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做了幾年餐飲的蔣璐斌,今年開始找到感覺。他在寧波萬達廣場新開的每天稻中餐廳 ,菜單涵蓋八大菜系、40道菜,今年“五一”假期,日均炒菜1300多份 ,餐廳的翻臺率沖到10輪 。這用傳統做法是難以想象的,他背后有秘密武器——炒菜機器人。
餐飲業競爭加劇 、中餐標準化需求增加、炒菜機器人日益成熟……這些因素催生了“沒有廚師 ”的中餐廳。蔣璐斌8月6日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這家145平方米的中餐廳 ,廚房僅25平方米,有5臺炒菜機器人,由于口味穩定、炒菜效率高,現已盈利 。
隨著餐飲業智能化的推進 ,炒菜機器人的藍海初現,進入的“玩家”也在增多。除了向蔣璐斌供應炒菜機器人的添可,京東也入局了這一賽道 ,最近其“七鮮小廚”門店配備了京東參投的炒菜機器人。業內估計,目前主要的商用炒菜機器人廠商已有約十家 。
炒菜機器人日均炒菜量高達上百份
作為科沃斯集團(603486.SH)的子公司,添可開始做的是家用炒菜機器人“食萬 ” ,三年前嘗試推出了商用機“星廚”,緣自對用戶數據的新發現。添可食萬星廚運營部經理吳鵬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們發現有用戶使用食萬炒菜機日均炒菜量高達幾十份 ,深入調研才知道是一家小餐館老板在用。
這帶給添可向商用領域拓展的契機。商用場景與家庭場景不同,家用炒菜機器人需要有人在合適的時機放入已洗切并配好的菜,而商用炒菜機的自動化程度更高 。食萬星廚在做到根據智能菜譜自動投調料 、自動翻炒的同時 ,還能自動傾倒配好的食材入鍋,1個人可以操作5~6臺炒菜機器人。
2023年添可商用炒菜機器人剛推出時,蔣璐斌成為了第一批應用的商家。他曾做餐飲的標準化和智能化業務,進入中餐業是誤打誤撞 ,幾次想過放棄,添可炒菜機器人出來后,他堅持了下來 。“我花了兩年 ,終于把它(炒菜機器人)玩明白了。”
之前,中餐的標準化很難做到,廚師團隊有很多不可控因素 ,與廚師的水準穩定性、個人狀態等息息相關。蔣璐斌認為,餐廳的核心在廚房,廚房的核心在于菜品、口味的穩定性 ,添可炒菜機器人保證了口味的穩定性 。所以,他用炒菜機器人來代替門店的廚師。
“大型商用炒菜機在小菜園等餐飲連鎖店已經應用,但是不太適合創業小商家 ,因為滾筒炒菜機占用空間大 、對電路要求高,上一道菜和下一道菜之間的切換時間一般要2~3分鐘。 ” 蔣璐斌說,添可炒菜機器人主打小鍋現炒,菜品切換一般只需十秒 。
使用了炒菜機器人后 ,每天稻中餐廳現在沒有廚師,只有4個后廚人員,每人負責10道菜 ,他們負責把菜切配好。比如,炒豬肝,后廚人員把豬肝切好 ,訂單一來,就把配菜放到格子里,選擇菜單 ,炒菜機器人就自動炒菜。后廚人員又去忙下道菜 。
沒有門店廚師,但有研發廚師
有了炒菜機器人,廚師團隊被弱化。但是 ,研發廚師仍然不可替代。
“我們雖然沒有門店廚師,但有研發廚師。” 蔣璐斌說,他們有一支由10多個私廚(其中4個是固定的)組成的研發團隊,負責菜譜的研發和優化 。添可數字美味研究院研發的3000多道智能菜譜 ,也可以參考選擇。“我們和添可保持對接,讓研發的菜譜和炒菜機器人的軟件做好匹配,就可以在門店直接調用制作了。”吳鵬補充說 ,炒菜機器人的程序是開放的,每一家餐飲店編寫的味道都不同,可以做到“千店千味” 。
使用炒菜機器人 ,可以節省門店廚師費用和廚房空間。蔣璐斌給第一財經記者算了一筆賬,像他145平方米的中餐廳,按傳統做法 ,廚房要70-80平方米,現在只需25平方米,而且菜品更多 ,口味穩定性、出菜效率得到提升。現點現炒現吃,一些餐飲連鎖店人均消費50-70元,他的餐廳人均消費40-50元,因此增加了復購率 。過去3個月 ,每天稻中餐廳的凈利潤率達到25%,而如果按傳統做法,凈利潤率只有5%。
蔣璐斌預計 ,結合炒菜機器人的中餐廳,毛利率達68%,100萬元的投資 ,大概8-9個月就能回本,這在以前是很難做到的。今年他的中餐廳計劃開20家以上的門店,還將對門店員工進行炒菜機器人的應用培訓 ,目前已購買了40-50臺的炒菜機器人,每臺約1萬多元 。“未來中餐廳將被炒菜機器人重新定義 ”。
過去幾年,他也經歷過摸索。前年 ,他用炒菜機器人來炒面、炒飯,放到販賣機上賣 。去年,他用炒菜機器人做簡餐,發展夫妻老婆店做加盟店。今年 ,他用炒菜機器人做正餐,將拓展自己品牌的連鎖店。從炒面澆頭的簡單應用,到升溫、翻炒 、智能化控制的深度應用 ,他希望把炒菜機器人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
