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12日 ,今年以來南向資金累計凈流入超9100億港元,創年度凈流入額歷史新高,顯著超過2024年凈流入的8078.69億港元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在今年以來南向資金交易的145個交易日中 ,南向資金出現凈流入的交易日有123個,占比超八成。
在今年以來南向資金大幅流入的帶動下,港股市場表現亮眼 ,截至8月12日收盤,恒生指數累計漲逾24%,恒生科技指數累計漲逾21% ,恒生指數成分股中總市值超1萬億港元的股票均上漲,平均漲幅超過30%。
近期,港股市場出現一定震蕩。機構人士認為 ,外部預期調整可能是主要原因,預期變動會導致市場波動較大,但這并未改變港股市場的中期配置邏輯 。港股市場或吸引南向資金持續流入 ,支撐港股繼續向上。
凈流入金額為去年同期兩倍多
今年以來,南向資金大幅流入港股市場,是今年以來港股市場最大的增量資金來源。
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12日 ,南向資金今年以來累計凈流入9102.88億港元,創年度凈流入金額歷史新高,歷史首次超過9100億港元 ,為2024年同期的2倍多 。其中,4月9日單日凈流入355.86億港元,創單日凈流入紀錄。在今年以來南向資金交易的145個交易日中 ,南向資金出現凈流入的交易日有123個,占比超八成。從月度流入金額來看,南向資金均保持月度凈流入 ,其中1月 、2月、3月、4月、7月凈流入金額均超1200億港元 。
從南向資金持倉情況來看,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11日 ,南向資金持股數量為5319.70億股,較2025年初增加677.07億股,持倉市值為5.67萬億港元,較2025年初增加2.09萬億港元。根據今年以來截至8月11日南向資金的凈流入金額計算 ,今年以來南向資金浮盈1.19萬億港元。
行業方面,南向資金對金融 、信息技術、可選消費行業持倉市值居前,分別為14320.41億港元、11167.63億港元 、7362.45億港元 。此外 ,南向資金對醫療保健、通訊服務行業持倉市值均超5100億港元。
個股方面,南向資金持倉騰訊控股超過5600億港元,持倉建設銀行、中國移動 、工商銀行、小米集團-W均超2000億港元 ,持倉阿里巴巴-W、中國海洋石油 、匯豐控股、中芯國際、美團-W 、中國銀行均超1100億港元。
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11日,今年以來 ,南向資金對建設銀行、中國銀行、昊天國際建投、工商銀行 、農業銀行增持數量居前,分別為70.97億股、48.90億股、45.38億股 、35.30億股、21.17億股 。此外,大市值的阿里巴巴-W、美團-W 、中芯國際、騰訊控股、招商銀行 、中國神華均獲南向資金加倉 ,增持股數分別為6.43億股、3.63億股、6.69億股 、0.59億股、5.93億股、6.34億股。
截至8月11日,近一個月,南向資金加倉金融、信息技術 、醫療保健行業金額居前,凈買入金額分別為489.61億港元、270.34億港元、228.36億港元。個股方面 ,近一個月,阿里巴巴-W 、美團-W、小米集團-W受到南向資金青睞,凈買入金額居前 ,分別為69.89億港元、41.94億港元 、41.21億港元。此外,建設銀行、中國人壽、中芯國際 、理想汽車-W近一個月均獲南向資金凈買入超30億港元 。
中金公司研究部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師劉剛表示,今年以來南向資金加速流入 ,南向資金定價權在邊際上和結構上不斷提升。
恒生指數成分股超八成上漲
在南向資金持續流入的背景下,從市場層面來看,今年以來 ,港股市場表現亮眼。
截至8月12日收盤,恒生指數、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恒生科技指數今年以來分別累計上漲24.48% 、22.32%、21.73%,領漲全球主要市場 。
