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私募行業登記規模已顯著收縮。在監管趨嚴與市場自然出清的共同影響下,私募機構登記數量從2022年同期的超千家銳減至今年前三季度的百余家,行業逐步告別規模擴張階段。隨著準入機制由寬松的登記備案轉向嚴格的審核把關 ,成功登記的私募管理人整體呈現專業化、精英化特征 。
9月新登記證券類私募機構10家,登記數量罕見反超股權類私募,打破前8個月股權類私募登記持續領先的常態。值得注意的是 ,9月新登記證券類私募普遍具備量化背景,量化漸成新私募創業關鍵入場券。
在行業總量嚴控的背景下,證券類私募登記數量的反超或更具含金量 。這表明 ,在有限的“入場券”中,機構對二級市場的布局意愿相對增強。行業準入壁壘漸高,今年以來新登記私募呈現三大標簽:一是核心團隊具備量化投資經驗;二是團隊成員擁有公募從業背景;三是知名私募高管獨立創業。
盡管9月量化產品備案占比回落 ,但其中股票策略產品占比仍超七成,核心策略依然聚焦權益市場 。并且,百億量化私募仍為備案主力。對此 ,有私募人士分析稱,量化產品占比的回落更多反映了短期市場環境下的風險偏好微調,而非戰略轉向。
9月證券類私募登記罕見反超
據中基協統計,9月新登記私募共計14家 ,其中,證券類私募 、股權類私募分別登記10家、4家,證券類私募登記數量罕見反超股權類私募 。
縱觀前三季度 ,除了9月之外,股權類私募的月度登記數量均超過或持平于證券類私募。即使是月度私募登記最多的7月,新登記的22家私募中 ,證券類私募、股權類私募分別有6家 、16家,證券類機構比股權類機構少10家。
這或許表明,二級市場的配置價值正吸引投資人士入場布局設立證券類私募 。
若將觀察周期拉長 ,前三季度新登記私募共計116家,其中證券類私募、股權類私募分別有44家、72家。
2024年同期登記的私募共計111家,其中證券類私募 、股權類私募分別有35家、76家;2023年同期登記的私募共計381家 ,其中證券類私募、股權類私募分別有145家 、233家;2022年同期登記的私募共計1020家,其中證券類私募、股權類私募分別有452家、560家。
對比可見,私募登記數據在經歷斷崖式下跌后已逐漸趨穩。從2022年同期超千家的私募登記數量,驟降至近2年的110家左右 ,今年三季度與去年同期的登記數量基本持平 。這一走勢或表明,私募行業已告別過去的高速擴張期,正式進入總量嚴控 、提質增效的存量優化階段。本質上 ,這是監管與市場共同作用的結果。
量化漸成新私募創業關鍵入場券
在總量嚴控的背景下,新私募的“出身 ”呈現出顯著的精英化、專業化特征 。這一趨勢在9月登記的證券類私募中得到集中體現,核心高管團隊多具備量化背景。
4月成立的青島芒果 ,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兼投資負責人王上,曾任量化私募弈倍投資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 、基金經理,先后供職近12年。2022年6月 ,王上卸任前兩類職務,僅保留基金經理一職 。另外,該私募合規風控負責人李儀 ,曾在林園投資風控合規崗位任職近4年。
5月成立的南京科锘基金,法定代表人、執行公司事務的董事徐志翔與監事王皓均曾任職于美國城堡投資全球量化策略部門,曾為同期同事;總經理兼投資總監向偉,歷任百度國際AI團隊技術負責人 ,通聯數據智能投研總監,浙商基金量化投資負責人、聯席總經理兼首席AI科學家等。
7月成立的廣東友安,法定代表人 、實控人宋昆曾是一位在易方達體系內任職逾18年的資深行業人士 。2006年7月至2019年5月 ,宋昆歷任公募基金易方達的研究員、基金經理、投資二部總經理。2019年5月至2024年10月,宋昆調任至易方達資產,擔任總經理;2020年7月至2024年10月 ,宋昆還擔任易方達資本法定代表人 、總經理、執行董事。從易方達體系離職后半年,宋昆便創立廣東友安 。
