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9月16日,A股銀行指數繼續走低 ,多只銀行股下跌 。
近期,銀行股已多日跑輸大盤。其中國有大行表現相對穩健,股份行 、城商行、農商行普跌趨勢明顯。
作為2024年A股的績優生 ,緣何在近期的普漲市場中表現不佳?有受訪人士認為,目前市場偏好更多地轉移到成長型股票上 。
不過,近日多家銀行公告顯示 ,銀行大股東、董監高密集增持銀行股,增持原因是“對該行未來發展的信心和價值成長的認可 ”。作為低估值 、高股息的板塊,銀行股預計走出怎樣的后市行情?
銀行股回調趨勢明顯
數據顯示 ,截至收盤,9月16日42只A股上市銀行中,31只下跌,僅9只走高 ,2只持平。
7月至今,A股整體走強,銀行股表現疲軟 。從近60日漲跌幅看 ,僅6只上行,多達36只下跌。
分類來看,國有大行相對穩健。其中農業銀行(601288.SH)表現突出 ,60日漲幅達到20.61%;另一國有大行——郵儲銀行(601658.SH)亦實現了9.98%的漲幅 。
工商銀行(601398.SH)微跌0.37%,中國銀行(601988.SH)、建設銀行(601939.SH)60日跌幅分別為5.25%、4.96%。交通銀行(601328.SH)跌勢明顯,60日跌幅達14.41% ,目前報7.01元/股。
根據2025年中報,在六大國有行中,交通銀行資產總額 、營業收入、凈利潤均排名第六。
9家股份行中 ,除了浦發銀行(600000.SH)實現了1.87%的60日漲幅,其余8家均下跌,其中光大銀行(601818.SH)、興業銀行(601166.SH) 、華夏銀行(600015.SH)、浙商銀行(601916.SH)跌幅超10%,中信銀行(601998.SH)、民生銀行(600016.SH)的跌幅也超過9% 。
17家城商行中 ,西安銀行(600928.SH)表現優異,實現了7.26%的60日漲幅。
寧波銀行(002142.SZ)也實現了3.64%的60日漲幅,今年中報數據顯示 ,寧波銀行資產總額達到3.47萬億元,超過上海銀行,躋身城商行三甲之列。
另有14家城商行60日漲跌幅翻綠 ,其中上海銀行(601229.SH)、齊魯銀行(601665.SH) 、重慶銀行(601963.SH)的跌幅在15%左右 。
此外,10家農商行全線下跌,其中滬農商行(601825.SH)、渝農商行(601077.SH)的60日跌幅超過13%。
整體而言 ,銀行板塊指數2024年領跑A股,實現了43.53%的年度漲幅,大幅跑贏滬深300的14.68%。但2025年初至今 ,滬深300年度漲幅達到14.95%,而銀行板塊指數僅實現了9.74%的漲幅 。
星展中國高級投資策略師鄧志堅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銀行股近期表現不佳主要受以下三個因素影響:
第一,國內銀行業的營收和盈利增長放緩。比如工商銀行今年中期營收同比只增長1.6% ,盈利同比減少1.5%。建設銀行類似,今年中期營收同比增長僅2%,盈利同比減少1.45%;
第二 ,金融股股息收益率隨著股價過去2年的升幅,逐漸下降至4%左右,吸引力比之前降低;
第三 ,資金在行業中輪動,從之前的高息股或者非周期性股票,轉為增持更多的成長型股票 。
大股東、董監高等密集增持銀行股
這邊廂 ,銀行股回調;另一邊廂,多家銀行股東 、董監高密集增持銀行股。
9月11日,華夏銀行公告稱 ,該行部分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部分總行部門 、分行、子公司主要負責人及業務骨干,計劃自2025年4月11日起6個月內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集中競價交易方式,以自有資金共計不低于人民幣3000萬元自愿增持該行股份。截至公告日 ,增持主體自愿增持該行股份計劃已實施完畢 。
根據公告,增持計劃實施前,增持主體合計持有該行股份36200股 ,占該行總股本的0.0002%;本次增持計劃實施后,增持主體合計持有該行股份4265500股,占總股本的0.0268%。
同日 ,光大銀行公告顯示,截至公告披露日,光大集團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系統以集中競價方式增持該行A股股份1397萬股 ,占該行總股本的0.02%,增持金額5166.10萬元,增持主體身份為控股股東。
蘇州銀行近日公告顯示 ,該行董事長崔慶軍,執行董事、行長王強,監事會主席沈琪,執行董事 、副行長李偉等人擬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集中競價交易方式 ,合計增持不少于420萬元人民幣該行A股股份。增持計劃不設價格區間,實施期限為自2025年9月8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止 。公告顯示,增持原因是“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和對公司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
南京銀行近日公告顯示 ,基于對該行未來發展的信心和價值成長的認可,該行大股東南京紫金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紫金集團”)子公司紫金信托于2025年7月18日至2025年9月10日期間,以自有資金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5677.98萬股 ,占該行總股本的0.46%。紫金集團及其控股子公司紫金信托合計持股比例由12.56%增加至13.02% 。
“增持原因主要在于銀行股估值較低,以此提振市場信心。 ”長城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汪毅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
后市如何?
