦于材料本身的驅動特性。
道恩股份(002838.SZ)表示,公司有應用到機器人制造上的改性材料 ,如機器人手臂尼龍材料、合金材料,熱塑性彈性體可以應用于機器人仿真皮膚。硅寶科技(300019.SZ)則稱,有機硅材料具有柔軟親膚、耐高低溫等特點 ,在仿生機器人領域應用前景可觀。公司將根據市場和客戶需求,尋找新的產品應用點 。
安利股份(300218.SZ)日前透露,公司機器人仿生皮膚材料開發處于初期探索階段。中鼎股份(000887.SZ)亦表示,公司磁流變減振器技術可以運用到機器人柔性關節與腿部減振 ,目前磁流變減振器項目產線已經落地,公司的輕量化骨骼已經向客戶送樣。
處于上升期的巨大“泡沫”,未來屬于“winner takes all ”
值得關注的是 ,今年以來,傳統機器人(工業機器人 、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保持快速增長之外,新的機器人也出現井噴式發展 。
王廷富表示 ,今年前三季度,工業機器人產量達59.5萬臺,服務機器人產量達1350萬套 ,均已超2024年全年產量;預計今年全年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產量增速將超30%、50%。同時,道路駕駛機器人(包括無人低速物流車 、環衛車等)去年出貨1萬臺左右,預計今年出貨達3萬臺。
“人形機器人去年出貨不到7000臺 ,今年的出貨量在1萬臺 。情緒價值+應用場景雙重拉動下,預計在未來3-5年人形機器人將進入規?;桓缎码A段。” 王廷富稱,新老機器人無論是本體,還是零部件或者輕型材料 ,都存在比較快的增長機會。
開普勒機器人CEO胡德波認為,人形機器人真正的主賽道是工業+家庭 。當前工業領域已經逐步到達人形或者類人形臨界點,例如底盤+半身這種形態已經逐步開始具備進場的干活能力 ,但人形雙足機器人的落地時間還要更長一些,而全尺寸的人形機器人進入家庭的周期會更長。
在其看來,機器人最核心的邏輯是人形或者類人形機器人的通用型 ,這樣能夠適用更多的場景,從而攤低機器人的成本。另外,人形機器人除本體外 ,還有兩個核心:一是模型驅動的端到端控制,目前整個業界都在拼命研發和競爭;另一個是自我學習,類似ChatGPT ,未來誰率先實現,就具有領先優勢 。
與此同時,資本市場對機器人賽道的布局持續加碼。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9月底 ,全球人形機器人領域累計融資金額已超328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國市場融資金額占比接近八成。
多位機構投資者在接受財聯社記者采訪時稱 ,當前情緒價值+應用場景雙重buff,人形機器人井噴式發展態勢超出了預期。而未來人形機器人行業屬于“winner takes all(贏家通吃)”,因此需要持續投資 。
華映資本管理合伙人章高男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機器人是一個超級巨大的“泡沫 ”,這個“泡沫”正處于上升期,未來還會有更多的錢投進來。等最終“泡沫”破滅的時候 ,可能會誕生出七八家偉大的公司?!拔磥?0%的機器人公司都會死掉,然后剩下的10%摘到萬億市場的果子 。大家都在賭,賭我強你弱 ,賭贏家通吃。 ”
國科嘉和高級合伙人陸佳清認為,對于VC來講,人形機器人賽道投資機會與挑戰并存?!跋裼顦溥@樣的企業,只能投在起點和終點 ,要么投在PPT階段,要么在終點‘砸’進去 。在中間這一段,營收是成倍漲的 ,估值是加零漲的,會非常痛苦。目前市場上,官方的VC為了留住產業可以投在中段;終點‘砸’進去的一般是產業投資人 ,未來這種大賽道我們應該投得更早。”
談及機器人行業發展趨勢,王廷富稱:“機會非常多,技術是基礎 ,好用是王道 。盡管目前實用價值可能沒那么到位,但是機器人的需求強勁;而在政策和資本的加持下,機器人的成本將快速下降。”
和高資本創始合伙人何宇華則認為 ,目前機器人處在從0到1的階段,但現在的機器人也許不是未來真正量產的機器人。原來大家認為汽車零部件有2萬個,但現在可能把一兩百個合成一個 。因此在生產制造環節包括機器人的定義里面,還有非常多創業的機會。
“忘掉炫技 ,忘掉貓步,去做人類不愿意做和做不好的場景。 ”胡德波說。
西安股票配資平臺:配資炒股開戶官網-小米入股機器人核心部件研發商 機構看好產業鏈加速放量
股票配資公司開戶:炒股平臺配資-線上線下控制權擬變更!機構上調18股盈利預測 最高暴增9倍
炒股加杠桿平臺:正規股票配資網址-天風證券孫瀟雅8月份現身多家上市公司 這些公司均涉及機器人業務
在線實盤配資炒股平臺開戶:股票杠桿第三方平臺-287家公司獲機構調研(附名單)
炒股配資開戶平臺:怎么才能讓配資公司破產-多家外資機構力挺A股 高盛:中國股票的慢牛行情正在醞釀中
十大炒股杠桿平臺排名:武漢股票配資開戶-6月20日晚間滬深上市公司重大事項公告最新快遞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