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中泰證券研報表示 ,國內醫療器械行業依然處于快速發展階段,短期醫保控費在醫療器械領域可能帶來負面影響,但依然看好創新驅動下的進口替代以及全球化發展 ,當前時間點預計多重負面影響正在充分釋放,2025年第三季度有望迎來器械板塊階段性拐點 。持續看好:1.國產企業在政策扶持以及創新驅動下,競爭力不斷提升 ,加速進口替代;2.看好全球化布局完善,海外市場持續突破的標的;3.重視AI醫療、腦機接口等主題投資機會。
全文如下【中泰醫藥】祝嘉琦:醫療器械板塊2025H1總結:高值耗材有望率先走出政策擾動,繼續看好創新+出海
多重政策擾動致院內診療繼續承壓 ,國際化有望帶來新增長點。2025H1醫療器械上市公司收入1212.96億元,同比下降6.32%,扣非凈利潤158.31億元,同比下降23.07% ,不同子板塊分化明顯:2025H1收入增速從高到底排序為高值耗材(+3.99%) 、低值耗材(+0.31%)、醫療設備(-5.84%)、體外診斷(-15.72%),扣非利潤增速從高到低排序為高值耗材(+1.97%) 、低值耗材(-21.56%)、醫療設備(-24.94%)、體外診斷(-40.68%) 。其中高值耗材板塊進入后集采階段,負面逐步出清下改善趨勢顯著 ,尤其是集采出清品類如骨科 、電生理等均有不錯增長表現;低值耗材受國際形勢變化影響,短期發貨、訂單均有波動,我們預計2025H2壓力有望陸續緩解;醫療設備大部分公司受招投標落地節奏變化和渠道去庫存影響 ,短期繼續承壓,三季度有望逐漸看到業績拐點;體外診斷在DRGs、集采 、檢驗互認等政策密集執行下,短期業績繼續承壓 ,我們預計2025年底有望見底出清。
25Q2高值耗材板塊表現相對亮眼,環比改善明顯。2025Q2醫療器械板塊整體收入同比下降6.50%,扣非凈利潤同比下降28.75% ,壓力主要來自體外診斷和醫療設備板塊,其中25Q2體外診斷板塊受醫保控費政策負面影響,量價齊跌趨勢明顯,設備板塊則繼續延續高基數和去庫存影響;利潤波動較收入更大 ,主要還是價格內卷和規模效應下降影響 。子板塊來看,收入同比增速從高到低排序為高值耗材(+7.61%)、低值耗材(-1.63%)、醫療設備(-6.35%)、體外診斷(-16.04%)。伴隨集采陸續出清,同時深化出海戰略 ,高值耗材板塊于25Q1率先企穩,Q2環比進一步提速,改善趨勢顯著。
高值耗材:多細分進入后集采階段 ,一方面看好集采優化帶來的估值修復,另一方面創新+出海仍是核心競爭力 。2025H1子板塊收入增長3.99%(-0.52pp),扣非利潤同比提升1.97%(-7.00pp) ,2025Q2高值耗材板塊收入增長7.61%(-0.95pp),扣非凈利潤增長10.46%(-5.31pp),在器械板塊下表現相對穩健 ,是整體板塊下率先走出政策負面影響的子板塊。考慮到國內“應采盡采 ”趨勢下,目前常用高值耗材大多已陸續納入國家或地方集采范圍,降價壓力持續釋放,相關品種國產中標份額提升顯著 ,多細分陸續進入后集采階段,通過持續創新+出海等方式實現中長期持續增長,我們建議重點關注創新能力持續被驗證的微電生理(+12.80% ,相較2024H1收入同比變化,下同) 、惠泰醫療(+21.26%)、三友醫療(+17.77%)等,同時關注海外業務持續快速增長的南微醫學(+17.36%)、春立醫療(+28.27%)。近期第十一批藥品集采規則不再簡單的以最低報價作為參考 ,藥品集采規則優化下,耗材集采規則也有望優化,對于正在集采或尚未集采的相關企業有望迎來估值修復。
