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10月28日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全文公布,《建議》明確把“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擺在戰略任務的第一條,部署了4方面重點任務 ,包括優化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促進服務業優質高效發展、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分別來看,在傳統產業方面,礦業、冶金、化工 、輕工、紡織、機械 、船舶、建筑等產業不僅要鞏固提升競爭力 ,還要鞏固提升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 。新興產業方面,《建議》提出著力打造新興支柱產業,而“十四五 ”規劃綱要中尚未出現的低空經濟位于《建議》列舉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列。未來產業方面 ,《建議》提出,推動量子科技、生物制造 、氫能和核聚變能、腦機接口、具身智能 、第六代移動通信等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另外,《建議》提出 ,分領域推進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促進生活性服務業高品質、多樣化、便利化發展?!督ㄗh》還提出,適度超前建設新型基礎設施 ,推進信息通信網絡 、全國一體化算力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建設和集約高效利用,推進傳統基礎設施更新和數智化改造 。
關鍵定調一:傳統產業鞏固提升全球地位
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方面,《建議》提出 ,現代化產業體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物質技術基礎。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持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設制造強國 、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 、網絡強國 ,保持制造業合理比重,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建議》部署的4方面重點任務中,“優化提升傳統產業”位列第一條 ,其中提到,推動重點產業提質升級,鞏固提升礦業、冶金、化工 、輕工、紡織、機械 、船舶、建筑等產業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和競爭力 。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肖榮美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一方面,傳統產業增加值占全部制造業的八成左右,是我國制造業的“基本盤” ,也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必須看到傳統產業的基礎作用和民生作用,是穩增長、穩就業 、穩收入的基本依托。另一方面,傳統產業的優化升級蘊含巨大潛力,特別是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成為新的發展方向,這既為傳統產業提質升級帶來新機遇,也為培育發展壯大新質生產力筑牢產業載體 。
從《建議》來看 ,傳統產業不僅要鞏固提升競爭力,也要鞏固提升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這反映出中國在全球產業體系重構中由被動適應轉向主動布局。
章俊表示 ,當前全球產業鏈正經歷深度重組,發達經濟體推行“再工業化 ” 、強化供應鏈本土化,而中國傳統產業在中高端制造環節的全球份額依然龐大 。《建議》提到的“全球產業分工地位” ,體現出我國更著眼于在新一輪全球價值鏈重塑中鞏固和拓展“中高端環節主導權”,保持在關鍵產業鏈節點的制度與技術話語權。與此同時,通過技術改造、綠色轉型與品牌國際化 ,中國傳統產業將由“成本優勢 ”轉向“體系優勢”,在全球分工中由“被嵌入者”轉型為“再塑造者 ”。
同時,《建議》提出,提升產業鏈自主可控水平 ,強化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滾動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 。推動技術改造升級 ,促進制造業數智化轉型,發展智能制造、綠色制造 、服務型制造,加快產業模式和企業組織形態變革。增強質量技術基礎能力 ,強化標準引領、提升國際化水平,加強品牌建設。優化產業布局,促進重點產業在國內有序轉移。
總體來看 ,在中共中央于10月2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鄭柵潔就表示,《建議》提出推動重點產業提質升級 ,鞏固提升化工 、機械、造船等行業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和競爭力,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等舉措,這將加快推動傳統產業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初步估計未來5年會新增10萬億元左右的市場空間 ,釋放出巨大的發展動能和民生紅利” 。
關鍵定調二:培育“具全球競爭力的新支柱”
2024年,我國“三新 ”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經超過18%。在此基礎上,《建議》提出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新興產業方面 ,《建議》提到,著力打造新興支柱產業 。實施產業創新工程,一體推進創新設施建設、技術研究開發 、產品迭代升級 ,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 、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
章俊指出,“十五五”強調的不僅是發展新興產業,更是培育“具全球競爭力的新支柱”。一方面 ,新能源與新材料是“新質生產力 ”的核心基礎 。它們不僅支撐能源體系低碳轉型,更構成未來制造業競爭的底層能力。發展重點從“裝機規模”轉向“技術迭代與材料創新”,標志我國從量的擴張邁入質的躍升階段。另一方面 ,航空航天與低空經濟代表“未來產業”的空間延伸 。航空航天從“科研 ”走向“空間經濟”,成為突破關鍵技術封鎖、搶占全球創新制高點的重要方向。
而在低空經濟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構筑產業體系新支柱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及的產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 、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 、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十四五 ”規劃綱要相比,低空經濟為《建議》中新增 。
