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由于美國政府在貿易政策上的不確定性,昔日作為美國最重要物流節點的洛杉磯港近來呈現出一幅令人不安的蕭條景象。
作為美國第一大集裝箱港口,洛杉磯港以處理大量集裝箱貨物而知名 ,是連接亞洲與美國市場的重要樞紐,與美國第二大集裝箱港口長灘港共同承載著全美總裝卸量的40% 。其中,洛杉磯港高達45%的業務與中國直接相關。
洛杉磯港務局執行董事吉恩·塞羅卡(Gene Seroka)之前預計 ,到5月底,靠港船只數量將減少20%,貨運量將下降約25%。
不過 ,隨著《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在5月12日發布,這種冷清的局面有望很快逆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船運追蹤系統發現,洛杉磯當地港口上周(5月11~17日)和本周(5月18~24日)的貨物進口量環比預計將分別增長16.1%和21.98%。
隨著90天窗口期的達成 ,全球航運市場已進入“驟熱”模式。全球數字貨運平臺Flexport的CEO(首席執行官)瑞安·彼得森(Ryan Petersen)表示,上周中國至美國的海運訂單量較之前一周增長了275% 。
需求的爆炸式釋放正迅速推高航運價格。8家船運公司已經針對亞洲到美國的航線宣布了 GRI(General Rate Increase,一般費率上調)計劃 ,GRI增幅最高達3000美元/ FEU(即40英尺集裝箱)。
然而,這場從“冰點 ”到“沸點”的極速切換,并未完全消除美國供應鏈及相關企業的焦慮情緒 。
美國港口貨運迎轉折
在洛杉磯港西岸碼頭,昔日熙熙攘攘的場景近日不見蹤影 ,數十個集裝箱泊位空蕩蕩地躺在陽光下,吊機也靜止不動地垂掛在岸邊。
據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長灘港5月4~10日的貨運量銳減35%至40% ,甚至出現了極端情況:在5月9日長達12小時的時間內,沒有一艘從中國出發的船只駛向圣佩德羅灣港區,即洛杉磯港與長灘港所在的港口群。
在美國西北方向的西雅圖港近期也報告了“空碼頭”現象 。代表西雅圖與塔科馬港的“西北海港聯盟 ”稱 ,未來一段時間,港口整體貨運量預計將比正常時期下降8%至15%。上周從中國抵達西雅圖的船只,其平均裝載量比平時少了17%。
港口的清冷背后是4月初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的高關稅計劃。消息公布后 ,許多進口商立刻暫停采購計劃,采取觀望態度,貨運需求應聲而降 。
“集裝箱數量減少意味著工作量的減少。”碼頭工人查理·卡馬喬在接受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采訪時說道。他通常是負責集裝箱的裝卸 。當被問及目前找到工作的概率時 ,他顯得并不樂觀。“大概只有25%吧。”他無奈地回答 。
個人層面的困境,折射的是更廣泛的趨勢。洛杉磯港發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報告指出,每天大約有100萬人依賴港口的工作維持生計。
資料顯示,“通過洛杉磯港的每四個集裝箱就能創造一個對美國經濟至關重要的就業崗位 。在南加州 ,這相當于每九個就業崗位中就有一個與港口相關。 ”
但這種蕭條的跡象正在迎來轉折點。當地時間5月12日,《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發布,雙方大幅降低雙邊關稅水平 。
Flexport同日表示 ,現在預測聯合聲明發布后,中國貨物運輸量激增的具體規模還為時過早,但訂單量預計將出現“激增”。物流公司ITS Logistics全球供應鏈副總裁Paul Brashier也表示 ,“這將拉開旺季的序幕,并持續到第三季度。”
據CNN報道,西雅圖港委員會副總裁瑞安·卡爾金斯表示 ,“我們預計,到仲夏時節,將迎來流量的激增 ,屆時我們將大幅增加員工,以確保我們能夠滿負荷運轉,應對所有情況。 ”
從船運追蹤系統Port Optimizer提供的預測來看,洛杉磯當地港口5月11~17日和5月18~24日的貨物進口量預計將分別環比增長16.1%和21.98% 。
船運公司計劃上調運價
壓抑數周的物流需求正在快速釋放。5月12日之后 ,美線航運出現“搶運潮”。
Flexport的CEO瑞安·彼得森(Ryan Petersen)近日在X平臺上表示,上周中國至美國的海運訂單量較之前一周增長了275% 。“運載如此多貨物,船只供不應求。”
德國集裝箱航運巨頭赫伯羅特(Hapag-Lloyd)首席執行官Rolf Habben Jansen在5月14日的第一季度財報會議上表示 ,“過去幾天,我們看到,與過去四周相比 ,預訂量增長了50%以上。 ”Jansen稱,由于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征收高額關稅,過去幾周中國至美國的集裝箱船預訂量跌了20%至30% 。
