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機器人賽道的爆火,不僅催化大量初創科技公司的轉型 ,更吸引了此前一直專注整車制造的汽車企業跨界加入,這一趨勢在今年尤為明顯。
8月26日,記者獲悉 ,中國長安旗下辰致集團管理層在辰致集團“十五五 ”科技規劃研討會上表示,“十五五”期間將以動力底盤一體化共性技術為基礎,建立汽車、機器人 、摩托車跨界創新技術能力 ,構建完整的架構集成設計核心技術能力 。
“在重大項目方面,(辰致集團)將聯合開發團隊以智能底盤域控、多功能輪轂驅動、協作機器人等重點項目為例對研究進展及攻關計劃進行分享,推進打造辰致集團一體化動力底盤集成技術平臺 ,賦能機器人等新產業領域。”管理層將“機器人 ”納入至辰致集團重大項目規劃中。
數日前,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靳玉志亦對自動駕駛 、機器人兩大創新產業之間的聯系重點提及 。“自動駕駛是平臺能力,對數據、算法、算力 、軟件能力、硬件能力、整車能力,以及與底盤 、座艙之間的跨域協同 ,都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平臺能力賦能。”靳玉志表示,自動駕駛平臺能力未來會應用到其它場景。“比如,(自動駕駛平臺能力)會從乘用車延伸到干線、物流運輸車輛以及到Robotaxi等場景 ,也會再進一步走向具身智能 。”
小鵬汽車在本月稍早時的財報會上更是給出了人形機器人的量產時間表——小鵬人形機器人預計將在2026年下半年量產,新一代人形機器人擬于1024小鵬科技日亮相。
據財聯社記者不完全統計,包括前述企業在內 ,目前已有超20家國內外車企對外披露了進軍機器人賽道的相關進展,包括小米、上汽、廣汽 、賽力斯、比亞迪、豐田 、特斯拉等。
“現階段,車企還無法借助機器人產業取得可觀的收入和利潤 ,基于現有資源布局未來是十分關鍵的一步棋 。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產業協調效應、市場潛力驅動是車企扎堆進軍機器人賽道的兩大主要原因。“首先,在智能化全面來襲的新能源汽車下半場 ,整車企業培育多年的智能化硬件、軟件生態可直接或間接應用于機器人;其次,作為一個萬億級風口產業,機器人相關市場潛力巨大,車企可最大化借此吸引資本市場的關注。”
中國電子學會數據顯示 ,到2030年,我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達到約8700億元。此外,據“高工人形機器人”統計 ,7月全球人形機器人行業共發生了24起融資事件,其中23起來自國內,已披露的融資總額約為70.94億人民幣 ,環比增長約137.02% 。
截至8月27日A股收盤,機器人板塊近一季漲22.58%,近一年漲120.21%。
(文章來源:財聯社)
前十證券公司:炒股杠桿股票平臺-黃仁勛90分鐘小范圍交流實錄!談DeepSeek、華為、小米、自動駕駛、中國AI走向
股票配資真平臺:正規杠桿炒股公司-公安部:將進一步加強“智能駕駛”規范管理
股票配資開戶手機版:炒股杠桿平臺排名-馬斯克公布腦機接口重大進展:受試者增至7人 未來有望控制人形機器人
免費配資炒股:2024年正規長沙配資平臺-重慶:支持整車企業在飛行汽車研發、自動駕駛訓練等領域應用人工智能大模型
江西炒股配資平臺:最新配資平臺導航-全球首個甲骨文智能體發布 這些概念股業績績優(附名單)
配資炒股平臺入配資平臺:股票最新配資平臺-自動駕駛賽道愈發“壯大” 誰獲益?英偉達和這些中國公司均在美銀榜單中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