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近期,A股大盤圍繞3600點做反復震蕩 ,若能沖破這一關鍵整數點位無疑會帶動市場信心進一步提升。對此,不少機構對于后續市場行情報以樂觀態度 。
永贏基金王乾認為,目前A股市場整體仍具備較好的風險收益比;國投瑞銀基金周珞晏則表示 ,在當前的低利率環境中,股票資產相對債券更具吸引力;鵬揚基金趙會龍也有類似看法,從股債性價比來看,A股已從去年9月極具吸引力的狀態顯著回落 ,但優于過去幾年的平均水平,表明A股仍具有相當的吸引力。
在這場全市場翹首以盼的“牛市 ”敘事中,保險憑借與大盤的緊密聯系 ,自然吸引了不少關注,尤其是中國平安這家險企龍頭。
7月28日,中國平安A股收于60.2元 ,日內漲幅3.32%,年內累計漲幅達17.75%;中國平安H股同步走高,當日上漲3.49% ,年內漲幅27.35% 。
股價的持續上漲背后,是市場對中國平安未來發展前景的看好,而深入探究 ,其良好預期源于資產負債兩端的共振效應。
一 、負債端:利率機制重塑改寫競爭規則
從消息面來看,引發當日行情異動的主要原因來自于一則政策動態。
7月25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組織召開人身保險業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專家咨詢委員會2025年二季度例會,與會專家認為當前普通型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研究值為1.99% ,已連續第二次低于2.25%。
隨后,多家保險公司發布公告調整新備案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最高值,且于今年8月31日后 ,不再接受超過上述預定利率最高值的保險產品投保申請 。
事實上,此次預定利率下調是響應了年初金融監管總局發布《關于建立預定利率與市場利率掛鉤及動態調整機制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出的“在售普通型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最高值連續2個季度比預定利率研究值高25bp及以上時,要及時下調新產品預定利率最高值”。
一方面 ,按照行業慣例,預定利率下行會帶動一波“炒停售”行情,短期有助于刺激險企保費增長。
另一方面 ,長期以來,利差損風險猶如高懸在保險公司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當市場利率下行時,如果保險公司的資產端收益無法覆蓋負債端成本 ,就會產生利差損。而此前險企預定利率2.5%,而30年國債利率僅為1.8%-1.9%,各家險企都會面臨利差損壓力。如今,預定利率的降低意味著保險公司負債成本的下降 ,有助于緩解這一風險 。
華源證券研報也指出了這一點:本次預定利率上限值的下調將有效降低保險公司的負債成本,引導各家公司向具有浮息債特性的分紅險轉型,降低保險公司資產負債久期匹配風險。
此外 ,預定利率下調會收窄各家險企打“價格戰 ”的空間,部分中小險企更難通過提供高利率產品、壓縮利潤空間的方式獲取保單。疊加“報行合一”政策的推行,抬升了險企的合規成本 ,倒逼中小企業加速轉型 。
可以看到,政策端倡導“反內卷”、高質量發展的態度十分鮮明,那么類似平安這樣具備較優品牌力 、較高產品服務質量以及長期保持合規經營的頭部險企 ,后續更能從行業集中度提升中獲益。
二、資產端:長周期考核激活資本效能
資產端同樣不斷有政策催化。
1月,中央金融辦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意在推動專業機構投資者建立三年以上長周期考核機制 ,提高權益投資比重,引導長線資金加速流入權益市場 。
7月,財政部印發《關于引導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進一步加強國有商業保險公司長周期考核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了國有商業保險公司全面建立三年以上長周期考核機制 ,并要求國有商業保險公司提高資產負債管理水平,注重穩健經營,增強投資管理能力。
“長錢長投 ”的政策導向 ,既為險資的長期投資和資產負債匹配指明了方向,也讓險企成為耐心資本占比提升的重要受益者。
