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2025年以來,中國機器人產業正迎來“國資時刻”。
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 ,融資額排名前20的機器人公司中,75%(即15家)的背后都出現了國資機構的身影 。
且地方國資并不僅僅只是單點化的投資,而是紛紛組建起目標明確、規模龐大的產業投資基金 ,以更為主導性的姿態進入到產業投資中。
可以看到的是 ,從2025年初至今,上海 、北京、深圳、湖北等地的專項基金密集宣告成立并迅速投入運作 ,基金規模動輒數十億甚至上百億,均由地方核心國資平臺牽頭。
國資已成為當前機器人領域最活躍的“資本推手”之一 。
國資機器人基金“井噴 ”
今年以來,地方國資在機器人領域的投入呈現“井噴”之勢。北京 、上海都沖在了最前面。
北京在機器人基金上布局相當早 ,在2024年年初,首程控股(00697.HK)同北京市政府投資引導基金(下稱“北京市引導基金”)、北京國有資本運營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北京國管 ”)全資附屬公司,三方共同設立了總規模100億元的“北京機器人產業發展投資基金”(下稱“北京機器人基金”) ,是首支國資體系的百億機器人基金 。
到了2025年,北京的機器人基金進一步細化,承接了“人形機器人馬拉松 ”的亦莊經開區,設立了區級專屬的機器人與智能制造主題基金。亦莊對這只基金的要求就是“高效” ,在注冊成立的同時,已經完成對17家機器人和智能制造企業的深度調研和儲備工作,涵蓋機器人本體、減速器等核心零部件。
和北京不同的是 ,上海的機器人基金從誕生之初就是市區聯動的 。今年四月,由上海國投公司與浦東新區聯合發起的“上海具身智創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完成工商注冊。
該基金目標規模10億元人民幣,首次關賬(即首期募集到位)5.6億元人民幣。其基石出資人陣容既有上海國資母基金 ,還包括浦東創投和張江集團 。
相比之下,深圳動作慢了一步。今年10月,深圳才正式發布總規模30億元的機器人基金群。這個基金群由三支基金組成:規模20億元的深圳市人工智能與具身機器人產業基金(由匯通金控聯合深圳市引導基金 、深創投紅土發起)、目標規模5億元的力合人工智能與具身機器人產業基金 ,以及規模5億元的首匯智源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基金群在跨區聯動上有明顯突破 。其中,首匯智源基金的GP就是管理著百億北京機器人基金的首程控股。對于這種合作 ,首程控股方面負責人在采訪中表示,要通過在深圳落地產業基金,將北京與深圳尤其南山區的優勢有機結合。
在二、三線城市,類似的基金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武漢 、合肥、南京江北區、蘇州吳中區 、江西贛州等地都在今年開始布局機器人方向的產業基金,加入到這場圍繞機器人的資本競賽中 。
其中,湖北省的手筆格外大。今年7月 ,由武漢投控集團旗下武漢基金,聯合長江證券、東湖高新區,共同發起設立了總規模100億元的湖北人形機器人母基金 ,首期規模50億元,已完成工商注冊和實繳出資。這是目前為止,中部地區規模最大的一只國資機器人產業基金 。
《科創板日報》記者了解到 ,這只基金從年初就已經開始籌備,在此期間對湖北省內的機器人產業鏈做了深度調研,在高校和本土企業孵化項目上會有所傾斜。
出手迅猛
隨著各地基金完成設立 ,地方國資已從籌備階段轉向積極的實質性投資,交割速度非常快。有國資機器人產業基金管理方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一期基金今明兩年就能投完,二期基金已經在前期溝通籌備中了 。
“出手快 ”是今年國資體系機器人基金的共同特點。以上海為例 ,4月才完成注冊的上海具身智能基金,在5月就宣布領投國內具身智能領軍企業智元機器人,成為該基金首個直投項目。
北京百億機器人基金在今年更是收獲滿滿 。宇樹科技、銀河通用、自變量機器人 、加速進化……一眾明星機器人企業的資方名單都有北京機器人產業基金的身影。財聯社創投通-執中數據顯示 ,今年以來,北京百億機器人基金出手次數已經超過十次。
