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近日 ,量化私募創始人被公司股東聯合“清理出局 ”的事情又迎來“新劇情” 。
根據靖奇投資創始人范思奇最新發布的說明,近期市場上"靖奇投資存在財務投資人“ 、”股東借錢給范思奇創業“、 ”股東墊資發放工資“、”股權轉讓已達成一致“ 、”刪庫跑路、卷款逃跑“、 ”范思奇本人存在財務問題等,均為不實傳言。
他表示 ,自己目前在上海,公司量化交易系統也正常運行,未發生“刪庫"行為。公司日常財務審批及資金轉賬操作權限也由唐姓股東掌握 ,導致自己喪失了對于公司的實際控制 。糾紛發生后,范思奇還發現,公司股東多次出現未及時說明資金去向 、使用公司資金處理個人事務的情況 ,如通過旗下公司收取返傭收入且未及時入賬,用于購車及以”股東出資"形式注入公司資金等。
早在6月,范思奇及靖奇投資“官方”已進行了數次備受業內人士關注的“對壘 ”,較量雙方各執一詞。值得一提的是 ,在驚爆業內眼球內斗事件發生后,靖奇投資近日斬獲了由私募排排網發布的2025年上半年“10億元-20億元規模量化私募業績榜單top1”的成績 。在近一年、近三年量化私募相關業績榜單中,該公司均位居前列。
從事情目前的進展看 ,靖奇投資股東和創始人之間的“權利斗爭”還未結束。一家公司的創始人、最大股東 、法定代表人被“清理出局”的劇情未來將如何發展?公司長遠業績、規模,以及持有人利益是否會受到影響?還有待繼續關注 。
“被迫出走 ”創始人對多個傳言予以駁斥
在最新發布的《關于近期市場傳言的事實說明》中,范思奇對近期市場上"靖奇投資存在財務投資人“、”股東借錢給范思奇創業“、”股東墊資發放工資“ 、 ”股權轉讓已達成一致“、”刪庫跑路、卷款逃跑“ 、”范思奇本人存在財務問題等傳言進行了一一駁斥。
范思奇表示 ,從靖奇投資成立到現在,他一直是最大股東以及法定代表人,公司從未引入任何財務投資人 ,運營資金來源于范思奇管理的量化產品所獲得的收益。該公司設立初期的全部啟動資金及后續開銷,均由范思奇實際盈利所得支出,不存在任何一位股東向他提供借款開設公司。
“有關‘公司經營困難 ,由個別股東墊資發放工資’的說法不實 。 ”范思奇指出,靖奇投資的薪酬支出有正常財務安排,并未發生由個別股東個人墊資替公司發放工資的情形。
對于市場上流傳的"股權轉讓已達成一致"的傳言,范思奇回應稱 ,自2025年6月以來,公司其他兩位股東從未與他本人直接溝通過任何股權轉讓事宜,范思奇曾通過律師向兩位股東及公司員工多次發送函件希望能夠妥善處理公司事宜 ,但至今未收到任何實質性書面或口頭回應。“僅有一次通過對方律師口頭傳達出價50萬元購買我所持有的44股權,讓我離開 。”
談及“刪庫跑路、卷款跑路”,范思奇表示 ,這與事實完全不符。他目前在上海,公司量化交易系統也正常運行,未發生刪庫"行為。同時 ,靖奇投資銀行U盾長期由唐姓股東掌管,范思奇不具備資金操作權限 。
“2024年7月2日,在我要求兩位股東歸還公司法人章、銀行U盾后的數小時內 ,公司基本賬戶中的500萬元現金被全部轉出,其中包含唐姓股東給自己發的十多萬的‘年終獎’,以及向未提供任何服務的關聯賬戶支付的70多萬的所謂的‘信息技術服務費’截至當晚9點賬戶僅剩2600元。 ”范思奇透露,上述資金流動未經其本人知情或授權 ,與卷款"無任何關聯,反而構成重大資金異常轉移行為。
關于"資本金未實繳"的傳言,范思奇回應 ,當初公司三位股東協商一致,均存在階段性未全部實繳的情況,各股東資金流向清晰可查 。“根據公司臺賬數據 ,唐姓股東所欠出資金額高于我本人。”
對于范思奇本人存在財務問題的傳言,他表示,自己長期專注于量化策略開發與系統建設 ,出于信任,公司日常財務審批及資金轉賬操作權限由唐姓股東掌握。也正是基于此,導致他喪失了對于公司的實際控制 。如確有財務異常 ,也應首先對其資金操作進行核查。
“本次糾紛發生后,我查詢之前財務發送的數據才發現在此前運營中,唐姓股東曾多次出現未及時說明資金去向 、使用公司資金處理個人事務的情況。”范思奇舉例稱,這包括長期通過唐姓股東全資持有的州瑞賢公司收取返傭收入 ,未及時入賬,部分年份甚至未申報。此外,相關收入曾被用于購車等個人消費用途 ,部分收入還被用于以股東出資"形式注入公司資金,行為性質值得關注 。
“上述情況均有相關賬目、材料、文件可供核實說明。本人保留依法追究造謠者和侵權方法律責任的權利。 ”范思奇稱 。
“內斗”雙方各執一詞
早在6月,靖奇投資“官方”及其“核心人物”范思奇已進行了一場備受業內人士關注的“對壘 ”。對比看 ,范思奇的“卸任信”和《十年努力,一朝背刺》一文,以及靖奇投資的“官方回應”存在一定出入。
