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鼓勵機構投資者作為上市公司“積極股東”再次被寫入國家級文件 。
中辦 、國辦發布關于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意見 ,其中提到,發揮資本市場對完善公司治理的推動作用。強化控股股東對公司的誠信義務,支持上市公司引入持股比例5%以上的機構投資者作為積極股東。
險資在頻頻舉牌 ,公募、私募等管理規模擴容,其在上市公司中的話語權也在不斷提升,這種影響力不僅在公司的定價權上 ,還體現在對公司治理的參與度上 。
以私募為例,5月25日,A股首例私募基金并購上市公司有了新進展 ,公司實際控制人擬變更為鄺子平,收購主體變更為蘇州工業園區啟辰衡遠股權投資合伙企業(簡稱“蘇州啟辰 ”)。私募收購上市公司也旨在從早期的財務套利轉向深度產業整合,也被認為積極股東的典型案例。
站上33萬億的公募基金更是A股上市公司投資的主力,華創證券研報指出 ,僅以被動投資“話語權”邊際提升,A股上市公司前10大股東中,至少包含1只ETF的公司達1294家 。
去年以來險資舉牌高達32次
險資向來是資本市場上活躍的機構投資者 ,隨著2024年監管持續引導行業發展分紅險為代表的浮動收益型產品,保險行業2025年開門紅積極轉型,負債端資金風偏提升或推動險資增配權益。
華創證券統計顯示 ,2024年以來,險資再次掀起舉牌潮。2024年險資合計舉牌20次,從行業分布來看 ,主要涉及交運(5次)、公用事業(5次) 、醫藥生物(3次)、環保(3次),整體紅利風格較為明顯 。2025年至今,險資舉牌共12次 ,其中舉牌港股大行尤為突出。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險資重倉流通股合計市值達到5586億,占股票投資(人身險和財產險公司合計2.33萬億)的23.9%。達到險資股票投資的四分之一。
在機構看來,忽略市值波動影響 ,2025年險資帶來的股市增量資金或達2000億元左右量級,或流向紅利板塊超1300億元 。機構投資者的加入,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公司的健康發展和治理水平的提高。
356只ETF持有上市公司流通股比例超5%
值得注意的是 ,當下公募基金改革正在進行時,其中,強化對基金長期投資行為的引導 ,出臺公募基金參與上市公司治理規則,助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是本輪公募基金改革的重要一環。
5月9日 ,中基協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參與上市公司治理管理規則》,其中,《規則》首次以自律規則形式明確了公募基金作為“積極股東”的關鍵角色定位 ,成為公募基金關注的焦點 。
公募基金在A股上市公司參與程度較深,僅以ETF維度來統計的話,A股上市公司的大股東中,有多少ETF的身影?
華創證券給出最新的答案:截至2024年上半年 ,指數型基金(包括被動指數基金及增強指數基金)持股占上市公司流通股比例超過5%的個股已經356只,較2023年底增加63只。
其中,有81只個股的被動型基金持倉比例超過10% ,有11只超過20%,包含盛美上海、海光信息 、中芯國際、大全能源、晶科能源等個股。以盛美上海 、海光信息、中芯國際等為例,指數基金持股比例占上市公司近3成比例 。
隨著ETF擴容至4萬億元 ,ETF基金頻頻出現也頻頻出現在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東中。
華創證券上述研報指出,截至今年1月14日,A股上市公司前10大股東中 ,至少包含1只ETF基金的公司數量為1294家,共計462家公司前五大股東中包含了1只或多只ETF基金。
“在被動投資穩步滲透、權益市場長期向好疊加渠道發力的共同作用下,我們預計2025年ETF市場規模有望繼續突破 ,持續成為市場增量資金的重要來源 。 ”華創證券研報認為,基于對2025-2030年股票型ETF規模的預測,樂觀情況下,預計2025年指數基金持股比例達到10%及以上的公司數量有望突破120家 ,持股比例在5%到10%(不含)之間的公司有望突破400家。
全球視角下,各類機構投資者正積極發揮作用,推動公司提高股息支付率、提升長期盈利能力 、優化治理模式、促進ESG實踐等。
