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據參考消息援引臺媒9月30日報道,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近日接受采訪時 ,拋出對臺灣半導體產業極具壓力的“芯片五五分”構想,主張美國應將目前高度依賴臺灣的芯片產能分攤一半回到美國,以降低美國安全風險 。
消息曝光后,臺灣政壇與輿論反應強烈 ,批評此舉是“豪奪 ”“極限施壓”,大批網友更怒吼嗆美方:“怎不去搶!”
另據韓國媒體28日爆料,臺積電和三星在美國的芯片工廠正面臨大麻煩。特朗普政府新招頻出 ,全球半導體企業冒著虧損的風險,硬著頭皮在美國建廠,可謂啞巴吃黃連。如果這種情況持續 ,在美國生產芯片不如繳納關稅。
臺積電 、三星在美工廠各有各的麻煩
據路透社9月26日報道,多名知情人士透露,美國政府正在研究一項新關稅方案 ,擬對進口電子設備按照所含芯片數量征收關稅,以推動制造業回流 。該計劃由美國商務部設計,擬對進口產品征收相當于該產品芯片含量估算價值一定比例的關稅。
《華爾街日報》同一天也爆料 ,為降低美國對海外芯片的依賴,特朗普政府還考慮要求芯片企業在美國本土生產的芯片數量,必須與其從海外進口的芯片數量保持相當。若長期不能保持這一1:1的比例,有關企業將面臨關稅處罰 。知情人士稱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已與半導體行業高管討論過該計劃,并強調這是出于“經濟安全”的必要措施。
美國以外的主要芯片制造商包括臺積電和韓國三星電子。韓國媒體稱,今年8月白宮曾揚言 ,對進口半導體最高可能征收100%的關稅,在美國投資或承諾設廠的企業可能獲得豁免,當時外界普遍認為 ,已經在美國宣布巨額投資的臺積電和三星有可能會得到豁免 。現在又忽然傳出特朗普擬要求半導體在美國本土的生產與進口達到1:1的比例,令企業擔憂。
《華爾街日報》認為,要實現美國本土芯片產能與進口量相同 ,比單純增加對美投資更困難,因為海外產品價格更低,供應鏈難以調整 ,且提升美國供應仍需時間,“一旦新政最終得以實施,恐讓本就錯綜復雜的關稅制度更加繁瑣 ”。
韓媒稱,如果此番爆料屬實 ,則意味著未來臺積電和三星在美國的芯片產能,至少需要達到能夠覆蓋他們在美國國內客戶的50%的需求 。甚至隨著時間的推移,若不能達到“1 : 1 ”的公司將不得不支付最高達100%的關稅。 值得注意的是 ,眼下,這兩家芯片巨頭的在美工廠也正在面臨著大麻煩。
據韓國YTN電視臺28日報道,臺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設的工廠過去四年累計虧損高達1.7萬億韓元 ,約合人民幣86.5億元 。2024年年底第一座芯片工廠投產,反而創下了史上最大運營虧損。今年起工廠正式進入量產階段,能否降低赤字尚不明朗。工廠在美國的人力成本、設備費用都遠遠高于中國臺灣地區。事實上 ,在美國建廠之初,臺積電就曾表示過擔憂 。
韓媒的報道還特別指出,韓國三星電子投資24萬億韓元 ,約合人民幣1222億元,正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建設晶圓代工廠,目標是明年年底投產。由于尚未獲得大規模訂單,處境比臺積電更為不利。
美財長數次提出要將臺灣
高階芯片“去風險化”
據參考消息援引臺媒9月25日報道 ,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24日接受美國媒體專訪時表示,臺灣包辦了幾乎99%的高階芯片生產,有風險管理問題 ,美國正在將生產供應鏈轉移至其他地區降低風險 。
貝森特宣稱,美國政府正竭力推動,確保美國及其盟友半導體供應鏈生產安全無虞。他表示 ,可能會將三成至五成的半導體生產轉移到其他地方,可能是日本,也可能是中東。
報道稱 ,這不是貝森特第一次提到要將臺灣的高階芯片“去風險化 ” 。在今年8月底時,他就指出臺灣包攬了高階芯片生產這點,對美國而言是嚴重的國家安全危機 ,特朗普政府必須將臺灣的芯片生產轉移,保障美國的經濟安全。
今年8月,美國政府與英特爾達成協議,將以約89億美元收購英特爾9.9%的股份 ,成為其最大股東之一。這筆投資部分來自美國《芯片法案》提供的補貼 。
當地時間8月19日,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曾表示:“我們應該為投入的資金獲取股份。我們會交付這筆在拜登政府時期就已經承諾的資金,而作為回報 ,我們將獲得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盧特尼克還暗示,特朗普政府可能會對其他《芯片法案》受益企業采取類似做法 。
盧特尼克指責道:“拜登政府當時基本上就是無償送錢給英特爾、臺積電 ,給這些公司白送資金。而特朗普的邏輯是,想拿錢?可以,拿股份來換。我們為什么要給一家價值1000億美元的公司這么多錢?”
