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AI芯片霸主英偉達周三在一份財務文件中披露,僅兩家客戶就貢獻了其第二財季39%的營收 ,這引發了人們對這家芯片制造商客戶集中度過高的擔憂 。
根據英偉達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第二季度文件,“客戶A”占其總收入的23%,“客戶B ”占其總收入的16%。
文件顯示 ,這一比例高于去年同期,當時英偉達的前兩大客戶分別占其銷售額的14%和11%。
英偉達會定期披露主要客戶對其營收的貢獻情況,但最新的披露引發了市場對英偉達的爆炸性增長是否過度依賴少數大客戶的討論 ,尤其是微軟、亞馬遜 、谷歌和甲骨文等云計算巨頭 。
英偉達首席財務官Colette Kress周三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大型云服務提供商”約占該公司數據中心收入的50%。這一點很重要,因為數據中心業務在第二季度占英偉達總收入的88%。
英偉達在文件中寫道:“我們經歷過一段時期 ,我們的大部分收入來自少數客戶,這一趨勢可能會持續下去 。”
正因如此,分析師們越來越多地認為,英偉達未來的增長與企業的云資本支出承諾密切相關。
匯豐銀行分析師Frank Lee在周四的一份研報中指出:“除非2026年云服務商資本支出預期進一步明朗 ,否則短期內英偉達盈利上修空間和股價催化劑有限。 ”他對英偉達的評級為 “持有” 。
Stifel分析師Ruben Roy日前指出,英偉達“最大的風險”是科技巨頭暫停資本支出,“這是不可避免的 ” ,但他也表示,“根據各種供應鏈核查,我們認為這種情況在2026年之前不會發生。”
英偉達并未透露“客戶A”和“客戶B ”這兩大神秘客戶的具體身份。該公司在文件中表示 ,該公司既有“直接客戶”,也有“間接客戶”。“客戶A”和“客戶B ”被列為“直接客戶” 。
“直接客戶”并非英偉達芯片的最終用戶。這些公司從英偉達采購芯片,再將其裝配至系統或電路板后轉售給數據中心、云服務商或終端客戶的企業。這類直接客戶包括富士康、廣達等原始設計制造商或原始設備制造商 ,以及戴爾等系統集成商或分銷商 。
與此同時,英偉達的“間接客戶 ”包括云服務提供商,互聯網公司和企業 ,它們通常從英偉達的“直接客戶”那里購買系統。英偉達表示,其只能根據采購訂單和內部銷售數據來估算來自“間接客戶”的收入。
英偉達還在文件中表示,有兩家“間接客戶 ”分別貢獻了其總收入的10%以上,主要通過“客戶A”和“客戶B”采購系統 。
該公司還表示 ,一家 “人工智能研發公司 ”通過直接和間接渠道為英偉達貢獻了可觀的收入。這進一步加大了英偉達客戶結構的神秘性。
英偉達股價周四全天承壓,最終收跌0.82% 。該公司周三公布的財報雖然營收利潤均超出市場預期,但數據中心業務營收略低于預期 ,且該公司對三季度營收的指引僅略高于分析師預估。這未能滿足投資者對于英偉達的高期待。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