畢馬威中國經濟研究院院長蔡偉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建議》中新增低空經濟 ,是因為其具備技術快速發展與場景需求廣闊的雙重優勢,可以成為銜接“科技自立自強”與“做強實體經濟”的關鍵紐帶。
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灣區低空經濟研究院院長朱克力進一步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建議》新增低空經濟 ,主要基于三方面戰略考量。技術層面,無人機導航 、5G通信、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成熟,使低空飛行器的安全性與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 ,為規?;瘧脪咔逭系K。產業層面,低空經濟能激活萬億級市場空間,通用航空制造、空域管理服務 、地面保障設施等環節 ,可帶動上下游數百個細分領域發展 。政策層面,低空經濟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空域管理改革、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等舉措,能倒逼管理體制創新 ,提升治理能力。
低空經濟的“入場 ”并非突然。2024年,“低空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又提及推動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
事實上 ,根據《中國低空經濟發展指數報告(2025)》,2020年以來,聚焦低空出行、低空物流 、低空旅游、農業與消防等應用場景 ,中國、美國、歐盟 、日韓等積極開展商業化試點探索,推動低空經濟呈現規?;?、商業化發展態勢。
鄭柵潔在提及《建議》對于新興支柱產業的部署時表示,“這將催生出數個萬億級甚至更大規模的市場 。”
從低空經濟來看 ,萬億規模正呼之欲出。據賽迪顧問預估,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8591.7億元,預計到2026年低空經濟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
未來產業方面 ,《建議》提出,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探索多元技術路線、典型應用場景 、可行商業模式、市場監管規則,推動量子科技、生物制造 、氫能和核聚變能、腦機接口、具身智能 、第六代移動通信等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
鄭柵潔在上述發布會表示 ,這些產業蓄勢發力,未來10年新增規模相當于再造一個中國高技術產業,為我國經濟大盤、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從其中的腦機接口來看 ,根據《腦機接口技術與應用研究報告(2025年)》,全球腦機接口市場正處于“技術突破、臨床驗證 、商業落地 ”的關鍵轉折期。當前,腦機接口市場已達到數十億美元規模 。據麥肯錫測算 ,全球腦機接口在醫療應用領域的2030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00億美元。
關鍵定調三:生產性服務業仍是重心
我國服務業仍有擴容和提質空間?!督ㄗh》提出,促進服務業優質高效發展。實施服務業擴能提質行動,擴大服務業開放 ,深化監管改革,完善支持政策體系,擴大優質經營主體 ,分領域推進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促進生活性服務業高品質、多樣化、便利化發展 。提高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融合發展水平,推進服務業數智化。加強服務標準和質量品牌建設。健全服務業統計監測體系 。
鄭柵潔在上述發布會表示,《建議》提出實施服務業擴能提質行動 ,提高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 、現代農業融合發展水平等舉措,將加快促進經濟生態重塑優化、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打開經濟增長新空間 ,這又是一個巨大的新市場。
蔡偉表示,“十五五”期間,政策將把握好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同保持制造業合理比重之間的關系。首先 ,制造業是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的重心,也是保持我國完整產業鏈優勢的前提要求 。其次,當前 ,包含金融業、交通運輸倉儲業 、信息技術服務業等行業在內的生產性服務業占我國GDP比重為30%左右,較發達經濟體的40%—50%水平仍有提升空間。生產性服務業仍是“十五五”期間發展重心,要推進生產性服務業持續發揮對制造業、農業賦能作用。
另外 ,《建議》提出,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其中提出,適度超前建設新型基礎設施,推進信息通信網絡、全國一體化算力網 、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建設和集約高效利用 ,推進傳統基礎設施更新和數智化改造。完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強跨區域統籌布局、跨方式一體銜接,強化薄弱地區覆蓋和通達保障。
蔡偉表示 ,《建議》提出適度超前建設新型基礎設施,伴隨未來城鎮化進程的放緩,增量基建空間將轉向與新質生產力配套的信息基礎設施 ,特別是信息通信網絡、全國一體化算力網 、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建設 。另一方面,《建議》提出更好地推動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要支撐 ,“十五五 ”期間,跨區域交通網絡、物流體系和數據流通等基建項目有望擴容,促進商品、要素和服務的自由流動。
鄭柵潔在上述發布會表示 ,我國已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高速鐵路 、高速公路、港口、郵政快遞、電力 、寬帶等基礎設施網絡?!督ㄗh》提出加強基礎設施統籌規劃,適度超前建設新型基礎設施,完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等舉措,將更好地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協同融合、安全高效發展 ,發揮更強支撐保障作用。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在線炒股配資門戶網:怎么開通股票杠桿交易-資金進出節奏加快 龍頭寬基ETF減持中芯國際
網上配資平臺配資門戶:炒股怎么加杠桿-歐洲央行將三大關鍵利率下調25個基點 符合市場預期
股市怎么開通杠桿:配資門戶資訊-股份行跟進響應!個人消費貸款“國補”貼息落地路徑如何?
股票怎么開通杠桿:在線股票配資配資網站-【風口研報】政策與資本雙輪驅動 宇樹IPO加速機器人產業“黃金十年”
股市怎么開通杠桿:在線開戶股票-“鋼鐵衍生產品”50%關稅今日實施!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仍在
股票配資在線論壇:股票賬戶怎么開通杠桿-蘋果新機再掀“無卡化”浪潮?業內人士:機型略“雞肋” 預計影響不大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