此外 ,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當天表示,這類交易的出發點并非是為了從英特爾身上賺錢,而是為了扶持一家美國科技公司。
當被問及入股英特爾是否意味著會說服美國公司從這家科技巨頭那里購買芯片時 ,貝森特回應稱,對英特爾的任何投資都是為了“幫助穩定公司在美國的芯片生產 。 ”
特朗普此前多次呼吁擴大美國本土制造,減少對三星和臺積電等海外芯片廠商的依賴。
值得一提的是,9月18日 ,據英偉達官網消息,英偉達表示將向英特爾投資50億美元,并宣布雙方達成合作協議 ,計劃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和個人計算產品上展開聯合開發。
據科創板日報9月25日報道,市場消息稱,美國芯片制造商英特爾已與蘋果公司接洽 ,尋求后者投資 。據悉,蘋果和英特爾還討論了如何更緊密地合作。但會談尚處于初期階段,可能不會馬上達成協議。
英特爾多次獲得的現金注入提振了投資者情緒 ,公司股票自8月中旬以來已累計上漲逾40% 。今年以來,已累計漲逾70%。
美國政府可能入股臺積電?
國臺辦回應
8月27日上午,國臺辦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問 ,臺媒援引路透社報道稱,美國政府可能入股臺積電 。臺經濟部門負責人稱,會向臺積電了解狀況,但并無具體應對舉措 ,引發島內業界廣泛擔憂美國此舉將削弱臺灣產業根基。對此有何評論?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臺灣業界對美國可能削弱臺灣的產業優勢憂心忡忡,是因為有太多前車之鑒。民進黨當局為自身私利,任由美國予取予求 ,一味卑躬屈膝,甚至為虎作倀,無底線出賣臺灣 ,傷害的是廣大臺灣企業和民眾的利益福祉 。
8月13日,國務院臺辦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問,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受訪稱 ,將對半導體等進口商品征收100%關稅。并稱臺積電將在美投資300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建立全世界最大晶圓廠。對此有何評論?
對此,發言人朱鳳蓮表示 ,此前,臺積電被迫宣布在美加碼投資1000億美元時,已使島內業界恐慌、民怨沸騰 。此次3000億美元投資一旦落地,勢必對臺灣經濟造成巨大影響 ,臺灣經濟的發展動能和自主性將被進一步削弱。如果說美國是掏空臺灣產業的始作俑者,那么民進黨當局就是最大的幫兇。他們在關稅談判上“未談先跪” 、“打左臉送右臉”,對談判過程諱莫如深 ,甚至對民眾一騙再騙;在產業上對美國予取予求,主動奉送臺積電,任其榨干臺灣優勢產業價值 ,充分說明民進黨當局根本無心也無力維護臺灣經濟發展和民眾福祉 。奉勸民進黨當局在“媚美賣臺 ”的邪路上及時懸崖勒馬,臺灣民眾和各界有識之士應當團結起來,積極維護自身利益。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股市配資app官網下載安裝:股票推薦平臺-工信部:我國已具備人形機器人全產業鏈制造能力
股市配資app官網下載安裝:股票賬戶怎么開通杠桿-消費電子“復蘇新周期”!杠桿資金押中多只翻倍牛股(附股)
場外配資:股市配資app官網下載安裝-美國醫保巨頭又陷輿論漩渦:報道稱其付錢激勵養老院減少住院轉診
股市配資app官網下載安裝:配資炒股平臺推薦配資-資深專業機構投資者認定標準細化 持續持有發行人3%以上股份或5億元以上投資額
南昌股票配資公司:股市配資app官網下載安裝-44股獲融資客大手筆凈買入
股票配資股:股市配資app官網下載安裝-A50突發!兩大變數來襲!發生了什么?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