醫療設備:設備更新加速落地 ,中期板塊院內需求可能呈現結構性分化 。2025H1子板塊收入下降5.84%(-4.68pp),扣非利潤同比下降24.94%(-17.97pp),2025Q2設備板塊收入下降6.35%(-5.59pp) ,扣非凈利潤下降33.33%(-27pp),2024年醫療設備板塊受反腐 、設備更新落地節奏等政策影響,終端招投標有所滯后,對企業收入利潤均有負面影響;根據眾成醫械數據庫 ,我們選擇與上市公司關聯度較高的幾個細分板塊看招投標情況,包括超聲、消化內鏡、磁共振 、PET,自2024年6月開始 ,部分品類已經表現出明顯環比向上的趨勢, 2025H1伴隨招投標持續恢復,疊加低基數效應 ,醫療設備招投標整體均呈現明顯增長趨勢。但考慮企業渠道庫存仍需時間消化,我們預計2025Q3有望迎來板塊業績拐點。中期來看,考慮疫情以來終端需求釋放的節奏差異 ,我們預計板塊未來不同細分領域景氣度會出現分化 。
低值耗材:看好出海打開增長空間,重點評估地緣風險。2025H1低值耗材子板塊收入增長0.31%(-9.45pp),扣非凈利潤下降21.56% (-46.03pp) ,收入端板塊內大部分公司在下游去庫存完成后均實現了恢復性增長,規模效應提升下,利潤表現更加亮眼;25Q2板塊收入下降1.63%(-17.60pp),扣非凈利潤下降42.37%(-57.91pp) ,考慮到低耗板塊企業出海較多,這里需要重點評估地緣風險,因此我們更看好具備客戶積累和海外產能的低耗企業 ,尤其是國內OEM/ODM為主的企業不斷進入外資龍頭供應鏈體系,有望帶來中期持續高成長。
體外診斷: DRGs 、集采、檢驗互認等政策帶來量價齊跌,長期看好創新+出海帶來的成長性 。2025H1年子板塊收入下降15.72%(-9.52pp) ,扣非利潤同比下降40.68%(+30.87pp),收入下降主要是DRGs 、反腐、檢驗結果互認、拆套餐 、集采等負面政策密集執行帶來的量價齊跌,利潤端降幅高于收入主要系規模效應下降 ,同時集采、增值稅率對價格亦有沖擊。展望2025H2,考慮DRGs和檢驗互認的執行節奏,我們預計檢驗量的負面影響有望于2025年底見底出清 ,價格層面,考慮集采節奏和終端收費調整進度,短期價格可能持續承壓,有望于2026年上半年企穩。中長期來看 ,我們依然看好IVD行業在持續創新和出海層面的成長性 。
投資建議:國內醫療器械行業依然處于快速發展階段,短期醫保控費在醫療器械領域可能帶來負面影響,但我們依然看好創新驅動下的進口替代以及全球化發展 ,當前時間點我們預計多重負面影響正在充分釋放,25Q3有望迎來器械板塊階段性拐點。我們持續看好(1)國產企業在政策扶持以及創新驅動下,競爭力不斷提升 ,加速進口替代;(2)看好全球化布局完善,海外市場持續突破的標的;(3)重視AI醫療、腦機接口等主題投資機會。
風險提示:產品市場推廣不達預期風險;政策變化風險;行業數據進行了一定的篩選和劃分,存在與行業實際情況偏差風險;研報信息更新不及時的風險等 。
(文章來源:人民財訊)
股票在線配資門戶網:炒股配資開戶平臺-華泰證券:乳制品行業2026年有望迎來供需拐點
配資炒股股:太原股票開戶去哪里-銀河證券:新質生產力相關產業有望在“十五五”期間迎來重大突破和高速成長
配資炒股開戶方案:炒股配資排名-中泰證券:受益漲價業績兌現 維生素板塊結構性行情仍可期待
實盤股票配資公司:配資炒股平臺官網-銀河證券:生命科學上游板塊有望迎來新的投資機遇
可靠的股票配資平臺:股指配資開戶-中信證券:具身智能機器人板塊有望成為未來5—10年最重要的科技產業機會之一
炒股配資服務網:沈陽股票配資公司-中信證券:提振內需的政策預期將逐漸增強 消費配置表現有望迎來高潮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