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自關稅降級以來,包括高盛、瑞銀等多家外資機構看好中國股票市場,高盛在最近的研究報告中 ,把MSCI中國指數和滬深300指數的12個月目標分別上調至84點和4600點,意味著分別有11%和17%的潛在上漲空間。
在深交所舉辦的2025全球投資者大會上,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帶來“科技與地緣變局下的中國經濟”的主題演講 ,
在邢自強看來,美國出現極為罕見的“股債匯三殺”,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美元匯率走低 ,這一連鎖反應促使全球重新思考過去幾十年來習以為常的“美國經濟例外論 ”,以及美元長期占據的絕對優勢地位。再看中國資產,科技創新帶來了敘事的改變 ,產業鏈上下游的集群規模優勢、人才紅利 、以及廣大市場需求和民營企業堅韌不拔的精神,都將推動中國在下一階段的全球科技革命中發揮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
在大會現場采訪環節,摩根士丹利董事總經理、中國在岸股票業務主管沈黎表示 ,中美貿易談判進展超預期,有助于國際投資者風險偏好提振,在摩根士丹利中國BEST會議上,80%以上投資者表示有可能近期增加中國股票的投資敞口。
中國首席股票策略師王瀅在近日接受財聯社專訪時表達了對市場的信心 ,她認為,香港市場是全球機構投資者最關注的中國資產定價的重要舞臺。當前,港股的定價權已顯示出逐漸趨于穩定的跡象 ,這對重建全球投資人對中國資產的信心具有重大意義 。
外資看多中國資產,原因為何?
關稅摩擦歷時一個月后迎來重大轉機,未來關稅或許還存在變數 ,全球范圍內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不容忽視,全球經濟發展依然面臨不確定性。
邢自強表示,在此背景下 ,中國擁有充足的應對沖擊的回旋空間。原因有四個:一是國內政策刺激擁有加碼空間;二是整體社會民生仍具有承壓能力;三是產業鏈集群優勢,短期內難以被取代;四是在下一階段的科技革命中,中國具有巨大的科創潛力 。
政策加碼尤為市場所關注 ,尤其是在拉動內需與消費上,邢自強指出,中國人民銀行已經率先出臺一攬子貨幣政策,將能發揮提振信心的作用。今年3月舉行的兩會上也制定和宣布了對消費品補貼、基建和科技等方面的刺激政策。
年初以來 ,政府債券發行活躍,有力支撐了整體社融增速 。未來還有望進一步推出補充財政政策。
邢自強還觀察到,中國還將服務業的對外開放擴大到了許多一二線城市 ,涵蓋醫療 、養老甚至文化等各個領域,并降低準入限制,允許更多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進入 ,這也帶來了新的動向。今年以來在社會保障體系方面采取一系列舉措,包括逐步提升農村養老醫保的費用 。至關重要的社會保障體系的夯實和改革有望逐步提升中國的內需消費市場。
中國科技創新敘事改變
DeepSeek橫空出世,讓中國再次證明在新一輪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全球高科技領域的優勢 ,這也是外資機構關注的焦點。
日前,摩根士丹利研究部發布報告闡述中國在人工智能方面上的產業優勢:
一是《中國前沿產業28強報告》,系統梳理了從智能駕駛 ,到AI應用,再到人形機器人等前沿產業的28家嶄露頭角的企業,它們未來將有望擁有較強的全球競爭力。
二是根據摩根士丹利“中國AI硬件自給自足率指數”,預計中國到2027年就能達到超過80%的自給自足率 ,其中包含GPU芯片等 。
“產業鏈上下游的集群規模優勢、人才紅利、以及廣大市場需求和民營企業堅韌不拔的精神是中國在科技領域的優勢,將推動中國在下一階段的全球科技革命中發揮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邢自強指出,人才優勢在AI行業非常明顯 ,這源于中國多年的工程師紅利。AI一直是4個主要環節共同支撐,即算力 、算法、數據和場景 。
邢自強認為,中國當前在算法、數據和場景三個環節的優勢可以彌補算力方面的不足——即通過算法 、數據和場景改善效率 ,積累更多其他方面優勢,以彌補算力不足。另一方面,中國在算力方面也已經取得積極進展 ,例如國產芯片和服務器用于AI訓練。目前的國內自給自足率達到34%,預計到2027年自主可控率會上升到82% 。
