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過去 ,某位周期性分析師突然在觀點中大談某項前沿科技,往往會被市場認為是其個人在“蹭熱點 ”,是市場風格可能要切換的信號 。然而 ,隨著近一年“科技牛”持續發酵,這樣的“跨界”已被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視作職業發展的“剛需 ”。
這幾天,一年一度的賣方分析師行業重磅評選正式啟動投票 ,各券商分析師團隊紛紛在社交媒體曬出過去一年的工作成績單。《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一些券商的房地產、建材等傳統行業首席相繼將機器人 、AI(人工智能)等新興科技作為自身研究工作的重要亮點進行展示 。
另據記者觀察,一些傳統行業分析師對科技資訊的反應速度已堪比科技行業分析師。對于這樣的變化,不少從業者看在眼里 ,觸動在心中。
新興科技成為市場主線
最近,適逢賣方分析師行業的“年度大考”,各券商的分析師們都鉚足了勁做最后沖刺 。回顧‘9·24’行情以來 ,新興科技主題成為市場持續的主線,而傳統周期行業受到冷落。在這樣的背景下,不少傳統行業的分析師也有意識地往AI、機器人等熱門方向靠攏。
“持續看好物業機器人相關標的 ,即將爆發,空間巨大!底部標的,享受地產和機器人應用雙重彈性!碧桂園服務、南都物業 、招商積余等。”某券商地產團隊首席最近積極推薦物業機器人概念 。據了解 ,該分析師近期多次推薦物業機器人,還將組織赴某家物業上市公司調研物業機器人。
此外,最近 ,某券商建材行業首席在總結2025年以來的工作成績時,并沒有突出本行,而是將AI產業鏈的深度研究放在了首要推薦的位置。
此外,一些傳統行業分析師對新興科技消息的反應速度已堪比科技行業分析師 。9月24日 ,市場上有消息稱,國外存儲芯片和代工價格均出現上漲。受此影響,當天 ,A股市場半導體相關細分行業出現大漲。某大型券商建材行業首席隨即在當天中午就推送了所覆蓋上市公司中的相關產業鏈公司 。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三位首席都是業內較為資深的行業分析師,此前長期專注于各自領域 ,而以上案例只是目前傳統行業分析師向新興科技跨界的一小部分。如果說以往的分析師跨界,還有不少短期“蹭熱點 ”的成分,現在則成了職業發展“剛需”。
回顧“9·24”行情以來的一年間 ,A股市場經歷了不折不扣的“科技牛” 。無論從累計漲跌幅、杠桿資金分布、成交金額分布等指標,新興科技產業在市場上獲取的“流量 ”都要遠大于傳統行業。如此的“非科技不炒”在A股以往的30年間較為罕見。
據Choice數據,2024年“9·24”以來 ,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成交金額排名前五的行業科技含量十足,分別為電子 、計算機、電力設備、機械設備、醫藥生物;排名最后五名的分別是綜合 、美容護理、煤炭、石油石化 、鋼鐵,而前五名行業的平均成交額是后五名的19倍 。與此同時 ,電子、計算機、電力設備 、機械設備、醫藥生物2024年“9·24 ”以來的平均漲幅為80%,超出綜合、美容護理 、煤炭、石油石化、鋼鐵的平均漲幅近40個百分點。
業內出現跨界轉型趨勢
相比之下,2013~2015年上半年的“互聯網+”行情中 ,雖然“互聯網+”概念是絕對主線,但金融 、地產等傳統行業的表現也不錯。彼時,成交金額排名前五的科技含量低于當前 ,分別為非銀金融、機械設備、基礎化工、醫藥生物 、計算機,房地產、銀行行業排名分列第六、第七,可見當時傳統行業的市場“流量 ”仍較可觀。另外 ,成交金額排名最后五名的分別是美容護理 、社會服務、綜合、鋼鐵 、煤炭,而前五名行業的平均成交額僅是后五名的近7倍 。