3月成立的2家私募,均配備了經驗豐富的量化投研團隊。南京良源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兼投資總監代紹禮 ,曾任量化私募北京中金量化基金經理;副總張敬源,曾任中期資管量化交易負責人;上海華耀法定代表人 、董事總經理兼投資總監李光,曾于知名量化私募磐松資產歷任研究部副總兼投資總監、基金經理。磐松資產2024年曾躋身百億私募陣營 ,據今年9月更新數據,在管規模區間在50-100億元。
量化核心策略仍聚焦權益市場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9月共計652家私募新備案1028只產品 。以一級策略來看,其中股票策略產品有668只 ,占比仍超六成。
經統計,9月新備案量化產品共計364只,備案占比為35.41% ,這其中,股票策略產品、多資產策略 、期貨及衍生品策略、債券策略、FOF分別有257只、39只 、48只、12只、8只,占比分別為70.6% 、10.71%、13.19%、3.29% 、2.2%。新備案的量化產品中 ,股票策略占比超七成,量化策略仍在聚焦權益市場 。
以二級策略來看,9月備案最多的是量化多頭產品 ,共計166只,占比為45.6%。緊隨其后的股票市場中性、量化CTA產品,分別備案69只、45只。
值得注意的是 ,量化產品的月度備案占比自今年1月的38.42%一路攀升至7月的峰值47.77%,然而,這一占比在8月出現回落,9月驟降至35.41% ,已低于年初水平 。
有私募人士指出,這并非量化策略失效,更可能是短期市場環境與風險偏好變化導致的階段性調整。其核心策略仍聚焦權益市場 ,表明量化私募長期仍看好A股的超額收益空間。
據私募排排網統計,9月備案產品的652家私募中,百億私募47家 、準百億私募38家 ,另外0-5億元規模私募最多,共計345家,占比超五成;從投資策略來看 ,這652家私募中,量化私募、主觀私募、量化+主觀私募分別有155家 、348家、129家 。
9月備案至少10只產品的私募共計6家。其中,利位私募9月備案最多 ,共計備案23只產品。這家準百億私募成立于2015年,主打主觀+量化策略 。董事長張晟剛曾供職中國銀行全球金融市場部、華安基金固定收益部、中銀基金專戶理財部。
此外,百億私募茂源量化 、銀葉投資9月分別備案13只、12只產品,另外3家百億量化私募博潤銀泰、進化論資產 、明汯投資均備案10只產品。
在月度備案產品至少10只的私募名單中 ,百億量化私募占據了絕大多數席位。
8月備案至少10只產品的私募共計9家,均為百億私募,其中6家量化私募 。
7月備案至少10只產品的私募共計13家 ,其中12家均為百億私募;13家私募中,除了銀葉投資,其他均為純量化私募。寬德私募、明汯投資、世紀前沿備案數居前三 ,分別備案了31只 、26只、22只產品。
6月備案至少10只產品的私募共計8家,均為量化私募,其中百億私募有6家;5月備案至少10只產品的私募共計6家 ,其中百億量化私募有3家;4月備案至少10只產品的私募共計11家,其中百億量化私募有8家;3月備案至少10只產品的私募共計6家,均為百億私募 ,百億量化私募有4家 。
(文章來源:財聯社)
查查看股票配資:炒股配資評測網-私募迎備案熱潮 百億量化私募成備案主力 私募登記卻冷清
在線配資平臺哪個好:股票配資公司哪家好-不止美聯儲內部 華爾街也為降息“吵翻天”!關稅不確定性是關鍵
武漢股票配資平臺:杠桿配資平臺哪家正規-周杰倫入駐抖音!龍頭股一日翻倍 這些公司集體漲停
實盤配資公司查詢:配資股票配資-午后“達鏈”龍頭集體跳水 滬指罕見跌穿10日線!發生了什么?
券商配資開戶:遼寧股票配資公司-芯片巨頭中微公司擬出資超7億元參與設立私募 計劃投資半導體等領域 再與前董秘劉曉宇合作
網上股票配資平臺:股票配資公司哪家好-萬億流動性缺口挑戰在即 MLF連續4個月凈投放穩預期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