邢自強認為,自去年以來 ,中國在全球科技創新領域的敘事邏輯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受美國技術遏制政策影響,中國民營企業的發展預期曾出現階段性波動,市場信心一度受到影響。但下一階段的產業優勢、科創能力離不開中國,這已經成為全球共識 。
王瀅看好港股的科技和互聯網板塊 ,她表示,長期以來,全球投資者對中國科技和AI領域的關注度都較為有限 ,DeepSeek橫空出世讓投資者意識到,中國擁有龐大的工程師資源池、數據可用性 、社交網絡和電商領域完善的生態系統,并可能獲得政府的進一步支持 ,以加快AI的應用。現在全球投資者開始重新評估中國在科技和AI領域的可投資性。
此外,王瀅也看好中國新消費板塊,相信有望在全球市場藍海里獲得更多投資者青睞 。“摩根士丹利在2023年推出中國企業走出去主題的相關報告。從那時起 ,我們一直高度關注與新消費業態相關的公司。 ”王瀅表示。
境外投資者信心提升
王瀅觀察到,今年2月中旬的民營企業家會談,進一步幫助全球投資者了解中國政府的決策方向 ,境外投資者對中國投資環境的信心進一步改善 。
“團隊已經將中國股市的指數評級從低配調整至標配。”王瀅進一步表示,政策信號明確轉向、地緣政治格局改善,以及科技突破重塑信心三大因素推動中國市場步入新階段,MSCI中國指數的凈資產收益率(ROE)有望持續改善。
王瀅表示 ,今年1月中至4月2日對等關稅實施期間,有接近80億美金的被動資金流入中國股市 。雖然從4月2日之后,由于極端關稅升級 ,資金呈現流出態勢,但是持續時間非常短。從4月下旬開始,被動基金重新流入中國股市。
王瀅認為 ,隨著市場情緒穩定,疊加投資者對宏觀和資本市場投資環境的理性分析,境外投資者已經達成共識 ,即全球貿易摩擦背景下,中國股市的可投資性和相對吸引力以及受到影響的程度,相比其他市場要小得多 。
王瀅從全球資金流量配置來看 ,全球投資者正在主動改變超配美元資產的狀態。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場,具有獨一無二的體量和流動性優勢,而國內政策加持將能進一步凸顯其流動性優勢和經濟周期穩定性優勢。
政策還有哪些空間?
邢自強認為,中美關稅風波取得一定進展 ,中國仍需進一步發揮財政力量提振內需 。提振內需既需要政策的支持,也需要社會保障體系的改革。為實現這一目標,需要解決資金支持問題 ,他提出三項舉措:
一是增加財政赤字,包括多發國債。當前美元資產一枝獨秀論受到沖擊,全球資金在尋找新的投資方向 ,此時若中國增加人民幣資產供給,擴大財政赤字,將資金用于刺激消費和完善社會保障福利 ,有助于打破低物價循環,提升人民幣資產收益率 。
二是推進國企改革,將國有資產分紅更多注入社保體系。這既能為社會保障體系提供有力支持 ,又能推動國有企業市場化運營水平。
三是推動整體財政支出轉型,從過去側重于建設類的財政模式,轉向社會福利、社會服務類的財政模式。
他進一步指出,從中長期來看 ,中國要抓住戰略機遇期,通過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提升人民幣資產吸引力 ,增強中國市場的競爭力,建議實施“2030重大戰略” 。
具體而言,即到2030年實現兩個“三零 ” ,聚焦擴大內需、大幅對外開放的戰略。通過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 、夯實社會保障體系、推進財政轉型改革,使未來五年中國的內需消費市場增長30%,并且這30%的內需消費市場增量將向世界各國開放。在此過程中 ,未來五年逐步將對外關稅降至“0”,將對外資企業和中國民營企業的市場準入門檻降至“0”,將補貼降至“0 ” 。
正規杠桿平臺:股票配資盤-高盛:中國股市正邁進增長期 AH股指數明年底潛在回報達30%
中國股票配資:香港股票配資平臺-科創50指數暴漲 業內建議:尊重趨勢 不盲從泡沫
股票配資平臺推薦:股市杠桿配資-國務院臺辦:和平統一將給臺灣經濟社會發展創造巨大機遇
股票加杠桿平臺:配資炒股導航-這只股直線大跌近50% 緊急臨停!IP經濟概念持續走高
炒股配資開戶平臺:網上公司-午后三大指數翻紅 科創板爆拉!發生了什么?
股票配資在線導航:中國股票配資網在線配資平臺-有國有行6月1日起停止購車分期“高息高返”模式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