前后10年間,兩輪牛市所展現的顯著“流量”分布差異讓不少從業者都看在眼里 ,觸動在心中。“大勢所趨下,分析師肯定都要拓展自己的研究邊界。”某券商研究所負責人日前向記者指出 。某券商消費行業首席則坦言:“現在必須得跨界,不然沒法活了。 ”談及轉型方向,他表示 ,未來會重點關注新消費領域,“盡量往‘新’上靠”。
據記者觀察,近年來 ,行業分析師向新興科技領域靠攏的趨勢已逐漸形成 。例如,不少汽車行業分析師大約從1年前就開始跨界。由于近年來,不少汽車零部件企業 ,諸如三花智控、均勝電子、拓普集團等紛紛主動轉型機器人供應鏈,這也讓汽車分析師轉型機器人研究顯得順理成章。現如今,汽車行業分析師覆蓋機器人產業幾乎已成為行業的標配 。
而另外一些行業分析師的跨界則是需要跳出自身的“舒適圈” ,新辟戰場。其中一部分轉型跨界早的分析師已經打開了一片新天地,像天風證券電新行業首席孫瀟雅2025年以來就憑借在機器人 、芯片等領域的跨界研究在業界出圈。
盡管轉型的必要性趨于提升,不過 ,一些傳統行業分析師跨界研究的市場認可度仍然有待提升 。例如,上述地產首席推薦的物業機器人概念股的市場表現總體相對平淡。
其實,對分析師而言,無論覆蓋的是什么行業 ,在研究的方法論上都有共通點。當前,多位賣方行業的領軍人物早年都曾擔任周期性行業的分析師。例如,現任東方證券研究所所長黃燕銘職業生涯早期就曾是一名建材行業分析師 。
傳統行業仍有紅利價值
回顧A股市場歷史 ,在科技股人聲鼎沸之際,傳統行業分析師的“冷板凳 ”焦慮并不少見。據黃燕銘此前回憶,在20多年前 ,水泥行業就已經被視作夕陽行業,當時市場有觀點認為,要擁抱朝陽產業 ,摒棄夕陽產業,因此不要買水泥行業的股票。
在暫時的沉寂過后,隨著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和周期性回暖 ,煤炭、水泥等行業并非沒有投資價值,龍頭企業在近20年間已走出過幾輪漲幅較大的波段性行情,2022年煤炭行業一度領漲A股 。
另外,記者注意到 ,盡管目前不少傳統行業分析師紛紛嘗試跨界科技,但深度研究仍然有市場,一些資深周期行業分析師發布的深度研報還是能獲得不少點贊。
相比新興科技的高成長性 ,一些傳統行業雖然已過了高速成長期,但紅利價值突出。在低利率環境下,市場對紅利類資產依然有較大的配置需求 。
某券商煤炭行業首席最近在上述行業評選的自薦書中指出:“在經濟偏弱和市場整體收益率下行的背景下 ,煤炭作為高股息紅利的代表,仍舊是市場最為認可的價值資產……我們判斷認為周期與紅利雙重屬性,有望讓煤炭成為市場資金最優先的配置資產。”
不過 ,雖然紅利行情的崛起曾一度讓煤炭、公用事業等行業的投研需求有所回暖,但傳統行業分析師群體數量持續下降的趨勢還在延續。一些近年來崛起的賣方研究“新勢力”聚焦科技 、醫藥生物等熱門賽道,對傳統周期行業已不再覆蓋;而一些中小券商研究所前些年就已經撤銷了房地產等周期行業的崗位 。
在某外資券商研究部門負責人看來 ,弱化分析師個人的跨行業聯合研究將是行業發展的趨勢。對于分析師積極跨界的現象,他表示,“總體上,外資券商的氛圍沒有那么卷 ,而且人相對少一些,每位分析師的空間本來也比較大。”
“在外資券商,跨行業、跨地區合作會多一些 ,不同行業的多位分析師會一起就某一個新的主題和方向做深度研究 。 ”他進一步表示。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配資牌照查詢:股票配資的公司行業門戶-光伏“反內卷”!一圖梳理產業鏈個股
正規股票杠桿:配資推薦-華泰證券:看好未來2年中國硬件生產商在AI基礎設施、機器人、AI端側新品帶動下景氣度向上
股票配資網站:股票配資公司行業門戶配資-被逼急了?據稱蘋果準備放出AI底牌:向開發者開放大模型權限
股票配資公司行業門戶配資:靠譜的配資平臺有哪些-蘋果秋季發布會定檔9月9日 iPhone 17系列及AI進展受關注
中國股票配資網官網:股票配資公司行業門戶-A股尾盤突發!芯片股異動拉升 機器人概念活躍
配資平臺app下載:配資網了解網上炒股公司-天風證券:重點看好AI終端設備產業鏈機遇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