基金管理方首程控股的主席趙天暘,在今年的4月底的2024年報業績交流會上表示 ,“基金當前賬面價值已較原本增值超3倍,部分項目回報率甚至高達10倍。”該公司還計劃未來兩至三年內,每年通過旗下基金平臺投資10家以上精選機器人企業 。
之后的一季報業績交流會上 ,首程控股管理層進一步放出消息,預計明年將有三家被投機器人企業實現上市。
在二線,大家同樣出手極快。如湖北人形機器人母基金在設立后數月內 ,迅速完成了對靈巧手研發企業武漢手智創新的首筆投資,成為該母基金的首投項目 。《科創板日報》記者了解到,基金在籌備時已經跟本土孵化項目有過深度交流,后續的投資流程才能走得這么快。
深圳的基金群剛剛成立 ,還沒有公開的投資信息。但在策略上也有所聚焦:力合人工智能與具身機器人產業基金將有一半以上投向中早期項目,首匯智源基金將更多投向B輪及B輪往后企業 。
投資邏輯轉向精準與生態化也是當前各地國資的共識,尤其是在產業相對弱勢的地區。“在這種市場環境下 ,出手一方面要快,另一方面也要足夠聚焦。”華東地區國資基金管理方表示,今年的項目估值兩三個月就會有不小的變化 ,大家都是快速鎖定,但并不是過去“撒胡椒面 ”式的分散投資,只有足夠聚焦才能提前找到跟當地產業匹配的項目方 。“比如我們只看電機和材料相關的 ,這種上游還沒有那么熱,可以挖掘出不少有潛力的項目。”
同時,《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 ,在各地“基金+產業園+產業方”的生態構建模式已成為標準操作。基金負責“選苗”,市場化的投資機構(GP)負責“育苗 ”,園區則提供“土壤”,形成一套循環體系 。
如上海的基金與張江機器人谷深度綁定 ,北京的基金與經開區機器人產業園協同發展。湖北的模式也形成了體系化:母基金的主要出資方湖北科投,在籌備基金的同時就牽頭建設了面積近7000平方米的湖北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該中心集動作訓練、數據采集、應用實踐和人才培養于一體,記者探訪時已看到多個被投項目入駐其中進行訓練測試。
這種“基金+產業園+產業方”的模式確實有其吸引力 ,在武漢布局了早期基金的機構對《科創板日報》表示,近期已經有好幾個項目來武漢洽談,主要看中的就是產業園能提供完備的測試環境和人才支持 。
但在國資基金熱情高漲的背后 ,一些潛在的問題和新的趨勢也值得關注。優質項目成為稀缺資源,資本的大量涌入不可避免地推高了頭部企業的估值。上述華東地區基金管理人告訴《科創板日報》,現在的機器人熱門項目份額是極其難拿到的 。“我們有個項目只想募兩個億 ,消息放出去,很快就有四五個億的錢找過來了。 ”
其次,各地區在資本實力 、產業基礎、人才儲備上的差異 ,導致在爭奪頂尖項目時競爭力懸殊。一些弱勢地區意識到在整機競爭中難以占據優勢,已經開始調整策略,將投資重點轉向產業鏈上游的核心零部件、關鍵軟件或細分領域,試圖通過差異化投資尋找機會 。
規模龐大的國資基金系統性入場 ,在提供寶貴“彈藥”的同時,也給“火熱”的市場再加了一把柴。但人形機器人距離大規模的商業化應用與自我造血依然有相當長的路程要走。這場“資本競賽 ”才剛剛開始 。
(文章來源:財聯社)
股票配資首選:江蘇配資平臺-兩位百億基金經理各發“日光基” 年內已有86只新基一日售罄
在線股票配資官網:配資平臺查詢-年內最牛業績漲超66% 本月多只北證50指數基金密集限購
股票網上配資平臺:中國正規股票配資公司-低空經濟新消息!上海低空產業基金年內將成立
配資門戶資訊:老牌股票配資平臺-100億元!上海國資母基金再度出手 一舉投6家GP
配資平臺股票最新消息:網上配資知識網首選-阿里再整合:餓了么、飛豬并入 電商業務向大消費平臺轉變
免費股票配資平臺:網上配資APP-“神經末梢”成機器人進廠剛需 六維力傳感器走至量產前夜
網上股票配資開戶:配資炒股平臺官方網站-特朗普又出手!美政府擬收購知名鋰礦巨頭股權 該公司手握“全球最大”鋰礦!
中國股票配資網官網:網上的股票配資怎么樣-關節精密軸產品已提交給客戶驗廠審核 機器人概念股10天6板 本周機構密集調研相關上市公司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