目前銀行的低估值、高股息特征依然突出 。
截至9月16日收盤,有21家A股上市銀行的股息率(TTM)超過4% ,其中張家港行、長沙銀行超過6%。估值方面,42家A股上市銀行市盈率PE(TTM)均低于10倍;市凈率PB(LF)方面,僅招商銀行一家超過1倍。
就基本面而言 ,鄧志堅告訴界面新聞記者,銀行業務因持續降息等因素,最主要的凈利息收益出現了持續性減少,不過大型銀行的營運成本也在下降 ,以提升利潤率 。例如更多的無紙化業務,減少現金業務,提升交易效率等。
“雖然減息初期可能會導致銀行業息差減少 ,從而影響銀行業的凈利息收入,但同時會讓企業和家庭融資成本下降,從而提振融資需求。”鄧志堅表示 。
目前A股行情整體向好 ,走勢欠佳的銀行股后市預計如何?
“當前利率跌幅趨緩,銀行作為紅利板塊有所回調,后續隨著中國經濟復蘇 ,銀行股估值也會再次回升。”汪毅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
鄧志堅向界面新聞記者指出,銀行股的高息特性仍吸引著市場參與者。“國內大型銀行依然保持30%或以上的派息率,對于更趨向于成熟的國內金融體系而言 ,這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高派息型資產投資機會 。而且吸引的不再是機構投資者,也可能有更多散戶傾向于分配部分資金至高息股。 ”
但入場時間是一個關注點。鄧志堅對界面新聞記者分析稱,對于兩年前開始持有這些高息銀行股的投資者而言,在股價處于偏低成本水平時持有的話 ,其股息回報率至今依然保持在6%-7%,因為這些金融高息股的分紅并沒有減少 。但現在才開始持有的話,其成本已經明顯提升 ,現在四大行平均股息收益率降至4.25%。
“所以,預計喜歡高息的投資者不會拋售,這是高息銀行股的支撐點之一。但短期內也無法吸引更多‘尋息’的投資者 。預計銀行股仍然略有跌幅 ,但總體偏穩。下一次銀行股的爆發可能在美聯儲重啟減息周期之后,環球資金將更重視高息股,包括國內的大型銀行股。”鄧志堅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 。
(文章來源:界面新聞)
專業炒股配資網:正規股票配資開戶-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 大型科技股漲跌不一
最大最正規股票配資:炒股開戶平臺-對沖LPR下調守住3%定價線?廣州、廈門等地銀行逆勢上調首套房利率
配資炒股開戶平臺:中國正規股票app排名-4000億元大單!央行與韓國銀行簽雙邊本幣互換協議
正規實盤股票配資平臺:配資開戶平臺找加杠網-長三角某地嚴禁轄內銀行送實物攬儲 存量業務2025年底前退出
中國正規股票app排名:專業配資開戶-特斯拉被判賠2.43億美元 馬斯克:將上訴!
配資網上開戶論壇:正規股票配資官網-臨時分紅提案再現 股東回饋與銀行長期發展“平衡術”如何校準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