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8月14日(星期四),今日報刊頭條主要內容精華如下:
中國證券報最新金融數據 央行發布
中國人民銀行8月1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 ,7月末,社會融資規模 、廣義貨幣(M2)增速均保持在較高水平,為實體經濟提供了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體現出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取向。業內專家表示,上半年,人民銀行出臺了一攬子貨幣政策 ,有力支持實體經濟回升向好 。接下來,各項政策效果會進一步顯現并持續釋放,將會對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提供有力支撐。
騰訊業績出爐!上半年營收超3645億元
8月13日,騰訊控股發布2025年半年度及二季度業績。2025年上半年 ,騰訊實現營收3645.26億元,同比增長14%;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盈利為1243.81億元,同比增長16% 。今年二季度 ,騰訊實現營收1845.04億元,同比增長15%;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盈利為630.52億元,同比增長10%。
【對話機器“人 ”】“機器人有大量可落地場景”
在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 ,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湖北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國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等機構集中亮相。自2023年以來,上述創新中心陸續成立,他們服務于具身智能機器人生態 ,成為溝通各地機器人研究成果 、產業需求以及推動行業共創的平臺 。
永吉股份擬重大資產重組!跨界芯片領域
8月13日晚,永吉股份(603058)發布公告稱,公司正在籌劃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南京特納飛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的控制權 ,并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此次交易可能構成重大資產重組,不會導致公司實控人發生變更,不構成重組上市。
上海證券報7月社融、M2增速保持較高水平 資金循環效率提升
中國人民銀行8月13日披露的數據顯示,7月末 ,社會融資規模、廣義貨幣(M2) 、人民幣貸款同比分別增長9%、8.8%和6.9%,繼續高于經濟增速。分析人士表示,多因素影響下 ,7月信貸增速有所放緩,但貸款利率低位下行,反映信貸供給充裕 ,實體經濟有效融資需求得到滿足 。社會融資規模、M2增速則保持在較高水平,財政、金融與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進一步暢通,“一石多鳥”效應加快顯現。展望未來 ,下半年宏觀政策將保持連續性 、穩定性,經濟持續回升和有效信貸需求合理增長有保障。
消費貸“國補 ”來了 經辦金融機構要嚴把“第一道關”
消費貸“國補”來了 。近日,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等三部門聯合發布《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下稱“方案 ”) ,將對符合條件的個人消費貸款予以財政貼息。不過,從銀行實操層面看,似乎還有一定挑戰。
新政策 新熱點 新機遇 并購重組助推上市公司“向新向優”
8月12日,由上海證券報社主辦的并購重組新規政策解讀活動在滬舉行 。該活動由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承辦 ,來自上市公司 、中介機構、監管單位的上百名嘉賓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上市公司借力并購重組實現向新、向優的發展新機遇。
上市券商首份半年報“報喜” 行業全年有望維持高景氣度
哈投股份8月13日晚披露2025年半年報,這是A股上市券商的首份半年報。哈投股份上半年營業總收入達14.75億元 ,同比增長1.1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3.8億元,同比增長233.08%;基本每股收益為0.18元 。
證券時報A股再融資市場掃描:政策發力引活水 規模與質效齊升
今年以來,在政策端的持續發力下 ,A股再融資市場顯著回暖。截至7月31日,A股再融資額大幅超過去年全年再融資總額,市場呈現出多重新特征。再融資市場的繁榮 ,既折射出政策風向的調整,也體現了融資對實體經濟的精準服務 。
A股成交突破2萬億元 科技龍頭引領市場走勢
8月13日,A股延續上攻步伐 ,上證指數盤中突破3674.40關鍵點位,收盤漲幅0.48%,報收3683.46點,創2024年“9·24”行情以來的新高 ,年內累計漲幅接近10%。深證成指 、創業板指、科創50指數也緩步上行,逼近“9·24 ”行情以來的高點。
監管部門將加強監督檢查 劍指自動駕駛夸大宣傳
