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在A股持續回暖的背景下 ,上半年,基金代銷機構百強的非貨保有規模也出現了顯著增長。
近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基金銷售機構公募基金銷售保有規模百強名單 。整體來看 ,基金代銷百強機構權益基金的合計保有規模為5.14萬億元,環比(與2024年下半年度相比較,下同)增長5.89%;非貨幣市場基金保有規模首次站上10萬億元關口,達10.199萬億元 ,環比增長6.95%;股票型指數基金的增長最為亮眼,保有規模達1.95萬億元,環比增長14.57%。
其中 ,螞蟻基金繼續領跑,在權益基金保有規模、非貨幣基金保有規模 、股票型指數基金保有規模上,依舊穩居榜首;螞蟻基金、招商銀行的非貨基金保有規模進入萬億級別;另在前十機構中 ,頭部券商在指數產品領域占據絕對優勢,同時銀行也正奮力追趕股指產品。
權益基金保有規模前十排序不變
首先,在權益基金保有規模上 ,基金代銷百強機構的合計保有規模為5.14萬億元,環比增長5.89% 。
基金代銷馬太效應明顯。與2024年下半年度相比,前十的頭部代銷機構排名順序并未發生變化 ,依舊為螞蟻(杭州)基金銷售有限公司(下稱“螞蟻基金”)、招商銀行 、天天基金、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 、交通銀行、中信證券、農業銀行和華泰證券。
從前三家頭部機構來看,螞蟻基金以8229億元的權益基金保有規模遠超其他渠道,環比增長11.38%,市場份額9.8% ,比第二名招商銀行4920億元的規模高出67.29%,并且是第三名天天基金3497億元權益基金保有規模的兩倍多。
工商銀行的權益基金保有規模十分接近天天基金,為3399億元;建設銀行以2638億元的權益基金保有規模位列第五名 。中國銀行 、交通銀行、中信證券、農業銀行 、華泰證券的權益基金保有規模分別位列第六名至第十名 ,規模在1266億元至1903億元之間。
非貨基金保有規模首破10萬億
統計顯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前100家基金銷售機構的非貨保有規模合計達到10.199萬億元 ,相比年初增長6600億元,相比去年同期暴增1.34萬億元。這也是非貨基金保有規模首次站上10萬億元關口 。
其中,螞蟻基金、招商銀行的非貨基金保有規模進入萬億級別 ,分別為15675億元、10419億元,招商銀行的非貨基金保有規模為首次突破1萬億大關。不過,從增量來看 ,招商銀行和螞蟻基金的差距仍在進一步加大。
天天基金的非貨基金保有規模為6374億元,位列第三;興業銀行 、工商銀行保有規模分別為4998、4624億元,進入前五;隨后是中國銀行、建設銀行 、騰安基金、平安銀行、基煜基金,保有規模在2648億元至3968億元之間 。
值得注意的是 ,基煜基金上半年非貨保有規模增加607億元,反超中信證券躋身前十。中信建投非銀金融與前瞻研究團隊指出,以上海基煜、北京匯成為代表的三方機構則以to B代銷為驅動 ,專注于機構客戶,其業務結構偏向固收,成為銀行理財子等專業機構投資者的重要銷售渠道。
“相比螞蟻 、騰安、天天基金等的客戶、產品多元布局 ,以to B代銷為主的基煜基金 、匯成基金等受基金第三階段降費政策影響可能更大 。 ”中金貨幣研究金融團隊稱。
另對比權益基金保有規模的排名可發現,興業銀行、騰安基金、平安銀行 、基煜基金或在固收方面相對占優,而交通銀行、中信證券、農業銀行 、華泰證券則在權益基金方面銷售更強。
頭部券商在指數產品領域占據絕對優勢
再看股票型指數基金保有規模維度 ,前五名依次為螞蟻基金、中信證券、華泰證券 、天天基金以及國泰海通證券 。其中,螞蟻基金依舊以3910億元的保有規模遙遙領先,較2024年下半年增加了709億元;國泰海通證券的保有規模增量緊隨其后 ,環比增加了350億元,排名躍升六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國泰海通證券合并加入榜單后,招商銀行的股票指數基金銷售保有規模排名已下滑至第六位。而在股票指數基金的代銷保有規模前五名中 ,已不再有銀行的身影。
第六至第十名依次為招商銀行、招商證券、中國銀河、廣發證券 、東方財富證券,保有規模在474億元至659億元之間 。
可以發現,在前十大機構中 ,頭部券商在指數產品領域占據絕對優勢。
另一方面,銀行也正奮力追趕股指產品。統計數據顯示,銀行代銷的股票指數基金規模在2025年上半年達到2667億元 ,環比增加38.7%,同比增速更是高達99.2%,增速在所有機構類型中最高 。
以招商銀行為例 ,盡管其在整體排名小幅度下滑,但股票指數基金保有規模則進一步增長至735億元,環比大增26.3% ,同比激增75.4%,成為其新的增長引擎。同時,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 、農業銀行這四家上半年股票指數基金保有規模的增量均超200億元。
后續需關注公募基金第三階段降費措施的影響
對于最新公布的基金代銷機構保有量,中信建投非銀金融與前瞻研究團隊認為 ,2025年上半年,公募代銷市場繼續呈現“ETF驅動、債基穩增、主動權益承壓”的格局 。股票ETF與債券型基金仍是代銷規模增長的主要推動力,而主動權益類產品在市場回暖背景下仍顯疲軟。從機構類型看 ,銀行在固收與主動權益領域仍占主導,2025年上半年在代銷股指產品上奮起直追;券商在股票ETF代銷中保持領先,三方機構則在固收與指數產品中持續發力。
展望未來 ,中信建投表示,權益保有或成為代銷發展的重心,場內ETF或迎來發展;而代銷機構則或需在逆周期布局與順周期銷售 、長期功能性與短期盈利性之間找到新的平衡點 。
中金貨幣研究金融團隊則指出 ,數據體現了資本市場回暖對保有量的提振作用,以及代銷機構提前布局權益、主動補短板等積極作為。
“后續需關注公募基金第三階段降費措施的影響,費率變化與可替代性決定部分品類公募基金產品的銷售動力或減弱;贖回費安排、推出基金行業機構投資者直銷服務平臺對債基和to B代銷模式的影響有待觀察。”中金貨幣研究金融團隊進一步稱 ,此外,銷售費率壓降的同時推動買方投顧牌照廣泛化更加迫切 。
配資公司介紹:炒股配資10倍平臺-國家外匯局:上半年外資凈增持境內股票和基金101億美元 全球資本配置境內股市意愿增強
杠桿炒股哪個平臺好:配資專業股票-長錢入市新動向!平安資管獲批設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 首期基金規模300億元
最大配資平臺:股票配資公司行業門戶-三季度主動權益基金份額增長前十出爐:這只聚焦地產股產品被爆買60億份
肇慶股票配資網:最新配資平臺導航-央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基金啟動 首期規模達510億元
手機炒股軟件推薦:股票加杠桿平臺-年內54家公募清盤105只產品 近八成因規模跌破“生死線” 行業主題基金成重災區
股票杠桿網址:杠桿配資平臺-“存款搬家”下的理財盛景:14家理財公司7月管理規模凈增長約1.8萬億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