研發廚師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從不接受炒菜機,到開始愛上炒菜機 。吳鵬說 ,添可商用炒菜機器人過去幾年不斷迭代,力爭可以復原大師的廚藝。如,滑炒龍井蝦仁 ,炒菜機器人模仿大師的控火能力、勾芡手法,可邊滑邊炒,做到均勻晶瑩剔透。
“使用炒菜機器人的挑戰 ,最主要在于廚師的數字化轉型” 。吳鵬認為,傳統廚師一般只知道烹飪中的大火小火、放鹽多少,但是運用到炒菜機器人里面就需要詳細到克的重量等指標。把烹飪技藝向精準的數字化轉化,是很多傳統廚師邁不過的一道坎。
炒菜機器人“花樣”繁多
機器人正從客廳進入廚房 。小菜園(00999.HK)8月1日在正面盈利預告中透露 ,今年上半年凈利潤達3.6億-3.8億元,相比去年的2.8億元大幅增加。海通國際的研報認為,這得益于門店面積優化縮減固定成本 、炒菜機器人投入提升人效、規模效應讓原材料成本攤薄等因素 ,2025年小菜園門店經營利潤率有望回升至20%以上。
吳鵬透露,今年上半年,添可已經賣出1000臺左右的商用炒菜機器人 ,合作的商家達到200多個;而去年的銷量是400~500臺,合作的商家為60-70個 。由于今年上半年的銷量已是去年全年的兩倍多,他樂觀預期今年添可商用炒菜機器人的銷量將達到去年的5倍。從去年起 ,添可的商用炒菜機器人業務已經開始盈利。
京東最近在旗下的“七鮮小廚 ”門店,用炒菜機器人現炒,支持“外賣+自提”模式 。隨著京東高調入局 ,吳鵬透露,添可炒菜機器人近期的咨詢量也有了明顯上升。
現在,市面上比較有名的商用炒菜機器人品牌約10家左右。吳鵬估計,目前國內有900萬家餐廳 ,如果其中30%使用炒菜機器人、每家餐廳用4臺,那么市場容量將達到1200萬臺,市場規模將至少達到約1200億元。伴隨中國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中餐出海也日漸增多,如果加上國際市場,商用炒菜機器人將有幾千億元的市場潛力 。
正是看好這一賽道的市場潛力 ,京東這兩年參與投資了在北京的炒菜機器人企業橡鹿科技。橡鹿科技計劃擴大規模,建設AI炒菜機器人工廠,并建立第二生產基地。此外 ,珠海優特智廚 、深圳不停科技、上海長膳智能等也推出了智能炒菜機器人 。
記者留意到,優特、不停 、長膳的智能炒菜機器人,鍋口基本上是敞開的 ,鍋形多為滾筒型圓底鍋。據了解,炒菜機器人從攪拌形式來分,一般分為側攪拌、上攪拌兩種類型。側攪拌的炒菜機器人,是側面翻滾和底部加熱 ,好處是量大,一次可以燒5斤、10斤的菜,快餐 、團餐、學校餐等用得較多 。
上攪拌的炒菜機器人 ,也有大小之分。大型的上攪拌炒菜機器人是落地式的,有點像炮臺,如橡鹿的產品。添可炒菜機器人是小型的上攪拌產品 ,有半敞開的鍋蓋,可放在灶臺上,適合小型餐飲店 ,做現點現炒的社會餐飲,一次可燒一份或兩份菜 。
不同類型的炒菜機器人,價格有明顯差異。滾筒型的炒菜機器人基本上是3萬元起步 ,貴的也有20多萬元的。橡鹿的炒菜機器人在18300-80800元之間,平均約3萬左右 。添可的商用炒菜機器人價格為15800元。
在吳鵬看來,讓更多商家接受炒菜機器人,需要一個過程。預計未來兩年 ,中餐廳的炒菜機器人市場將有望爆發。添可的AI家用炒菜機器人去年與華為盤古大模型合作 。今年9月,添可將推出商用炒菜機器人新品,會進一步優化升溫效率和烹飪方法。為了打造樣板 ,添可計劃今年在公司總部所在地蘇州,開出第三家應用商用炒菜機器人的餐館。
橡鹿科技也計劃今年推出新一代AI炒菜機器人,進一步提升烹飪精度和智能化水平 。橡鹿科技聯合創始人、董事長楊建成今年5月曾表示 ,現在餐飲業老板最頭疼的是大廚突然不干了,一旦大廚離職,餐廳基本上將停擺。未來十年 ,中國面臨400萬廚師缺口,因此希望通過技術手段,讓餐飲老板能真正掌握餐廳的味型和烹飪能力。炒菜機器人要做好的關鍵在于控溫、攪拌 、投料三大模組技術的攻克 ,以及菜譜的研發,這需要生物食品、自動化、人工智能等領域的人才共同研究,才能實現更多技術突破 。
最新實盤配資服務:在線股票炒股配資門戶-暴跌!芯片巨頭突傳利空 美國銀行下調多只芯片股評級
南京開戶配資:配資知名股票配資門戶-龍頭直線漲停!兩部門發文 涉及智能機器人
廣西股票配資一覽表:配資知名炒股配資門戶-一圖看懂|伊朗哪些核設施受損?哪些高層人物被殺?
股票配資的最新資訊:安全炒股股票配資門戶-俄烏會談成果寥寥!特朗普又來威脅:或對俄實施新制裁
炒股配資服務:股票配資公司-AI芯片、人形機器人、火箭等都要來了 一圖看懂明星科技股IPO“最新陣容”
哪個平臺可以買股票:在線股票炒股配資門戶-7月3日晚間滬深上市公司重大事項公告最新快遞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