8月13日,市場監管總局、工信部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強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品召回 、生產一致性監督管理與規范宣傳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明確 ,企業向消費者提供有關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駕駛自動化等級、系統能力、系統邊界等信息時,不得做虛假 、夸大系統能力或引人誤解的宣傳,確保消費者正確理解和駕駛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市場監管總局將加大對企業廣告活動和商業宣傳行為中夸大組合駕駛輔助功能、欺騙或誤導消費者等情形的監督檢查力度 。
騰訊二季度營收1845億元 將持續加碼AI戰略投入
8月13日 ,騰訊控股最新二季報顯示,當季實現營收1845億元,同比增長15% ,經營利潤為692.5億元,同比增長18%。在核心業務堅實增長的同時,騰訊持續加碼AI戰略投入:二季度研發投入同比增長17%至202.5億元 ,資本開支同比增長119%至191.1億元。
證券日報兩個“2萬億元”透露出什么信號
A股市場近期接連迎來“里程碑”式突破,點燃了市場熱情 。8月13日,滬深北三市全天總成交額達2.18萬億元,時隔114個交易日重回2萬億元上方;上證指數盤中觸及3688.63點 ,創2021年12月14日以來新高。就在8月5日,兩融余額更是時隔十年,重新站上2萬億元高位。
前7個月新增社融23.99萬億元 7月末M2余額同比增長8.8%
8月13日 ,中國人民銀行公布7月份金融數據 。數據顯示,7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431.26萬億元 ,同比增長9%;廣義貨幣(M2)余額329.94萬億元,同比增長8.8%;人民幣貸款余額268.51萬億元,同比增長6.9%。
外資布局中國債市多偏向中長期配置
人民幣資產正在成為國際投資者的重要配置方向。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25年6月份金融市場運行情況顯示 ,截至6月末,境外機構在中國債券市場的托管余額4.3萬億元,占中國債券市場托管余額的比重為2.3% 。其中 ,境外機構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債券托管余額4.2萬億元;分券種看,境外機構持有國債2.1萬億元、占比49.6%,同業存單1.2萬億元、占比27.2%,政策性銀行債券0.8萬億元 、占比19.1%。
“雙貼息 ”政策落地利好零售業發展
8月12日 ,財政部等部門印發《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實施方案》。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灣區低空經濟研究院院長朱克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述兩項政策的核心,在于通過財政與金融的協同聯動 ,精準提振消費、激活市場 。政策的出臺既拉動需求又改善供給,形成促進消費與產業升級的良性循環,也表明了國家對消費行業的高度重視。
人民日報中央層面首次實施個人消費貸款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 貼息“紅包”精準投向消費領域(權威發布)
8月12日 ,財政部會同商務部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等部門發布《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實施方案》。13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四部門詳解政策要點。
前7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2.87萬億元 實體經濟融資需求滿足度高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 ,我國人民幣貸款增加12.87萬億元,截至7月末,我國本外幣貸款余額272.48萬億元 ,同比增長6.7%,人民幣貸款余額268.51萬億元,同比增長6.9%,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有力有效 。
經濟日報多項金融數據增速保持在較高水平——更多信貸資源流向實體經濟
8月13日 ,中國人民銀行公布金融統計數據顯示,7月末,廣義貨幣(M_2)余額329.94萬億元 ,同比增長8.8%;社會融資規模存量431.26萬億元,同比增長9%;人民幣貸款余額268.51萬億元,同比增長6.9%??傮w來看 ,各項增速均保持在較高水平,體現了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取向,為實體經濟提供了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治理AI造假起號亂象
外國人熟練演唱中文歌曲、銀發奶奶傳授養生秘訣 、氛圍感女孩分享穿搭美學……近期 ,社交媒體上不少視頻賬號利用AI技術造假、博眼球快速起號,進而變現 。對此,中央網信辦開展專項行動 ,聚焦AI換臉擬聲侵權和AI內容標識缺失等AI技術濫用亂象進行重點整治。這在很大程度上有效遏制了虛假新聞及謠言傳播,顯著提升AI生成內容透明度,降低公眾受騙風險,維護網絡空間秩序。接下來 ,技術提供者需加強安全合規研發,為平臺反偽造提供支撐;監管部門應督促平臺履行治理責任,建立違規賬號“黑名單” ,嚴懲屢犯主體,切斷黑灰產業鏈;還應鼓勵公眾參與亂象治理并引入專業評估力量,在守護真實創作生態的同時 ,讓技術創新真正服務社會 。
央廣網中央首次實施消費貸“國補 ” “真金白銀”促消費、擴內需
