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10月以來 ,國內油脂期貨整體呈震蕩偏弱走勢 。受政策預期帶動,豆油期貨走勢有一定韌性,主力合約價格在8200~8400元/噸運行。從基本面看 ,國內供應相對寬松、庫存處于中等偏高位壓制豆油價格的上行空間,國際豆油價格堅挺及國內油廠壓榨節奏放緩對豆油價格形成一定支撐。此外,印尼生物柴油政策 、中美貿易關系等是影響油脂價格的重要變量 。整體看 ,短期豆油期貨或維持震蕩格局,中長期需關注南美大豆產區天氣及全球油脂需求變化。
美豆出口受阻
當前,美國政府“停擺”與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削弱了美豆在全球定價體系中的影響力 ,美豆價格對我國進口大豆成本的影響趨弱。10月,美國政府“停擺 ”導致USDA供需平衡表、出口銷售、檢驗等數據斷更,美豆期價在1000~1050美分/蒲式耳震蕩整理 ,缺乏量化數據指引 。市場無法對2025/2026年度美豆供需平衡表進行可信修正,美豆價格對天氣 、銷售等影響因素的敏感度顯著下降,無形中把定價主導權讓給了南美大豆升貼水和人民幣匯率。
10—12月 ,我國對美豆維持零買船,供應缺口基本靠從巴西、阿根廷進口大豆補充,CBOT大豆價格波動被高關稅過濾后 ,形成了事實上的美國大豆與中國進口大豆定價的脫鉤。且當前我國進口大豆供應相對充足,即使中美貿易談判獲得進展,中國短期對美國大豆需求的緊迫性也會下降 ,四季度我國進口大豆成本將維持以巴西大豆升貼水與人民幣匯率為主導的定價模式。
美國氣候預測中心(CPC)預測,10—12月出現拉尼娜天氣的概率高達71%,2025年12月至2026年2月出現拉尼娜天氣的概率降至54% 。弱拉尼娜模式可能增加巴西、阿根廷等大豆主產區的干旱風險。羅薩里奧谷物交易所預測2025/2026年度阿根廷大豆產量為4700萬噸,低于此前美國農業部預測的4850萬噸。
供應相對充足
國慶節前 ,受阿根廷短暫取消出口稅的影響,國內采購阿根廷大豆的力度加大,目前采購量已基本覆蓋明年一季度的供應缺口 。9月下旬 ,阿根廷宣布將大豆出口稅從26%降至零,雖然該政策只延續短短幾天,但中國買家迅速響應 ,在政策宣布后的三天內鎖定了至少10船(65萬噸)大豆訂單,后續又追加至20船(130萬噸),全部計劃于11月裝船。這有助于緩解春節前傳統需求旺季的壓力 ,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大豆的供應憂慮。
另外,二季度以來,國內加大了對南美大豆的采購力度 。三季度為進口大豆季節性縮減期 ,但8—9月國內大豆進口和到港量仍維持近年來歷史高位。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9月我國大豆進口量為1287萬噸,其中從巴西進口1096萬噸,同比增長29.8% ,占總進口量的85.2%;從阿根廷進口117萬噸,同比增長91.5%,占總進口量的9.1%;未進口美國大豆 ,為2018年11月以來歷史同期首次未有美豆到港。相關調研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10月17日,全國重點地區豆油商業庫存為122.4萬噸 ,周度減少4.11萬噸,降幅為3.25% 。同比增長9.40萬噸,漲幅8.32%。
近期油脂市場缺乏明確方向 ,供需平穩且消息面影響有限,油脂期貨價格維持震蕩格局。由于此前中國從阿根廷采購的大豆足以滿足明年一季度的需求,因此中美貿易談判對大豆價格的影響有限 。近期豆油市場無明顯變化 ,油廠正常開機發貨,庫存壓力仍在,價格缺乏明顯驅動。(作者單位:國元期貨)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