在業內來看 ,預計在新“國九條”的引導下,指數基金將加速發展,公募基金作為積極股東 ,在優化公司治理、推動公司提升分紅水平以及引導公司持續回饋投資者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
私募收購A股上市公司已有案例落地
A股首例私募基金收購上市公司并參與產業整合案例落地,從早期的財務套利轉向深度產業整合,一級市場基金開啟了通過并購整合探索新路徑。
根據公告顯示 ,知名VC啟明創投旗下GP蘇州啟辰將取得天邁科技1775.67萬股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26.10%)及對應表決權,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控股股東將由郭建國變更為蘇州啟辰 ,實控人將由郭建國 、田淑芬夫婦變更為啟明創投創始合伙人鄺子平。
此次交易尚需深交所合規性審核確認、中國結算深圳分公司辦理股份轉讓過戶相關手續以及可能涉及的其他批準。若交易收購完成,將成為“924新政”明確支持私募基金參與上市公司并購后首例純機構收購案 。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控股天邁科技,鄺子平意欲打造智慧交通生態 ,天邁科技或能與啟明創投在智能交通、新能源 、人工智能等領域可形成多維度產業協同。私募投資者以收購方式獲得上市公司的控股權,并將其納入自己原有產業布局中,這一案例也讓市場更為期待機構投資者在市場上更有作為。
值得注意的是 ,去年以來,私募大比例接盤上市公司股權也曾經引發市場重視 。包括大智慧、東晶電子、中京電子 、博創科技、銘普光磁、引力傳媒等近10家上市公司發布了與私募基金之間的協議股權轉讓提示性公告 、進展或完成公告,股權轉讓比例多超過5%。
誠然 ,私募舉牌上市公司目的多樣,亦有私募在舉牌后通過派駐董事、提案等方式影響公司決策,參與公司治理 ,不少上市公司選擇通過此種方式引入投資者或戰略合作伙伴,以實現產業協同或優化資產結構。
機構熱議機構投資者的“積極股東 ”關鍵角色
有業內人士指出,從海外經驗來看 ,大型機構投資者從“搭便車”逐步轉向“股東積極主義”,參與公司治理的積極性增強 。保險、公募、私募等等機構投資者作為積極股東,未來不僅僅是被動的財務投資者,還會積極參與公司治理 ,通過行使股東權利,如參與股東大會 、提出議案等方式,對投資對象的經營決策、戰略規劃等方面施加影響 ,以追求更好的投資回報和公司價值的提升。
上述人士指出,這種積極參與有助于促進公司的健康發展和治理水平的提高,但也需要在合法合規的框架內進行 ,以維護市場的穩定和公平。
南方基金、易方達基金 、興證全球基金等基金公司都關注到“積極股東 ”的定位,易方達基金表示,在積極股東的提法旨在規范基金管理公司行使股東權利的行為 ,強化作為“積極所有者”的責任 。在市場趨勢與政策導向的雙重驅動下,中國資本市場進入強化公募基金治理能力要求的高質量發展階段。
興證全球基金表示,隨著明確了公募“積極所有者”的角色定位 ,意味著中國資本市場治理朝著更系統、更規范的方向邁進。隨著新規落地,未來公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將能夠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發揮更大的正面作用 。這不僅有助于防范投資風險、提升組合價值,也回應了監管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的初心。
南方基金也表示,這一定位對于行業的長期發展非常重要 ,不僅將有力促進基金公司主動提升綜合管理能力,更為行業內各機構提供了將其內化為日常業務能力 、提升公司治理專業能力、展示受托人責任擔當的重大機遇。
(文章來源:財聯社)
股票配資網站查詢:股票配資學習平臺-中辦、國辦:支持上市公司引入持股比例5%以上的機構投資者作為積極股東
配資股票交易:什么股票配資平臺安全-機構游資聯手炒作暴漲68%后急跌 廣康生化原始股東欲高位套現
配資平臺哪家正規:投股票用什么軟件-A股大消息!罕見主動退市 影響11萬股東!大抉擇來了
中國投資配資平臺官網:炒股杠桿平臺排行榜-個人投資者加杠桿更積極 兩融新增戶同比提升85% 機構卻回落 背后何原因
什么配資平臺才是正規的:配資門戶論壇官網-AI算力突發 “易中天”再大跌!大手筆增持 這19股股東出手
深圳知名的配資公司:全國正規配資平臺排名-董宇輝出走1年 東方甄選股價暴漲超200% 正在內蒙古“游山玩水”的俞敏洪 做對了什么?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