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上,4月初港股AI制藥先驅英矽智能公開表示 ,借助生成式AI尋找靶點 、設計分子,能夠大大加快新藥的研制流程 。以公司研制的一款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的藥物舉例,用人工智能,收集了大量纖維化病人的多組學數據 ,找到了一個完全新穎的靶點,又利用另一款人工智能平臺,設計出了能抑制體內靶點活性的小分子。從靶點發現到找到臨床前候選化合物 ,只用了18個月的時間,只有以前的1/3,研發費用也大大降低 ,只有260萬美金。AI賦能創新藥,成為業界實操現實。
港股創新藥板塊高盈利持續消化估值 。港股創新藥指數2月21日市盈率為64倍,4月11日最新市盈率僅為24倍 ,約為兩個月前的三分之一,當前布局性價比突出。港股創新藥ETF(159567)連續3個交易日成交額超11億元,受市場關注。
港股創新藥指數成份股中 ,樂普生物-B漲超16%,康方生物、信達生物漲超9%,科倫博泰生物-B、康諾亞-B、晶泰控股漲超7%,藥明合聯 、東陽光長江藥業漲超5% ,其余成份股積極跟漲 。
小而美、高彈性:港股創新藥ETF(159567)跟蹤國證港股通創新藥指數,創新藥企業權重90%為全市場醫藥主題類指數中最高,有望把握AI賦能創新藥研發、國產創新藥出海 、商業健康保險逐步完善的創新藥利好浪潮。
大而全:創新藥ETF(159992)跟蹤創新藥指數 ,該指數布局創新藥產業鏈龍頭企業,既匯聚全球CXO龍頭企業,又包含國內仿創藥企龍頭 ,有望同時受益于AI賦能創新藥、國產創新藥出海、針對高價創新藥的醫保丙類目錄出臺等。
湘財證券表示,創新藥板塊的投資價值在于其正處于一個重要的轉型期,即從傳統的仿制藥模式向創新藥模式轉變 。這一轉型不僅體現在產品線的豐富和質量的提升上 ,還表現在企業通過多種方式積極布局國際市場,以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短期內,盡管面臨關稅等外部因素的干擾 ,但由于國內制藥產業主要依賴于國內市場,因此這些因素的影響相對有限。長期來看,隨著高產品力創新藥的不斷推出,以及政策環境的持續優化 ,包括預計2025年推出的首版丙類醫保目錄和進一步的支持創新藥政策,創新藥企業將能夠更好地應對國際市場的不確定性,實現業績的增長 。此外 ,隨著AI技術的應用,創新藥的研發效率和成功率有望得到顯著提升,這將進一步推動板塊的業績與估值雙重修復。

相關產品:港股創新藥ETF(159567) 、創新藥ETF(1599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