行業板塊方面看 ,今年以來,港股市場行業板塊全線上漲,醫療保健業、原材料業、資訊科技業領漲市場,分別累計上漲75.96% 、67.53%、36.27% ,金融業累計上漲30.68%,工業、地產建筑業 、綜合企業行業均累計漲逾20%,漲幅最小的公用事業行業累計上漲5.78%。
個股方面 ,恒生指數成分股中超八成股票上漲,中國生物制藥累計漲逾130%,石藥集團累計漲逾110% ,翰森制藥、周大福、中國宏橋均累計漲逾100%,京東健康累計漲逾90%,藥明康德累計漲逾80% ,快手-W累計漲逾70%,藥明生物 、紫金礦業、中芯國際均累計漲逾60%。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以來的港股市場中 ,創新藥、科技 、新消費、大金融等板塊均有亮眼表現,傳統的公用事業、能源業 、必需性消費、電訊業等傳統行業跑輸恒生指數,結構性行情明顯 。恒生指數成分股中總市值超1萬億港元的股票今年以來全線上漲,平均漲幅達33.39% ,總市值居前的騰訊控股、工商銀行、阿里巴巴-W 、建設銀行、中國移動今年以來分別累計上漲35.34%、24.20% 、43.88%、31.14%、18.58%,大市值股票批量大漲顯著推動了港股市場上行。
近期,港股市場有所震蕩 ,市場出現一定分化。截至8月12日收盤,8月以來,恒生指數 、恒生中國企業指數8月以來分別累計上漲0.79%、0.38% ,恒生科技指數累計下跌0.26% 。行業方面,8月以來,原材料業累計漲逾10% ,醫療保健業累計跌逾2%,此前表現強勢的醫療保健業有所回調。
港股市場有望震蕩向上
劉剛表示,對于南向投資者 ,港股市場的長期配置價值依然存在,南向資金的持續凈流入將優化投資者結構、改善港股風險偏好。他預計,南向資金全年累計凈流入或超萬億港元 。
華泰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易峘表示,近期港股市場回調主要因為內外部預期的重新修正 ,外部預期調整可能是主要原因。在港股本身已經積累了較多漲幅的情況下,預期變動會導致市場波動較大,但港股市場的中期配置邏輯并未改變。短期美元流動性有階段性收緊壓力 ,但中期看全球流動性更傾向于寬松而不是緊縮,這對作為離岸市場的港股起到支撐。
“港股稀缺性資產基本面更優,或吸引南向資金持續流入 ,支撐港股繼續向上 。”國泰海通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師吳信坤表示,AI引領科技周期向上,具有稀缺性的港股科技資產向上空間更大。
“預計港股市場總體震蕩向上 ,當前港股估值分位數處于歷史中上水平。 ”中國銀河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楊超表示 。
對于具體配置而言,楊超建議,關注以下板塊:第一 ,在海外不確定性因素的擾動下,高股息標的可以為投資者提供較為穩定的回報。第二,政策利好增多或持續發酵的板塊,例如創新藥 、AI產業鏈、“反內卷”行業等。第三 ,中報業績表現超預期的板塊,港股中報業績表現好于預期的板塊有望補漲 。
易峘建議,戰略上 ,補倉同時具備景氣度改善和低估值的板塊,尤其是對科技板塊的配置,邏輯在于流動性充裕下 ,景氣度預期的邊際改善配合低估值就能帶來較大彈性,適合左側等待。戰術上,近期市場關注的重點或聚焦在業績上 ,建議增配游戲和互聯網電商龍頭,并關注港股創新藥及非銀金融板塊。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
股票:51配資查詢-南向資金凈流入355億再創歷史新高!港股科技30ETF(513160)跟蹤指數今日漲3.32%,連續3個交易日獲得資金凈流入
財經:股票十倍杠桿正規平臺-南向資金涌入355.86億港元創歷史新高,港股科技板塊即將開啟逆襲?
免費股票配資平臺:在線股票配資排名-南向資金凈買入超300億港元
股票正規配資開戶:線上實盤配資網站-今年以來南向資金累計凈流入首次突破9000億港元
正規合法股票配資平臺:杠桿股市配資平臺-358.76億港元!南向資金單日凈買入額創歷史新高
配資在線炒股:正規合法的股票配資平臺-刷新歷史紀錄!南向資金年內凈買入金額超8100億港元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