6月10日 ,范思奇發布了一篇致信投資者與朋友的“卸任信 ”,稱經過慎重考慮,他將于6月卸任靖奇投資基金經理職務 ,所管基金產品也將于當周起正式進入清盤流程 。
他表示,作出這一決定并不容易。近年來,市場環境變化迅速,給他帶來了較大的身心壓力。更重要的是 ,作為基金經理,范思奇發現管理公司事務 、協調合作關系及處理合伙人事務占用了絕大部分時間,這不僅影響了他的生活質量 ,也讓他逐漸失去了最初進入行業時的熱情與樂趣 。
彼時,范思奇稱,公司已安排妥善的清盤計劃 ,絕大部分產品預計將于本月底前完成清盤。關于未來,他直言有計劃繼續從事交易相關工作,但將不再以公司形式參與市場。對于當前市場 ,范思奇還分享了自己的看法,認為當前股市相較于持有現金可能更具機會 。
隨后,6月12日 ,上海靖奇投資以蓋公章的形式發布聲明稱,范思奇為公司“前基金經理”,并表示其“卸任信”中部分信息被誤讀影響公司正常經營及公眾認知。在這篇澄清公告中,靖奇投資直言 ,“基金清盤 ”僅涉及范思奇個人管理的部分自營產品,占公司總資管規模比例較低,對公司經營無實質影響。目前 ,公司所有資管產品均正常運作,策略穩定,業績達標 ,無任何清盤計劃。
同時,公司運營穩健 。近一年通過優化投研體系、擴充團隊,投研框架與人才梯隊已全面升級 ,當前人員穩定、協作高效,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到了6月下旬,范思奇發布《十年努力 ,一朝背刺》,表示自己卸任并非此前致投資人信中所提及的“身心壓力大”,而是公司股東通過一場“精心策劃”的提前9分鐘通知的股東會,在沒有任何書面討論的情況下被單方面罷免全部職務 ,將其從公司踢出去。由此,他失去了系統權限和員工的聯絡通道,甚至失去了從零開始寫的代碼 。
“一個連交易和T都不懂的股東團隊 ,如何維持一個量化私募正常運作? ”范思奇憤怒表示,他依然是靖奇公司的最大股東及法定代表人,對于那些未經本人授權 、侵占公司治理權、虛假陳述與人格污蔑的行為 ,他已經全權委托律師團隊處理相關事宜。
剛拿下10-20億規模量化私募上半年業績冠軍
公司管理層震蕩,持有人利益是否受到損失?
記者了解到,在驚爆業內眼球內斗事件發生后 ,靖奇投資近日斬獲了由私募排排網發布的2025年上半年“10億元-20億元規模量化私募業績榜單top1”的成績。
同時,截至6月底,近1年百強量化私募中旗下符合排名規則的產品共639只 ,這些產品過去一年收益均值為36.87% 。其中,靖奇投資在這一榜單中位居第二。近三年收益居前五的量化私募榜單中,靖奇投資也名列第五。
來自第三方平臺的數據顯示,靖奇投資旗下“略懂二號”、“基石5號 ”年內收益均已超過25% ,兩只產品也都在6月13日變更了基金經理,由范思奇變更為薛浩然 。從薛浩然接手后的短期收益看,他執掌的這兩只產品任職回報均已超過13%。
另據公開信息 ,靖奇投資成立于2015年,由范思奇和他的大學同學唐靖人等人在上海創立。目前,該公司管理規模區間在10億元至20億元 ,較前兩年有所縮水 。范思奇身兼法定代表人、董事長 、總經理、基金經理等多個身份。從出資人信息看,范思奇認繳比例為36.36%,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唐靖人、茅諾平的認繳比例均為27.27%,上海競而啟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認繳比例為9.09%。
在靖奇投資官方介紹和過往采訪中得知,范思奇曾就職于瑞銀證券 ,負責算法交易模型開發,現在致力于統計建模在中國證券及期貨市場的開發和應用。唐靖人則擔任風控官,曾任CICC投行部分析師 、南華期貨海外事業部經理,多年從事證券、期貨私募產品化業務 。
創業后 ,范思奇負責策略,唐靖人負責找資源和渠道。在自營的期間,唐靖人跟范思奇兩個人自己投資的一些產品 ,六年時間已經創造了接近30倍的復合收益,換做單利來看,每年基本上也是有年化85%的收益。2019年 ,靖奇邁出了從自營轉到資管的步伐 。
唐靖人還曾表示,“范思奇是一個歷史系出來做量化的人,也是我認識唯一在英國學歐洲史的中國人”。他對范思奇的評價是“一個非常純粹的人 ,任何事情只要他感興趣都要做成”。
由此看來,范思奇的確是這家量化私募的核心人物 。而根據事情目前的進展,靖奇投資股東和創始人之間的“權利斗爭”還未結束。一家公司的創始人、最大股東 、法定代表人被“清理出局 ”的劇情未來將如何發展?公司長遠業績、規模 ,以及持有人利益是否會受到影響?財聯社記者將繼續保持關注。
(文章來源:財聯社)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