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美東時間周四,美股三大指數集體上漲 ,盤中齊創歷史新高。截至發稿,道指漲1.28%,納指漲0.59% ,標普500指數漲0.76% 。
個股方面,美光科技漲超8%,花旗集團將美光科技目標股價從150美元上調至175美元。
甲骨文跌超6% ,上一交易日大漲36%收于紀錄新高,單日市值暴增約2500億美元。
Circle漲超14%,Canaccord Genuity分析師Joseph Vafi維持“買入”評級 ,并維持247美元的目標價 。自今年6月上市以來,累計漲超319%。
熱門中概股普遍走高,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漲超2% ,百濟神州漲超6%,蔚來漲近6%,阿里巴巴漲逾7%,創近4年以來新高。
全球要聞美國8月CPI同比增長2.9% 符合預期
當地時間周四(9月11日) ,美國勞工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整體通脹較前月相比有所上升 。數據顯示,美國8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環比上漲0.4% ,高于市場預期的0.3%;同比漲幅錄得2.9%,與預期一致,較7月加速了0.2個百分點。
歐洲央行公布利率決議 連續二次維持歐元區三大關鍵利率不變
歐洲央行公布利率決議 ,連續二次維持歐元區三大關鍵利率不變。歐洲央行將主要再融資利率和邊際貸款利率維持在2.15%和2.40%不變,均符合預期 。歐洲央行表示,通脹目前處于2%的中期目標附近 ,管理委員會對通脹前景的評估基本保持不變。
馬斯克震撼預言:到2030年 AI將比所有人類加起來都聰明!
在美股市場重新熱炒人工智能(AI)概念之際,全球首富馬斯克對AI的未來做出了震撼預測。他認為,AI將很快比所有人類加起來都聰明 。在周二的All-In峰會上 ,馬斯克預測,到2026年,AI 的認知能力將超越人類個體,而到2030年 ,AI的智能水平將超越全人類智慧的總和。
特朗普催促降息之際 物價飆升正成美國老百姓最頭疼問題
最近幾周,美國出現了一種奇特的“分屏”現象:一方面,美國民眾在接受民意調查時 ,越來越明確地表示,通貨膨脹是他們對特朗普經濟政策最大的擔憂;另一方面,特朗普本人卻越來越堅定地相信 ,通貨膨脹已成過去式。本周的情況就是這一現象的最新例證。
美經濟數據報告遭信任危機 勞工部監察機構宣布介入調查
美國勞工部的內部監察機構最新表示,已對勞工統計局(BLS)如何收集就業與通脹數據展開調查 。當地時間周三(9月10日),勞工部監察長辦公室(OIG)向勞工統計局代理局長William Wiatrowski發送了一封公開信 ,稱該監察機構準備啟動審查,旨在弄明白勞工統計局在收集和報告經濟數據方面遇到的挑戰。
公司新聞“下一個英偉達 ”誕生?甲骨文股價暴漲背后:一場關于算力的豪賭
美東時間周三,美國科技巨頭甲骨文單日暴漲36% ,市值飆升25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8萬億元),震撼了全球投資者。甲骨文股價的暴漲,背后直接原因在于該公司最近與OpenAI簽署的一項大單:兩家公司簽署一份自2027年開始為期約5年、總值3000億美元的算力采購合約 。這份合約金額不僅遠超過OpenAI目前的營收 、同時也是史上規模最大的云端合約之一。
制藥巨頭諾和諾德裁員9000人!CEO此前被炒 旗下“藥王”核心專利將到期
9月10日,丹麥制藥巨頭諾和諾德宣布 ,將在全球新一輪重組中裁員9000人,約占公司員工總數的11.5%,如此大規模的裁員在這家胰島素及減重藥巨頭的百年歷史上極為罕見 ,這也是諾和諾德更替CEO之后宣布的首項重大舉措。
亞馬遜AR眼鏡戰略布局曝光 雙線進擊挑戰Meta霸主地位
最新市場消息顯示,科技巨頭亞馬遜正在快步踏入AR眼鏡賽道的競爭 。恰逢行業領跑者Meta即將在下周發布新一代AR眼鏡,顯示出這條賽道的競爭正變得愈發激烈。據兩位直接知情的人士稱 ,亞馬遜正在開發兩款AR眼鏡。其中一款代號為“Amelia”的眼鏡面向電商巨頭的送貨員,主要用來輔助分揀和投遞包裹,面向消費者的產品代號為“Jayhawk ” 。
美國網紅券商Robinhood推出社交媒體平臺 實時展示發帖人持倉
Robinhood做出了一個開拓業務邊界的決定:推出允許用戶查閱并實時追蹤其他交易者操作的新平臺。公司官網顯示 ,這個叫做“Robinhood Social”的功能預計將于明年初上線。屆時將展示經認證的交易員、知名投資者以及國會議員的交易活動 。與傳統社交媒體上的曬單不同,Robinhood將要求參與者進行身份驗證并提供實際持倉證明。
攜超10億補貼奇襲美團 “高德掃街榜”再戰本地生活 阿里能撼動美團的“鐵王座 ”嗎?
封閉開發、全程保密 、股價連漲數天,全網猜謎之后 ,阿里在9月10日揭曉謎底——讓高德“活成”美團的樣子。發布會現場,“10億人用腳投票”的標語格外醒目,高德捧出號稱“全網第一個真實掃街榜單 ”的新武器,阿里再次進攻本地生活的到店業務 ,甚至喊出了“掃街榜永不商業化”的口號。系列的動作背后,似乎都瞄準了美團點評的命脈業務 。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