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大多數供應商都在積極規劃中國和海外產能 ,以支持人形機器人的潛在量產,但尚無公司證實接獲大額訂單或已有明確的生產時間表 。”市場流出的這份高盛調研報告結論,給火爆的機器人板塊澆了一盆冷水。
界面新聞記者從高盛處獲得了這份發布于11月7日的人形機器人供應鏈調研報告,證實上述內容。
11月7日 、10日、11日 ,機器人概念指數(884126.WI)、人形機器人概念指數(8841699.WI)連續陰跌三個交易日。Wind數據顯示,最近三個交易日,機器人概念指數分別跌1.15%、0.32% 、0.24% ,人形機器人概念指數分別跌1.36%、1.23%、0.44%
11月11日,110只人形機器人指數成分股中,74只收跌 。其中 ,高盛此次調研的9家上市公司中,三花智控(002050.SZ) 、拓普集團(601689.SH)、雙環傳動(002472.SZ)、均勝電子(600699.SH) 、兆威機電(003021.SZ)、貝斯特(300580.SZ)跌幅顯著,浙江榮泰(603119.SH)、雙林股份(300100.SZ) 、敏實集團(0425.HK)則翻紅收市。
11月11日 ,界面新聞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聯系勝宏科技(300476.SZ)、三花智控、拓普集團 、均勝電子、貝斯特、浙江榮泰、雙林股份等數家備受市場關注的已披露人形機器人相關業務上市公司。
所有公司均肯定機器人這一朝陽賽道的未來前景 、并已規劃產能;不過從實際訂單落地情況來看,有公司稱已有產品落地,也有公司正在給客戶送樣、與國內外客戶接觸 ,但多表示“沒有大單 ”或“等待北美大客戶需求” 。
“企業布局存在戰略卡位與跟風炒作并存的風險。”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對界面新聞記者指出,供應鏈企業轉型具備基礎,但核心的“機器人智能”瓶頸未突破,提前規劃的產能必然會產生嚴重過剩 ,許多創業項目將來會面臨激烈的行業淘汰洗牌。
另有機器人專家對界面新聞記者指出,“上市公司還有借機器人概念提升股票估值的需求 ” 。
汽車供應鏈公司集體向機器人“轉身”
今年是機器人大年。特斯拉、宇樹科技等終端機器人上市,供應商加快布局相關業務。高盛指出 ,供應商紛紛擴大產品矩陣,從單一零部件演進至集成模塊,將產品類別從執行器擴展到傳感器和結構件 ,每家企業都制定了大幅提升市場份額的目標 。
才辟謠“獲特斯拉50億元機器人大單”傳言的三花智控,正在基于其“熱管理 ”核心技術布局機器人業務。據高盛研報,三花智控在泰國購買了約20萬平方米土地 ,專項用于仿人機器人執行器組裝,目前公司已啟動泰國基地產能用于人形機器人。
拓普集團自2022年緊隨特斯拉Optimus正式切入機器人賽道,與客戶從直線執行器開始合作 ,陸續開展旋轉執行器 、靈巧手電機、機器人軀體結構件、傳感器 、足部減震器、電子柔性皮膚等,形成機器人業務的平臺化產品布局 。據高盛調研,拓普集團計劃在泰國、墨西哥和美國建立人形機器人相關產線,泰國工廠設計年產能高達100萬臺 ,總投資額預計在70億-80億元。
浙江榮泰2025年以來連續收購,4月收購上海狄茲精密機械51%股權7月收購廣州金力智能傳動技術15%股權,并在5月成立浙江榮泰智能機器人子公司。據公司透露 ,目前泰國公司的廠房正在全力推進建設中,泰國子公司有規劃布局機器人新材料結構件和絲杠產品等相關業務。