中信建投證券研報認為,《通知》提出的一系列長周期考核舉措有助于提升保險資金對資本市場短期波動的容忍度 ,有望增強投資行為穩定性并進一步推動險資入市進程,既有望推動權益市場向好并增厚險企業績,而且險資配置方向也有望隨著其波動容忍度的提升而更加多元化。
此外 ,花旗銀行預計受益于預定利率下調,內地保險公司產品結構會向分紅產品轉移,這類產品風險承受能力更高 ,會進一步推動險資股票投資比例 。
盡管從股權結構來看,平安不是國企,但其獨特的行業地位和龐大的體量規模,注定了平安在大方向上始終會與監管層保持同頻共振。實際上 ,平安在權益投資方面早已加大了布局。
從其亮眼的投資成績單可以窺視一二 。2024年,平安全年實現總投資收益2064.25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6.6%;總投資收益率提升至5.8% ,較2023年提升2.2個百分點,在一眾上市險企中表現突出。
這與平安從去年開始南下大幅掃貨關系密切,通過增持了包括工商銀行、郵儲銀行、招商銀行等在內的眾多高紅利股 ,受益于本輪金融資產的大漲,在投資收益方面取得了優異成績。
事實上,這只是平安長期以來重視投資能力塑造的一個縮影 。從2015年到2024年保險資金投資組合的平均綜合投資收益率為5.1% ,超過內含價值長期投資回報假設。
這背后是平安對于資產配置深度理解的外化表現,正如平安集團聯席首席執行官郭曉濤所說,中國平安在2024年實施投資體系改革 ,加強資產和負債聯動,讓產品和投資能夠有效結合,最大化去除中間利差,而非持續追逐高風險帶來的投資回報。
保險公司不僅是“長錢長投”的踐行者 ,更是“長錢長投”的受益者 。
2025年公募基金二季報披露數據顯示,非銀金融行業持倉占比不斷提升,板塊景氣度持續上行。具體來看 ,保險和券商是主要增持領域,根據Wind數據亦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 ,公募基金持有中國平安A股占總股本的比例達到11.39%,比去年同期水平增長超過51%。
但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二季度末 ,盡管公募基金對非銀板塊總持倉比例達1.93%,環比提升1.10個百分點,但相較于滬深300行業流通市值占比仍低配8.48個百分點 ,保險板塊仍然處于相對低配區間 。
本輪大金融行情的本質在于,耐心資本本就對高股息策略有天然偏愛,當下“資產荒 ”的現實進一步催化了長錢進入紅利股的趨勢,而保險作為紅利股的集中地 ,會吸引大量資金進入。
平安憑借多年來良好的分紅表現自然更容易吸引長線資金。自上市以來,平安累計分紅37次,現金分紅金額達到3747億元 ,平均分紅率達到31.45%。從股息率來看,近12個月平安A股股息率達到4.22%,遠超萬得全A的1.97%;近12個月其港股股息率達4.93% ,高于恒生指數的3.15% 。
能夠實現長期穩定的高分紅,離不開平安穩健的經營態勢,尤其是其建立的“綜合金融+醫療養老”生態 ,走出了一條差異化的發展道路。
一方面,平安可以依靠全金融牌照優勢,通過各金融板塊之間業務協同 ,降低獲客 、轉化以及黏客的成本;另一方面平安可以憑借“綜合金融+醫療養老”雙輪驅動,在老齡化時代進一步挖掘客戶價值。
中國平安重新站上60元,絕非偶然的市場波動,而是行業周期與自身實力共振的必然結果 。
在A股圍繞3600點震蕩的關鍵期 ,這家保險龍頭的破局意義,早已超越單一股價數字的變化,它不僅印證了資產負債兩端改革的深層價值 ,更預示著保險行業在資本市場改革浪潮中的重要地位。
當險資被賦予耐心資本的使命,高股息資產成為市場“壓艙石 ”,資產負債兩端預期持續改善的趨勢下 ,平安估值重塑或許才剛剛開始。
(文章來源:財聯社)
如何利用杠桿買入股票:炒股配資公司-哈梅內伊宣布:“大戰開始了”
中國股票配資網官網在線客服:十大炒股軟件最新排行-單日暴漲超785% 2025年最強新股出爐!
在線配資炒股平臺:如何利用杠桿買入股票-股神“退休”前最后一份財報:Q3凈利潤307.96億美元 現金儲備再創紀錄
股票配資配資網站:十大炒股軟件最新排行-萬斯“一票破局” 美參議院通過“大而美”法案 美議員怒斥“劫貧濟富”!特朗普與馬斯克“口水戰”升級
可靠股票配資:十大炒股軟件最新排行-285家公司獲機構調研(附名單)
股票免費配資搜加杠網:十大炒股杠桿平臺排行-中國稀土集團:嚴格落實出口管制政策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