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農業銀行持續拉升漲超3%,總市值突破3萬億元 ,再創歷史新高 。
東財圖解·加點干貨 相關報道三季度公募含“銀”量創五年新低 四季度銀行股修復動能漸顯
近日,青島銀行發布公告稱,青島國信產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青島國信產融控股 ”)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比例升至19.17% ,正式成為青島銀行第一大股東。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多家城商行及全國性銀行的重要股東均頻繁披露增持計劃或已實施增持,包括成都銀行、南京銀行 、蘇州銀行、齊魯銀行 ,以及郵儲銀行、光大銀行等。
然而,從各大股東及上市銀行披露的三季度財報來看,銀行股整體資金面呈現“承壓且結構分化”特征 。北向資金和公募基金普遍減持 ,而險資及部分國家隊持倉相對穩健,地方國資與產業資本則在低位持續布局。
從市場表現來看,相較于三季度下跌8.68% ,銀行板塊(WI.882115)四季度呈現反彈格局,截至11月11日收盤,該板塊四季度累計上漲8.23%。
公募基金三季度含“銀”量回落至五年低位
通過對股東及A股上市銀行三季報梳理可見 ,銀行股當期整體承壓,北向資金與公募基金成為主要減持力量。例如,招商銀行三季報顯示 ,截至三季度末,股東戶數達到47.19萬戶,比二季度增加8.83萬戶,增幅達23.02% 。北京銀行股東戶數增加34.74% ,至18.3萬戶;齊魯銀行則由6月末的4.31萬戶增至5.61萬戶。背后反映的是散戶入場與機構持倉下降并行。
中金公司研報統計顯示,三季度公募基金對銀行股倉位降至1.78%,環比下降2.55個百分點 ,回落至2023年以來本輪上漲行情前水平;整體被低配10.1個百分點 。銀河證券報告顯示,主動型基金對銀行低配比例進一步擴大,重倉比例降至近五年低位:三季度銀行板塊低配比例為8.38% ,環比增加0.53個百分點。
從重倉持股情況看,招商銀行 、寧波銀行、成都銀行、杭州銀行及江蘇銀行仍是主動型基金前五重倉銀行,但持倉占比均環比下降。其中 ,招商銀行、江蘇銀行和杭州銀行的被減倉幅度較大,倉位分別下降0.67 、0.42和0.3個百分點 。然而,也有部分銀行獲公募基金逆勢買入 ,如寧波銀行、成都銀行重倉排名上升,瑞豐銀行、西安銀行 、無錫銀行則獲得微幅加倉。
被動型基金同樣呈減持趨勢。Wind數據顯示,三季度被動型基金持倉銀行總市值為841.12億元,占比5.44% ,環比下降5.67個百分點,其中股份行持倉占比下降最為明顯 。隨著銀行板塊在主要指數權重下降,寬基ETF為主的被動資金出現流出。
北向資金布局也呈分化趨勢。Wind數據顯示 ,三季度北向資金流入銀行總市值1736億元,環比下降31.66%,持倉占比6.73% ,環比下降4.39個百分點 。北向資金主要持倉銀行為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工商銀行 、農業銀行及平安銀行,合計占比3.38%。其中,僅寧波銀行、民生銀行和成都銀行獲得凈買入。
業內人士認為 ,這背后主要受市場風格切換、利率下行壓制凈息差及部分區域信用風險擔憂,以及公募基金配置再平衡的影響。“三季度市場風格的劇烈切換是首要驅動因素,Wind全A指數同期漲幅達19.5% ,科技成長板塊的強勢表現形成虹吸效應,大量資金從低波動 、低估值的銀行板塊遷移至高成長性賽道 。 ”中信證券在研報中稱。
險資和國有資金增配
與機構減持形成對比的是,險資和國有資金對銀行股的持倉則相對穩健。中泰證券統計的數據顯示,三季度國有資金持倉銀行總市值為4.5萬億元 ,環比下降2.9%,仍處于2023年以來的第二高位,銀行業持股占總持股市值比例達79.3% 。
