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11月9日,界面新聞從產業鏈獨家獲悉 ,中國可回收火箭“朱雀三號 ”將于11月中下旬首飛 。
在此之前,國內尚未有一款可回收火箭完成過發射任務。朱雀三號有望成為我國第一款投入運營的可回收運載火箭。
目前,朱雀三號已進入首飛關鍵準備階段 ,近日首飛箭順利完成加注合練及靜態點火試驗,為正式入軌發射及一級回收開展各項準備 。界面新聞還了解到,11月中旬 ,“朱雀二號”還會執行發射任務。
朱雀三號是全球首款全不銹鋼液氧甲烷火箭,“不銹鋼+甲烷”的組合更注重復用壽命和未來可擴展性,這一設計與SpaceX的“星艦 ”在技術路線相近。而從發射成本上 ,朱雀三號與獵鷹9號對標,其目標是將成本降至每公斤20000元以內,基本與獵鷹9號(約為3000美元/公斤)相當 。
這款火箭也引起了馬斯克的強烈關注。馬斯克近期在社交平臺稱:“朱雀三號融合了獵鷹9號架構與星艦部分特性,具備挑戰現有可復用火箭市場格局的潛力 ,如果一切順利,(朱雀三號)可能會在5年內超過‘獵鷹’。”
朱雀三號為藍箭航天旗下火箭,成立于2015年 。天眼查數據顯示 ,公司前五大股東包括廣州碧藍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股18.48%) 、淮安天繪科技信息咨詢中心(有限合伙)(持股16.41%)、淮安藍箭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股15.14%)、張昌武(持股13.88%) 、共青城創想藍箭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股11.75%)。
在中國“星多箭少”的背景下,朱雀三號的關鍵首飛將揭示了火箭復用的可行性,為中國“星鏈 ”急迫追趕補上了關鍵一環 ,蓄勢待發的規模化星座組網計劃,也將按下啟動鍵。
界面新聞此前報道,截止2025年8月 ,星鏈( Starlink )已發射8926顆衛星,今年年底前即可發射12000顆衛星。
中國衛星通信的主力軍則是中國星網的GW星座和上海垣信的千帆星座,但由于火箭發射成本等原因 ,目前兩家公司發射衛星都還不足100顆 。
中國星網的組網發射此前先后由長征五號、長征八號等火箭發射衛星,但“國家隊”火箭的成本優勢并不明顯。國內商業火箭的突破有望優化發射成本、破解運力瓶頸。
為了對標SpaceX星箭一體化路線,藍箭航天同時布局了大型星座建設 。其控股的鴻擎科技規劃了10000顆衛星的星座,這是我國繼GW星座 、千帆星座后的第三個大型星座計劃 ,也是首個由民營公司投建的大型星座。
根據天眼查,鴻擎科技股東包括劉芯源、海南洋浦潛淵天擎私募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馬鞍山科威基石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廣東通宇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華成智飛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等。
鴻擎科技的核心產品可堆疊平板衛星,已形成多個衛星平臺型譜 ,并成為國家核心衛星互聯網運營商的重要供應商,旗下衛星平臺的核心單機產品“金烏-200”霍爾電推進系統打破了多項國內紀錄,進一步推動了我國衛星互聯網低成本建設發展 。
藍箭航天聯合鴻擎科技將形成星箭協同能力 ,在火箭和衛星研發、生產制造、總裝總測等多個環節上實現全業務鏈條的深度協同。
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到,除了朱雀三號, 天兵科技的“天龍三號 ” 、中科宇航的“力箭二號”也在為此準備 ,前者計劃年底首飛,后者預計在12月首飛。
商業航天風潮也席卷資本市場 。2025年以來,藍箭航天、星河動力、中科宇航在內的頭部商業火箭企業密集推進上市。作為商業企業 ,資本對商業航天的支持至關重要。截至2024年底,國內尚無成功上市的商業航天民營企業 。
一位行業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如果朱雀三號首飛成功,這些企業中有望誕生中國的“科創板商業航天第一股”。
藍箭航天在今年7月正式啟動科創板IPO征程。公開資料顯示 ,截至2024年底,藍箭航天累計融資超70億元,投資方包含紅杉資本中國基金 、碧桂園創投、經緯中國、基石資本 、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
東財圖解·加點干貨(文章來源:界面新聞)
怎么辦理股票開戶:廣州股票配資平臺交流-胡潤研究院發布《2025全球獨角獸榜》!“中國每10天新增一家”
中國十大正規炒股平臺:如何開戶炒股買股票怎么開戶-波音重啟對華飛機交付
股票正規配資開戶:股票配資平臺排行-中國煉焦行業協會:從未發布或授權任何關于“強制限產”“聯合提價”的通知或倡議
在線配資開戶網站:股票配資正規平臺-繼續看好!滬深300估值中樞或繼續抬升 貝萊德解析中國市場投資機會
理財配資平臺:股票在線開戶正規平臺-利好來了!外資重估中國資產 全球基金經理正重返中國市場
配資炒股開戶官網:中國正規的股票杠桿平臺-證監會:完善資本市場涉外法治體系 深化跨境監管協同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