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相信不少人聽過這么一句話:AI的終點是能源,能源的終點是聚變 。”今日 ,在2025 Inclusion·外灘大會開幕式暨主論壇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星能玄光創始人兼董事長孫玄在演講中重申了這一業界重要共識,核聚變是開啟下一代文明的關鍵科技。
孫玄指出 ,當前正處在一個百年難遇的大時代,人工智能的崛起正指數級推高全球能源消耗,而解決這一終極需求的答案便是核聚變。核聚變一旦實現,不僅將帶來一場能源革命并引發工業革命 ,更是邁向利用宇宙中最普遍能源 、跨越到更高階文明的關鍵一步 。
當下,驅動聚變能從實驗室走向產業關注的核心力量,正來自于其最大的需求方——人工智能。
孫玄在演講中援引數據稱:“AI目前用電量占地球的1.5% ,如果我們把AI比喻成‘地球大腦’的話,人的大腦能耗占人體的20%,因此有人預測 ,AI的耗電量也將占地球總數的20%以上。 ”
這意味著,僅人工智能一個領域,就將產生巨大的能源缺口。
核聚變正是滿足未來AI技術發展所需的能源供給的解決之道 。聚變指的是兩個輕核聚合成一個重核 ,在這一過程中存在質量虧損,可以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孫玄指出,核聚變擁有極高的能量密度:1克核聚變燃料 ,釋放的能量相當于8噸石油。
實際上,對前沿科技嗅覺敏銳的資本已有動作,紛紛積極布局這條終極能源賽道 。孫玄指出,從2020年起 ,資本對于核聚變的投入增長顯著,英偉達、谷歌、OpenAI等頭部國際科技企業均已入局核聚變領域,押注這一終極能源成為業界共識。
2025年全球核聚變領域的投資持續火熱 ,技術突破和資本涌入正在加速其商業化進程。
美國聚變工業協會(FIA)7月發布的《2025年全球聚變行業》報告顯示,過去5年全球聚變行業呈爆發式增長,總投資額從2021年的19億美元飆升至97億美元 ,4年投資額提高了5倍,僅去年一年就新增26億美元 。
中國市場上“國家隊”和民營企業都在積極布局,多種技術路線并行發展。典型案例包括今年7月央企聯合注資約114.92億元成立中國聚變能源有限公司 ,以及民營企業諾瓦聚變于8月完成5億元天使輪融資,創國內紀錄。
然而,終極能源伴隨終極挑戰 ,通往“人造太陽”的道路上仍存技術難點 。孫玄解釋道,實現核聚變的核心科學難點在于約束溫度高達上億度的等離子體,“有點像我們試圖用籠子捆住一個脾氣暴躁的野獸,很難 ”。目前 ,追逐可控核聚變的主流技術分為激光慣性約束與磁約束兩大方向,二者的實現條件均對工程建造要求極高。無論是研制精密無比的巨型激光器,還是建造ITER(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級別的龐然大物 ,均存在價格昂貴 、工期長的問題 。
為此,科學家提出名為“磁慣性約束”的混合路徑,它能大幅降低造價和建造時間并提升迭代效率。但這一新聚變途徑帶來“人類智力的挑戰” ,有賴于人類理解其中的物理過程,而這正是AI技術得以發揮作用的關鍵所在。對此,孫玄提出了突破性的展望:“我們可否產生或者創造一個可以自我學習的人工智能 ,它不需要我們已有的實驗數據,而是自己基于物理規則進行探索,就像以前的圍棋軟件AlphaZero一樣 ,自己學習、自己設計一個全新的聚變堆?”
在AI技術的助力之下,核聚變領域被視為已處于商業化落地的黎明前夕。據前述FIA報告顯示,全球核聚變商業公司里,受訪的35家企業中 ,89%的企業看好在2030年代末之前實現并網發電 。
中國核聚變領域也在快速發展。孫玄指出,中國從早期單一的托卡馬克聚變,到現在出現了各種形式的聚變 ,很多研究院所、高校和企業在核聚變領域已經取得眾多突破。
“人工智能的進步代表人類的智力從碳基到硅基的演化,聚變代表的是人類從利用地球上已有的能源形式到宇宙能源形式的一個轉變 。這兩者分別實現,都可以說是代表一個新的時代的到來 ,如果兩者能夠攜手起來,或許可以加速這個大時代的來臨。 ”孫玄表示,“當未來到臨時 ,也許我們并沒有意識到”。
(文章來源:財聯社)
網上股票杠桿平臺:股票配資怎么賺錢-多家私募看好AI產業鏈投資!科技板塊有望迎來修復行情
配資優選:中國前十股票排名-美國科技巨頭繼續“砸錢”AI基建:資本支出持續上調 市場喜憂參半
中國股票配資公司排名:股票配資正規靠譜的公司-打破AI“用電荒”?太空算力爭奪賽開打 科技巨頭加速布局
長春股票配資網:股票配資程序-科技巨頭財報揭露關鍵趨勢?基金經理:AI投資巨浪將推動美股下一輪漲勢!
股票配資資質:北京配資網-【風口研報】科技巨頭加速布局AI 全鏈條景氣度有望提升
北京配資公司:股票配資網首頁官網-深圳綜合改革試點升級:全力布局AI及低空經濟 促進科技龍頭回歸A股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