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巡檢 、寫毛筆字、搬運貨物……在第二十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簡稱“中博會”)現場 ,機器人軍團集中亮相秀絕活 。
本屆中博會于6月27日至30日在廣州舉行,展覽面積約8萬平方米,設立主題展區、專業展區等7個展廳 ,境內外超2000家企業參展。財聯社記者從展會上獲悉,截至目前,中國累計培育科技和創新型中小企業超過60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超過14萬家 ,專精特新“小巨人 ”企業1.46萬家。未來,相關部門將進一步優化中小企業公平競爭環境,強化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 ,支持中小企業不斷擴大國際合作的廣度和深度 。
作為中國硬核科技和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展示窗口,今年機器人在中博會的表現格外惹眼,AI智能成為產品升級的重要推動力量。財聯社記者現場觀察到 ,展出的機器人產品設計形態各異,應用覆蓋倉儲物流 、醫療康養、教育科研、商業零售等場景,現場的“技能包”展示總能吸引大批觀眾駐足贊嘆。
機器人組團“秀肌肉”
在越疆(02432.HK)展臺 ,其協作機器人正在演示貨物搬運。越疆還在本屆中博會期間全球首發了新品CR 30H,該機器人搭載HyperMove運動控制算法、極速動力引擎等,關節剎車采用電磁抱閘 。
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財聯社記者 ,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大負載與高速度長期以來難以兼顧。傳統機型中,30kg級機器人關節速度大多在200°/秒以下,而300°/秒以上速度的機型往往負載能力不足15kg。此次發布的新品負載30kg ,關節速度達300°/s,突破了以往協作機器人在高速高負載應用場景的性能限制 。除了滿足食品 、日化、倉儲物流、汽車零部件等行業的應用需求,還為高端制造業帶來了更優選擇。
越疆機器人搬運貨物 ,圖片來源:財聯社記者攝
逐際動力多形態雙足機器人TRON 1則以“三合一 ”模塊化足端設計打破傳統局限,集成雙輪足高速移動 、點足精準越障、雙足穩定站立三種模式。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大的四足機器狗可以負載大重量 ,但受限于體型有些空間沒法進入,而雙輪足或雙足形態機器人因機體是長的,占地面積不大 ,從結構上而言比機器狗更靈活 。
逐際動力多形態雙足機器人TRON 1 圖片來源:財聯社記者攝
此外,微創醫療的“圖邁”手術機器人機械臂運動精度達0.1毫米,在泌尿外科、普外科等領域完成數千例手術。
圖片來源:中博會供圖
作為具身智能的重要分支 ,市場對人形機器人的討論熱度持續高漲,本屆中博會也不例外。身高1.78米 、采用小鵬自研圖靈AI芯片的小鵬人形機器人IRON亮相現場;上海智元新創技術有限公司帶來的“遠征A2交互服務機器人”現場持筆書寫毛筆字 。工作人員稱,這款機器人搭載了智元自研的多模態感知系統,具備視覺、力覺、聽覺等全方位環境交互能力。
智元人形機器人 ,圖片來源:財聯社記者攝
國中資本高級投資經理夏爽在接受財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機器人是新興產業,需要更多的創新型公司沿著不同的技術路線去進行迭代。篩選投資標的時關注點包括技術領先性 ,團隊進行前沿探索 、科研以及商業化落地的能力 。
具身智能機器人應用爆點臨近?
深入觀察近年來具身智能行業投融資動態,總體呈現“量價齊升”趨勢,尤其今年該領域融資規模和頻次均大幅增長。據媒體梳理IT桔子數據 ,截至2025年6月23日,年內我國具身智能行業的投資事件共計91起,已經超過2023年全年的28起、2024年全年的77起 ,總投資金額達到110.37億元。
資本重注下,企業爭相涌入生態鏈,目前阿里、美團 、騰訊等企業均已布局具身智能賽道。
記者注意到 ,還有不少行業玩家緊盯垂直領域高潛力機會加速拓新品 。
“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的加快,智慧養老、護理失能患者的需求很大。 ”中科民生耐鼎機器人(珠海)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孫元凱認為,要將通用人工智能機器人運用到失能老人護理的具體場景,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主要有兩個核心問題尚需尋找可行解決方案:一是目前指端負載普遍不夠,大概在3-5公斤,這個力度端茶倒水、拿輕便物件尚還可以 ,讓其照顧失能老人遠遠不足。二是雙足機器人重心往往不穩,很難控制穩定性,運行過程中一旦跌倒容易對老人造成嚴重傷害 。
孫元凱表示 ,“我們的思路是把復雜系統進行簡單化,使用單個智能自動化系統解決特定場景的特定任務即可。”據悉,耐鼎公司在研的具身智能雙臂輪式機器人 ,可以為失能老人更換紙尿褲和清潔大小便。“該機器人目前尚處在實驗階段,預計年底會進行試用” 。
受訪者普遍認為,具身智能已站在爆發前夕。夏爽預測 ,10年左右機器人會走到家庭場景,主要難點在于通用性 、泛化性;看好人形機器人在物流領域率先落地。
“中國有強大的硬件上的產業鏈支持,硬件限制基本解決,主要卡點還是在軟件上 。 ”夏爽向記者表示 ,如果是讓機器人做一個指定的工作,目前是比較好實現的。但如果讓其做一些更復雜、沒有見過的任務,這個是目前的難點 ,需要大量的數據來支持和很多新的算法的創新。
2025年,“具身智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行業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具身智能市場規模突破4800億元。隨著大模型端的技術突破,預計2031年具身智能市場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
股票如何加杠桿:靠譜的前十大配資炒股公司-上海變身未來實驗室 機器人、尖端芯片、AI應用等眾多科技驚艷亮相
十大配資公司:配資公司選配資配資-量產在即,人形機器人產業迎來關鍵節點
十大股票軟件排行榜揭曉:股票配資資金-歐洲投資銀行或將宣布700億歐元資助計劃 涉超算、AI、機器人等前沿產業
股票配資平臺官方版:中國十大股票軟件排名榜-業績會變產品交流會?這些科創板機器人公司把業務進展說透了
配資公司開戶:配資交易平臺-科技部:正在推動人形機器人在汽車制造、物流搬運、電力巡檢等場景加速落地應用
炒股配資開戶技巧:外盤配資公司-【風口研報】全球首款5G-A人形機器人驚喜亮相 行業商業化落地或未來可期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