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中信證券:中報季還是以結構性機會為主
相比2014年底和2019年初 ,當前市場從估值上來看可能還不支持純粹流動性驅動的行情,但如果美聯儲在7月意外降息,并且中國央行同步寬松 ,可能成為引燃市場情緒的一個催化 。從板塊輪動來看,活躍資金或正從醫藥和消費切向科技和金融,紅利也開始滯漲。結構性機會仍將是貫穿中報季的話題,指數型機會可能還需要等三季度末到四季度。
近期 ,YU7大熱 、歐洲延緩停售油車,標志著產品力正替代產品形式,推動全球電氣化進程全面加速東移 ,下一個階段的行情邏輯可能是電氣化領域全產業鏈變現能力的提升,以及AI智能化領域的追趕 。三季度A股科技企業IPO重啟,科技領域產品催化頻出 ,或將帶來市場注意力重新轉向科技板塊,有望接力創新藥和新消費的行情。預計AI和軍工是三季度尋找結構性機會的重心。
廣發證券:市場不缺錢
從此前市場要破位的恐慌,到上周連續大漲后指數要突破的預期 ,市場在一周時間內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增量資金的入場使得兩市成交額也放大到了1.5萬億元左右。這也再一次證明,市場不缺錢 。國內廣譜利率下行背景下的存款“搬家 ”和美國例外論證偽、美元貶值、聯儲降息預期下的資金外溢 ,都已經成為A股市場的蓄水池。
如果從樂觀的角度看,對于A股市場來說,可謂資金面萬事俱備 、只欠東風。那么,場外資金入市需要怎樣的Trigger(誘因)?最重要的可能無非有三點:第一 ,估值足夠便宜,尤其是全球橫向比較而言,具備很強的吸引力 。第二 ,當期基本面有很強的上行預期,比如ROE在下半年趨勢回升。第三,遠期基本面有很強的上行預期 ,比如一些不可證偽的宏觀敘事推動未來ROE上行。
第一點需要時間消化更多估值,第二點需要財政進一步加力,這似乎短期實現概率均不高 。但是第三點可能是值得在下半年重點留意的 ,比如四中全會、“十五五”規劃,都可能對遠期基本面預期形成重要Trigger。在此之前,至少市場破位下跌的預期被鎖住 ,有利于:一方面,一些當下基本面不錯的細分領域更有持續性,比如海外算力(光模塊、PCB)、游戲 、軍工、對歐出口(摩托車、風電等);另一方面,一些代表未來趨勢的方向可能保持更高的風偏 ,比如固態電池 、國產算力、創新藥、機器人 、穩定幣等。
光大證券:預計短期內指數整體將維持震蕩,關注三條主線
內外因素交織下,預計指數整體將維持震蕩 。短期外部風險擾動最嚴重的時候或許已經過去 ,但仍需要對特朗普后續政策的反復保持警惕。隨著中美兩國為“對等關稅”按下90天“暫停鍵 ”,短期內出口或將保持高增,預計消費仍是經濟修復的重要動能之一。內外因素交織之下 ,預計短期內指數整體將保持震蕩 。
關注三條主線。第一,內需消費,擴內需一直是近期國內政策的重點 ,未來有望持續迎來政策催化。第二,國產替代,關注業績確定性與主題投資兩條線索。第三 ,基金低配方向,《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或將對基金行業配置產生深遠影響,部分被基金低配的行業在中長期維度里值得關注 。
申萬宏源:牛市啟動的嘗試
多方面積極因素會在2026—2027年疊加,構成牛市的核心區間。近期A股向下力度弱 ,向上力度強,也在提示市場更多關注長期積極因素。但也要承認,當下行情距離牛市啟動仍有一定差距 。主要體現為:總量基本面預期偏弱 ,結構性改善還不是牛市級別。各類資金預期依然割裂,關注基本面趨勢的投資者相對謹慎。短期可能還有博弈性的指數沖高,2025年三季度仍維持中樞偏高震蕩市判斷 。
短期內仍是金融搭臺 ,成長唱戲。海外AI算力產業鏈繼續演繹景氣行情,穩定幣主題、國防軍工是彈性較高的方向。新消費和創新藥6月30日后可能有反彈 。高股息資產中期估值重估是趨勢,待短期市場關注度回落后 ,仍是配置機會。中期結構觀點不變:A股重回結構牛,仍依賴科技產業趨勢突破。看好三個宏大敘事強相關資產,黃金、稀土和國防軍工 。戰略看好港股是潛在牛市中的領漲市場。
中國銀河:A股市場有望震蕩向上
短期來看A股仍有震蕩整固可能 ,但長期向好基礎在進一步夯實。在權益類公募基金擴容 、中長期資金入市與政策工具護航下,A股資金面或將延續穩中向好態勢。居民財富向金融資產加速再配置的趨勢明確,后續可重點觀察市場情緒面的修復節奏 。
當前A股估值處于歷史中等水平,且對比海外成熟市場來講仍處于偏低位置。從股息率的角度來看 ,A股市場投資性價比相對較高,后續還需關注海外不確定性因素疊加以及國內經濟基本面修復節奏的擾動。總體來看,A股市場有望呈現出震蕩向上的行情特征 。
三大主線配置機會:第一 ,安全邊際較高的資產。低估值、高股息特性契合中長期資金配置需求,在外部不確定性與低利率環境下兼具安全邊際與收益確定性。第二,科技仍將是中長期配置主線 。短期來看 ,在市場主線快速輪動的環境下,建議關注估值較低的細分板塊。第三,政策提振下的大消費板塊。以舊換新政策顯效 ,今年第三批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將在7月下達 。新消費潛力在消費行為重構與技術深度賦能下持續釋放。