均勝電子于2025年初正式提出“汽車+機器人Tier1”戰略定位,與智元機器人 、銀河通用、阿里云等國內外機器人頭部公司及生態伙伴合作 ,產品已經送樣或批量供貨 。公司今年4月成立寧波均勝具身智能機器人子公司,并在9月18日發布電子機器人AI頭部總成產品。日前公司稱,人形機器人行業還在發展早期階段 ,其機器人相關零部件業務尚處于前期起步階段,營業收入占比不到0.1%(上半年收入的0.1%約為3000萬元)。
雙林股份已開發出人形機器人用上肢和下肢直線運動關節模組中反向式行星滾柱絲杠產品、靈巧手用微型滾珠絲杠并建立生產線 、上肢與下肢直線作動關節模組總成等,已送樣數家機器人企業 ,正為國內頭部新勢力車企定制開發 。在產能方面,滾柱絲杠計劃2025年內建成10萬套/年產線,視情況完成100萬套/年產能建設;滾珠絲杠計劃到2026年2月可建成10萬套/年產能,視情況推進4萬套/年標準模塊產能落地;線性關節模組一期規劃12萬套/年產能 ,預計2025年底達產。2026年,公司將考慮在海外(包括泰國)投資建廠的可能性。
貝斯特子公司宇華精機已全面布局直線運動部件領域,產品涵蓋高精度滾珠絲杠副、高精度直線導軌副、行星滾柱絲杠副、微型絲杠 、直線執行器等 ,重點瞄準人形機器人產業等領域 。公司稱,人形機器人方面,目前仍是小批量取樣需求。
另外 ,高盛調研的公司中,兆威機電主要布局機器人靈巧手,已發布兩代靈巧手產品 ,并在上游零部件環節擁有無刷空心杯電機等產品。
雙環傳動子公司環動科技從事機器人關節高精密減速器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主要客戶包括錢江機器人 、新松機器人等 。
敏實集團已完成年產能1萬套的頭部與面部總成生產線建設,預計2026年一季度實現量產 ,公司預計到2030年人形機器人相關業務收入將達50億元。
“這些汽車行業相關的公司似乎都希望擴展到機器人零部件領域,以尋找新的增長引擎,并借助既有的生產協同效應來更好地利用現有產能。”按照高盛統計,目前的產能規劃折算對應每年機器人產量約10萬到100萬臺 ,預測到203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出貨量138萬臺 。
高盛稱,大多數公司打算在接獲實際訂單后逐步擴大規模,因此當前規劃未必意味著供應過剩風險迫近。“這凸顯出供應鏈對行業增長前景的樂觀看法。 ”
不過 ,上述機器人專家對當前產業發展前景持謹慎態度,“當前市場終端機器人總出貨量大概在兩萬套。終端人形機器人公司的產量確實是在擴,但當前規模還有限 。”該專家對界面新聞記者指出 ,當前機器人產業鏈的上游一篇火熱,但終端的實際應用場景還比較“冷清”。“人形機器人不如機械臂等,實際落地端持續打不開局面 ,沒有辦法產生效益。 ”
高盛稱,對人形機器人技術的長期趨勢持積極看法,但需要監控關鍵機器人產品的性能和具體的終端應用 ,以評估技術拐點是否即將到來 。而拐點的到來要看兩大關鍵點——定于2026年2/3月份發布的特斯拉第三代Optimus;中國/全球人形機器人公司在2025年底/2026年初公布的2026年預期訂單/出貨量目標。
0大單但樂觀?企業這么說
界面新聞記者采訪了貝斯特、均勝電子、拓普集團 、三花智控、浙江榮泰、雙林股份等7家高盛調研報告提及公司。
“人形機器人業務方面,目前沒有什么大訂單,主要還是等待大客戶訂單 。”拓普集團相關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稱,公司一直在陪跑 ,積極與客戶進行項目對接,相關產品迭代工作也在很順利地推進,產能一直在準備階段 ,大客戶只要下單,就能上線,“當前暫時按100萬臺產能去建設 ,但實際產能有多少,還是要看客戶訂單以及確定下的量產時點。都在等,目前能做的 ,就是按照客戶要的,去準備這么多產能。我們對這個領域還是很有信心的 。”