近日,備受關注的個人消費貸款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兩項貼息政策正式落地。財政和金融聯動,“真金白銀”提振消費 ,公共資金的乘數效應持續放大。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8月13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財政部副部長廖岷表示,對居民個人消費貸款和消費領域的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實施貼息政策 ,這是中央層面首次實施,也是財政金融協同支持提振消費的又一次創新探索 。有人稱其為消費貸款領域的又一次“國補 ”,是非常形象的。這也充分體現了中國政府對擴大消費的重視程度,期待這些政策能夠精準 、高效地支持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
前七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2.87萬億元 社融同比多增5.12萬億元
8月13日 ,央行發布2025年7月金融統計數據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存量統計數據 。貨幣總量方面,7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329.94萬億元 ,同比增長8.8%。狹義貨幣(M1)余額111.06萬億元,同比增長5.6%。流通中貨幣(M0)余額13.28萬億元,同比增長11.8%。前七個月凈投放現金4651億元 。
騰訊披露Q2業績:游戲、廣告收入雙位數增長 微信AI生態加速升級
8月13日 ,騰訊控股(00700.HK)最新二季報顯示,騰訊當季實現毛利增長22%,經營利潤(Non-IFRS)增長18%。騰訊將AI深度融入游戲 、廣告及社交生態 ,顯著驅動核心業務:增值服務和營銷服務保持高速增長。二季度騰訊實現營收1845億元,同比增長15%,經營利潤(Non-IFRS)692.5億元 。
21世紀經濟報道算力板塊集體狂歡:英偉達松綁+AI炸場 寒武紀868元封神
延續8月12日漲勢 ,算力板塊于2025年8月13日全面爆發,成為A股市場最亮眼的投資主線之一。其中,以AI芯片、AI服務器、光模塊、液冷技術為代表的硬件端表現尤為搶眼,多只千億市值股票齊創新高 ,包括寒武紀 、工業富聯以及光模塊龍頭中際旭創、新易盛等。
券商狂撒“紅包雨”!華林證券暴增10倍 有頭部每手派40元
8月13日,A股市場全天震蕩走高,滬指突破去年10月8日高點 ,創近4年新高 。身為“牛市旗手”的券商股也一度沖高,國盛金控2連板。對于投資者而言,除了股市大漲帶來收益提升以外 ,還有一大收益正在默默增長——上市公司分紅。
第一財經騰訊最新披露:有足夠芯片做AI訓練 不會過度依賴現有GPU資源
發布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后,騰訊8月13日晚間召開業績交流會 。最新財報中,AI是一大關鍵詞。業績交流會上 ,騰訊管理層也重點談到AI。騰訊管理層表示,公司密切關注AI開發進度,關注大模型性能演進 ,通過理解用戶需求和習慣改進AI產品,同時也著眼讓AI提高現有業務的效率,例如廣告、游戲 、金融科技 。
“社保新規 ”下企業用工風向:退休人員走紅?小老板已在做打算
最高法明確社?!凹s定豁免”無效。再過半個月,這一司法解釋將正式施行 ,再次明確企業要為全部在崗員工足額繳納社保。這項本意是保障勞動者權益的規定,卻意外激活了對退休人員就業市場的關注度。近日,麥當勞、環球影城等企業招聘退休人員的消息引發社會的熱議 。企業向退休人員乃至“銀發族”敞開大門 ,是權宜之計,還是將成為未來新用工常態?
經濟參考報7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增長9% 金融支持實體錨定重點
央行8月13日發布最新金融數據顯示,7月末 ,社會融資存量規模、廣義貨幣(M2) 、人民幣貸款同比分別增長9%、8.8%、6.9%,繼續高于經濟增速。業內專家指出,整體來看 ,7月末,社會融資存量規模 、M2增速均保持在較高水平,體現了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取向 ,為實體經濟提供了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擴內需財政金融齊發力 多部委詳解消費貸“國補”
備受關注的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日前正式落地 。8月13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實施方案》有關情況,財政部、商務部、人民銀行 、金融監管總局等四部門相關負責人聯合進行解讀。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配資公司是怎么運作的:杭州股票配資公司-11月12日國內四大證券報紙、重要財經媒體頭版頭條內容精華摘要
股票配資門戶網:福建股票配資公司-8月7日國內四大證券報紙、重要財經媒體頭版頭條內容精華摘要
股票推薦平臺:正規股票配資官網查詢-6月26日國內四大證券報紙、重要財經媒體頭版頭條內容精華摘要
股票平臺排行前十名:長沙股票配資公司-6月12日國內四大證券報紙、重要財經媒體頭版頭條內容精華摘要
股票配資哪家好:專業在線股票配資交易平臺-11月3日國內四大證券報紙、重要財經媒體頭版頭條內容精華摘要
浙江配資網:加杠桿的股票平臺-9月10日國內四大證券報紙、重要財經媒體頭版頭條內容精華摘要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