東方財富:善用賠率思維,繼續把握高低切換
市場若要延續漲勢,路徑一是由EPS改善維持 ,路徑二則是由增量資金的持續入市推動;在進一步穩增長政策增量釋放前,預計市場表現仍將由資金端/估值端主導。戰略上保持看多,維持下半年指數“更上一層樓”的判斷,但戰術上我們認為短期行情未必會演繹持續急漲 ,而是依然將呈現一定的震蕩特征 。
機構中長期資金入市+低利率時代下居民金融資產配置比例提升的趨勢是中期邏輯,有望使市場震蕩中樞整體上移,短期脈沖式波動也可能階段性超市場預期。但當前階段是否能開啟資金的正反饋螺旋仍有待觀察:一是今年以來的結構性行情都未走向持續抱團而是呈現輪動特征 ,可能表征資金環境對估值容忍度有一定約束;二是各方增量資金尚未形成明顯合力,更多采取觀望、被動跟隨策略,而非主動流入;三是除了內需下滑擔憂加劇外 ,7月中報業績期 、全球貿易環境波動及過于樂觀的降息預期能否兌現均存在不確定風險。
行業配置層面,今年以來多數線索的行情底色仍是流動性驅動為主導,景氣線索占比依舊處于低位 ,且多數領域EPS改善彈性難以支撐估值空間的大幅抬升。因此,相較于趨勢跟隨,更優的策略是低位布局 ,善用賠率思維,等待勝率催化;同時,運用交易指標適度輪動、規避過熱風險 。
信達證券:可能會有震蕩回撤,但幅度可控
戰略上 ,去年10月以來震蕩市的特征有:估值位置偏低、上市公司盈利偏弱、政策基調積極 、各類主題機會活躍,與2013—2014年年中和2019年的震蕩市類似,后續有望迎來全面牛市。但戰術層面 ,對比之前震蕩市升級為全面牛市臨界點(2014年7月和2020年7月)的催化因素,現在宏觀高頻數據和新增政策的催化并不明顯,突破前可能還需要震蕩一段時間。
市場在7月可能還會有震蕩回撤 ,不過幅度可控 。三季度后期或四季度,盈利和政策層面,只要有一個往樂觀方向轉變 ,市場有望回歸牛市狀態。配置行業展望:新消費、傳媒、軍工 、進可攻退可守(銀行、非銀)、有色金屬 、房地產。
華西證券:全球降息空間再度打開,A股“穩中向好”延續
海外方面,盡管美聯儲內部分歧仍較大 ,但隨著地緣風險降溫和油價回落,市場已開啟降息交易;國內方面,受益于中長期資金的持續入市,年初至今A股指數中樞逐漸抬升 。上周A股成交放量和賺錢效應抬升 ,投資者風險偏好明顯回暖并再度打開震蕩中樞上沿。
展望后市,匯率對我國貨幣政策的制約明顯減弱,國內政策“穩增長”也需要寬松的貨幣環境 ,國內外降息空間打開將有利于推動A股估值的抬升。
國投證券:躁動的“心 ”與冷靜的“手”
伴隨著上周成交量放大且滬指創年內新高,市場“躁動的心”再起 。心雖“躁動 ”,但下手不宜太“激動” ,依然需要冷靜,找準結構和方向是最重要的。大盤指數是否能進一步明顯創新高,需要明確盈利底(通縮螺旋是否結束)+估值提升(無風險利率有多少下行空間) ,可惜這點目前沒有清晰結論。
顯然,目前基于增量資金的大盤解釋正在凸顯,往后需高度重視且密切關注股債資產配置再均衡(債向股) ,這點也得益于今年主動權益的優異表現 。同時,當前結構對應風險偏好抬升明確,結合過去一段時間我們反復強調的新科技、新消費蹺蹺板愈發明顯,暗示眼下科技行情(小盤成長+大盤成長)持續性更高。
展望今年下半年 ,雖不排除類比2020年可能性,但類比2019年的定價模式依然是基于交流反饋接受度最高的版本。
中泰證券:維持債券市場與紅利類資產作為配置主線
指數依然在震蕩區間的主要原因是基本面與政策預期仍未形成突破。當前階段維持債券市場與紅利類資產作為配置主線 。在此基礎上,科技板塊 ,尤其是與AI資本開支相關的方向(如算力、服務器等),在經歷近兩個月的持續調整后,估值與籌碼結構已逐步改善 ,我們認為已進入可逢低分批布局的合理區間。
首先是,海外科技映射方向如光模塊 、英偉達產業鏈受益于美元回流和納指上漲,仍具持有價值;其次是國內AI產業鏈中 ,上游算力、服務器等環節受益于中美科技競爭加劇,訂單和收入維持高景氣,短期彈性更強;此外 ,軍工板塊因閱兵預期升溫,在地緣沖突頻發與中國科技實力上升的背景下,或迎來階段性主題行情。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
2024股票配資:十大炒股杠桿平臺哪個好-十大券商策略:4000點后如何應對?結構性機會仍存 盤整震蕩中布局再平衡
股票配資平臺網:十大炒股杠桿平臺排行-十大券商策略:A股走牛的宏大敘事將徐徐展開 下半年市場或沖擊新高
正規手機股票配資論壇:唐山股票配資-中信證券A股市場2026年投資策略:角逐定價權 邁入低波市
股票杠桿正規平臺:股票配資平臺十大排名-2025券商年中策略:權益資產正迎來年度級別牛市 科技、紅利被看好
股票十倍杠桿正規平臺:股票十大平臺-多晶硅價格反彈 卻遭分析師潑冷水 為什么說漲勢可能只維持一兩周?
上海股票配資網站:專業配資公司-十大券商看后市|A股市場主線有望逐步聚焦 淡化短期波動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