險資方面 ,平安人壽、新華保險通過港股通增持郵儲銀行、建設銀行H股,同時在A股新進工商銀行 、農業銀行前十大流通股東。中泰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戴志鋒表示,險資增持的核心邏輯在于高股息與久期需求的匹配 ,在當前低利率環境下,銀行股的高分紅特性對長期資金具備顯著吸引力,而政策托底信號的明確傳導也增強了險資對銀行資產質量的信心。
地方國資與產業資本的加速入場則呈現出鮮明的區域屬性 ,區域優勢顯著的城商行成為布局重點 。除青島國信產融控股控股青島銀行外,蘇州國際發展集團增持蘇州銀行1276.56萬股,東吳證券同步增持2349.65萬股。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 ,地方國資與產業資本的布局背后存在雙重邏輯:一方面是區域金融資源整合的需要,地方國資通過增持本地銀行股權,可強化對區域信貸資源的掌控能力,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則是低估值帶來的安全邊際。Wind數據顯示 ,截至三季度末,城商行板塊市凈率僅0.54倍,處于歷史27.65%分位 ,具備較強的安全緩沖空間 。
值得注意的是,國有資金的持倉結構也出現細微調整。戴志鋒表示,除國有大行外 ,招商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是國有機構持倉前三的股份制銀行,分別占持倉總市值的0.37%、0.25%和0.22%;農業銀行持倉比例環比提升2.6個百分點,廈門銀行首次進入國有機構重倉持股名單 ,反映出機構對優質區域性銀行的關注度提升。
四季度增持潮疊加估值優勢,修復動能漸顯
不同于三季度的承壓表現,進入四季度 ,多家銀行高管及大股東披露增持計劃,為銀行投資情緒注入積極信號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10月以來,蘇州銀行 、渝農商行、廈門銀行等多家銀行披露增持方案 ,增持主體既包括地方國資,也包括高管個人。
從基本面看,銀行板塊的韌性正在逐步顯現。三季度銀行業核心營收能力有所增強 ,息差呈現企穩跡象,六大行不良貸款率較上年末均下降,資產質量保持穩健。同時 ,大行定增方案落地、中期分紅持續推進,多家銀行發布估值提升計劃,進一步凸顯中長期投資價值 。
綜合市場觀點來看 ,機構普遍認為四季度銀行股存在結構性修復機會,并提出兩條核心投資主線:其一為區域銀行結構性機會,優質城農商行憑借優異的資產質量和強勁的區域經濟韌性 ,成為資金配置重點;其二為高股息穩健主線,國有大行及高分紅股份制銀行,具備絕對收益價值,長期資金入市邏輯未發生改變。
廣發證券認為 ,四季度風險偏好階段性回落,長債利率企穩有利于銀行板塊估值修復。考慮到貿易沖擊接近尾聲 、“十五五”規劃奠定國內發展安全性與可持續性,以及市場流動性仍寬松 ,金融機構資產配置結構未出現大幅變化,短期風險偏好波動預計結束,銀行板塊有望進入筑底期 。
中金公司稱 ,自2023年以來銀行板塊上漲行情中,三季度回撤幅度最大,但估值和股息吸引力再次顯現。綜合來看 ,四季度投資邏輯清晰:長期資金提供支撐,優質城商行和高股息大行仍具絕對收益價值,短期波動中亦可捕捉結構性機會。
股票配資十大排名:配資公司app-“18羅漢”突然異動!農業銀行總市值盤中突破3萬億 背后有何邏輯?
中國正規股票配資公司:股票推薦配資-見證歷史!A股市值突破100萬億元大關 再破紀錄
股票加杠桿網站:網絡配資炒股-首次登頂!農業銀行為何能成為A股流通市值新科冠軍?
正規的炒股杠桿平臺:配資天眼官網-2025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增長約四成 中芯國際市值能否突破萬億元大關
配資查詢網:十大證券公司-“含科量”持續提升!上半年研發支出首次突破8000億元 績優滯漲+持續高研發強度股出爐
配資平臺排名前十的:股票杠桿哪個平臺最好用-今年消費品以舊換新銷售額突破1萬億元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