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國家統計局周日發布數據顯示,2月 ,中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7%,上月為上漲0.5%;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2.2%,降幅較1月收窄0.1個百分點。
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界面新聞表示 ,2月CPI同比下滑,主要原因是“春節錯期”效應反轉,加之當前居民消費需求偏弱 。可以看到 ,節后豬肉、蔬菜 、雞蛋等食品價格下行,加之上年同期基數偏高,2月食品CPI明顯回落。
除了春節錯月因素 ,統計局在新聞稿中提到,今年2月份的天氣有利于鮮菜生長運輸。2月份全國雨雪冰凍天氣較少,而上年同期部分地區出現兩輪雨雪冰凍天氣 ,對農業生產和運輸產生較大影響 。另外,汽車等商品降價促銷對CPI有一定拖累。
統計局數據顯示,2月CPI同比中,食品價格下降3.3% ,漲幅比上月回落3.7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上漲4.1%,漲幅較上月回落9.7個百分點;鮮菜價格同比下降12.6% ,漲幅比上月回落15.0個百分點;鮮果價格同比下降1.8%,漲幅較上月回落2.4個百分點 。
另外,2月份 ,非食品價格同比下降0.1%,非食品中,燃油小汽車和新能源小汽車價格同比分別下降5.0%和6.0% ,合計影響CPI同比下降約0.16個百分點。

展望未來,王青表示,3月CPI同比有可能回升至0.1%左右 ,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基數下沉。年初物價走勢偏弱,為后期促消費政策加碼及央行適時降息提供了較大的空間 。
分析師認為,PPI同比降幅收窄主要受上年同期價格基數繼續走低,以及鋼、銅、鋁等基本金屬價格上漲等帶動。
不過 ,王青表示,2月原油 、煤炭、水泥價格走低,PPI環比漲幅有限。當月PPI同比連續第29個月處于負增長狀態 ,背后主要是受房地產市場持續調整影響,工業品市場需求偏弱 。
展望3月,他認為 ,貿易摩擦帶來的出口放緩將對國內工業品價格有一定抑制作用,加之上年同期效應下沉效應減弱,PPI同比降幅可能維持在-2.0%左右。
“往后看 ,PPI同比能否較快轉正,主要取決于2025年逆周期調節政策的效果,其中房地產支持政策的影響最大。與此同時 ,接下來要重點關注外貿環境變化可能對國內工業品價格帶來的影響。 ”王青在采訪中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