三花智控相關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未來機器人產業肯定是大的發展方向 ,是比較好的賽道。“目前整個(機器人)項目還在正常推進中,但公司有保密要求,不方便對外交流相關細節 ”。公司高管日前透露,今年已正式設立機器人事業部 ,海外生產基地正在建設中 。
“目前人形機器人項目都是正常對接狀態,泰國產能是明年一季度投產,訂單大小 ,還是看客戶后續下單情況。”浙江榮泰相關人士回復界面新聞記者稱。公司高管日前透露,已與國內外眾多頭部機器人及相關公司開展業務合作,相關業務對接較為順利 ,業務已初具規模;截止目前相關產品銷售額相對較低,占比較小,對公司的年度凈利潤影響較小。
均勝電子相關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指出 ,“從大趨勢來看,機器人產業肯定是沒問題的 。但當前機器人產業剛起步,從產業發展邏輯來說 ,不可能一上來就量很大。行業里面對這一點還是看得很清楚的。”公司已在商業化程度驗證過的汽車行業內技術可以賦能到機器人領域;且公司是北美大客戶車端供應商,有一定先發優勢 。目前,均勝電子機器人關鍵部件解決方案已基本搭建完畢,計劃利用全球工廠豐富場景為機器人提供真實工業場景訓練。
“目前人形機器人業務還在順利推進中 ,正在開拓國內外客戶。從長期看,這塊業務比較看好,但目前可能還是需要培育 。”貝斯特相關人士也對界面新聞記者稱 ,人形機器人終端市場還沒有放量,公司相關業務還得看終端市場什么時候爆發。“現階段,現有產能可以匹配人形機器人業務的要求。未來市場需求起來 ,公司還是得擴產能 。 ”
雙林股份相關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客戶已經發布機器人產品,但還沒有量產。“目前公司只有一些樣件訂單 ,等客戶量產了,我們才有可能量產。未來機器人產業肯定是大方向,只不過現在大家都在起步階段 。”
另有人形機器人業務公司對界面新聞記者稱 ,“公司具備生產人形機器人相關產能的能力。人形機器人業務是重點布局的業務方向之一,相關產品已有小批量出貨,但公司產能比較飽和,主要精力還是放在AI相關業務。”
“所謂的‘量產’多為小批量示范項目 ,而非市場驅動的真實需求。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對界面新聞記者指出,現在還是行業技術探索早期,大致處于實驗室階段 ,行業遠未到達大規模發展的臨界點 。
在他看來,當前突破主要集中在運動控制,但決定其價值的通用人工智能(環境感知 、決策)仍是巨大瓶頸。高昂成本與有限功能使其投資回報率存疑 ,商業化閉環尚未形成。“市場情緒存在明顯過熱,將技術里程碑誤讀為商業成熟度 。”張孝榮進一步對界面新聞記者稱。
“當前,在不賺錢的情況下 ,上市公司卻大量投入布局機器人業務。除了實際業務外,上市公司還有借機器人概念提升股票估值的需求 。”前述機器人專家對界面新聞稱。
合法配資平臺官網:上海股票配資招商-中信建投:繼續看多人形機器人板塊性行情
如何做股票杠桿:哈爾濱股票配資公司-一汽、江淮密集招標 人形機器人加速“上崗”主機廠、產業鏈公司將受益
最大的線上實盤配資平臺:長沙股票配資公司-集體拉升!重磅“大單”突然來襲!人形機器人行業利好消息不斷
在線配資開戶網站:中國期貨配資公司-英偉達機器人“新大腦”今日揭曉 人形機器人板塊或迎全新催化
股票查詢網:股票配資平臺官網平臺網址-特斯拉人形機器人迎關鍵節點 A股公司“聞風而動”
全國排名前十配資公司:國內股票加杠桿-人形機器人批量進廠“實習” 資本加碼投入具身智能商業化落地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