《博克報告》的經濟學家彼得·布克瓦爾表示 ,“在90天里,你會看到前所未有的訂單熱潮。在接下來的幾周/幾個月里,你還會看到運輸成本飆升。”
市場預訂量的井噴已經在迅速傳導至運價層面 。目前 ,已有8家船運公司針對亞洲到美國的航線宣布了GRI計劃,預計6月1日生效。(注:GRI本質上是船運公司基于成本或市場預期提出的價格調整意向,但其實際落地的漲幅最終由供需關系和行業競爭等因素共同決定。)
航運數據咨詢機構Linerlytica指出,這一波反彈將導致“運輸旺季提前到來” ,原本備貨高峰是7月至9月,如今可能提前兩個月啟動 。
美國商家:加速“搶貨”
盡管航運成本急速上漲,美國零售行業還是率先啟動了“搶跑 ”模式。
美國全國零售聯合會(NRF)稱 ,中美的談判進展為零售商和企業“贏得了一線喘息之機”。NRF主席馬修·謝伊(Matthew Shay)表示:“這是重要的第一步,給正在為冬季假期采購商品的零售商和其他企業提供了短暫的緩解。”
CNBC(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援引物流公司信息稱,多家美國客戶在《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發布當天即恢復或追加了從中國出發的集裝箱訂單 。ITS Logistics(一家物流服務提供商)副總裁保羅·布拉希爾(Paul Brashier)透露:“許多客戶已在中國預先裝載好集裝箱 ,準備發貨。 ”他預計,未來四到六周內出貨量將激增。
美國零售商加速搶貨的根本原因在于對中國供應鏈的高度依賴 。
據NRF發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資料,位于紐約州東漢普頓的小型驅蟲劑公司Three Moms Organics就是長期依賴中國供應鏈的美國小企業之一。該公司老板Lisa Jae Eggert表示 ,“中國是唯一生產我們產品所必需的瓶蓋的國家。我的供應商從中國采購瓶蓋,其他地方沒有生產 。”
羅莎琳·古德溫(Rozalynn Goodwin)是南卡羅來納州哥倫比亞市Confidence by GaBBY Goodwin品牌的聯合創始人,她和女兒近10年來一直在努力為其發夾和發飾系列尋找一家美國制造商。“我們聯系過的每一家美國制造商都告訴我們 ,‘你們應該繼續在中國生產,在美國生產的成本要高出3到4倍。’”
長期焦慮難解
盡管中美經貿會談達成的90天窗口期為市場帶來了短暫的喘息機會,但企業和分析師普遍認為,這一臨時性措施并未消除長期的不確定性 。
“90天對我們的業務來說并不是很長。 ”洛杉磯港執行董事吉恩·塞羅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這大約就是美國買家向亞洲工廠下訂單、完成生產 、準備發貨所需的一個周期。”
西北海港聯盟則稱:“貨運量減少和貨運量激增都會對供應鏈造成影響,一致性是流動供應鏈及其相關工作崗位的必要條件 。”
企業端同樣存在不安。零售巨頭沃爾瑪首席執行官道格·麥克米倫(Doug McMillon)5月15日在財報會議上表示:“我們將竭盡全力保持盡可能低的價格。但考慮到關稅的規模,即使按照目前宣布的下調幅度 ,考慮到零售業利潤微薄,我們也無法承受所有壓力。 ”
中小企業的壓力更大,如果有現成的庫存 ,當然可以在這個窗口期從中國下單,但對于某些產品來說,這一段時間根本不夠下單和接收新訂單 ,更不用說安排倉儲、清關和配送了 。液壓設備公司Turner Hydraulics創始人丹·特納(Dan Turner)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表示,從下單到交貨通常需要4個月,其公司的設備主要用于美國大都會歌劇院和凱撒宮。
喬安·卡蒂利亞(Joann Cartiglia)在接受外媒采訪時則直接稱 ,“我甚至連娃娃都不敢進貨了,太冒險。”她的公司主要從中國進口高端手工玩具,由于擔心關稅稅率可能進一步上漲,她現在不愿下新訂單 ,在網站上將暢銷產品標記為缺貨 。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配資優秀炒股配資門戶:配資網站怎么樣-美法院裁定特朗普“解放日關稅”越權 外交部:搞保護主義不得人心
實盤配資平臺:配資可靠炒股配資門戶-一周飆升154%!油運運費淡季上漲 又一海運“咽喉”受阻?
配資網網站:配資門戶首頁-中美雙方將在西班牙會談 討論美單邊關稅措施、TikTok等問題
全國炒股配資門戶:炒股網站-明星個股溢出效應?港股“新消費F4”點燃板塊投資熱情
配資網站查詢:怎么辦理加杠桿炒股-美國再揮關稅大棒:將對巴西產品征收50%關稅 印度25%
股票配資網站查詢:在線炒股配資門戶網-6月11日晚間央視新聞聯播要聞集錦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