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蓬勃發展的中國人工智能(AI)芯片市場 ,正引來包括英偉達在內的國內外諸多芯片公司競相淘金。
不過,2025年全球AI芯片市場正呈現出“GPU領跑、ASIC崛起”的發展態勢,AI芯片的ASIC架構時代正在到來;中國的AI芯片市場也從此前英偉達的“一家獨大 ” ,向“百花齊放”的“春秋戰國時代”演變 。
業內資深人士認為,在國內AI芯片市場上,GPU和ASIC這兩種架構都會高速發展;但在國內的AI芯片廠商中,目前ASIC架構占據主導地位 ,ASIC架構的產品會發展得比國外更好。
競逐萬億市場
7月15日,英偉達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在中國訪問時宣布,對華特供版H20芯片將恢復供應。同時 ,另一家AI芯片巨頭AMD也表示,有望恢復對華銷售 。
這是今年以來黃仁勛第三次訪問中國,顯示了英偉達對中國市場的高度重視。在此背后 ,是英偉達近年來在中國市場的相對萎縮。
2025年5月,黃仁勛曾表示,四年前 ,英偉達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高達95%,如今只有50%。據沐曦集成招股書披露,2021年至2024年 ,英偉達在中國的營收占比從26.42%下降至13.11% 。
另一方面,國內AI芯片廠商的市場占有率正在快速提升。IDC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本土AI芯片品牌滲透率約30% ,出貨量達到82萬張,相較上年同期15%的國產品牌滲透率,呈明顯提升趨勢。
此前的6月30日 ,上海證券交易所受理了國產GPU公司摩爾線程和沐曦集成的科創板IPO申請 。
在獲得受理的第二天即7月1日,A股AI芯片龍頭寒武紀開盤后股價快速下跌,當天以大跌6.4%收盤 ,海光信息也下跌3.39%。
對此,業內人士普遍表示,如果摩爾線程和沐曦集成成功上市 ,作為A股唯一的AI芯片公司,寒武紀的稀缺性顯然將受到一定程度的沖擊。
百度旗下的昆侖芯近期完成了新一輪融資,百度的持股比例從早期的76.17% ,稀釋至當前的67.5% 。業內人士認為,昆侖芯本輪的融資目標直指IPO。
目前,主流AI芯片包括GPU通用型架構,以及ASIC 、FPGA等專用型架構。其中 ,GPU是AI市場的主導芯片,但以ASIC和FPGA為代表的專用型芯片也已實現商業化,并在市場占據一定比例 。
在國內AI芯片市場的參與者中 ,既有英偉達、AMD、海光信息 、摩爾線程、沐曦集成等國內外GPU芯片公司,也有華為海思、寒武紀、昆侖芯等ASIC芯片公司。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中國的AI芯片市場規模將從2024年的1425.37億元 ,激增至2029年的1.34萬億元,2025年至2029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53.7%。
從全球來看,目前在AI芯片中居主要地位的GPU產業的發展歷程可劃分為起步階段 、進化階段和爆炸式增長階段 。AI技術的興起 ,推動了GPU在AI計算領域占據主導地位。目前,該產業已進入爆炸式增長階段。
不過,中國的GPU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
ASIC強勢崛起
從全球來看 ,目前AI芯片市場已基本形成由英偉達和AMD組成的“一超一強 ”的寡頭壟斷格局 。其中,英偉達作為行業領導者,占據超過80%的全球市場份額。不過,英偉達及其代表的GPU架構正受到ASIC架構的挑戰。
方正證券電子行業首席分析師王海維對中國基金報記者表示 ,2025年全球AI芯片市場正呈現出“GPU領跑、ASIC崛起”的發展態勢 。
野村證券近期發布的報告顯示,目前英偉達GPU占AI服務器市場80%以上市場份額,ASIC僅占8%~11%。2025年 ,預計谷歌和亞馬遜AWS兩家的ASIC芯片出貨量合計約為英偉達GPU出貨量的40%~60%。到2026年,隨著Meta和微軟的大規模部署,ASIC出貨量有望超越英偉達GPU 。屆時 ,屬于ASIC的時代將正式到來。
據海光信息相關專業人士介紹,GPU采用大規模并行計算單元設計,其硬件設計高度依賴可編程性 ,通過CUDA類生態實現靈活的任務調度;ASIC則是一種全定制芯片,一般會針對某類算法優化,提供在該領域的計算效率和能效比。
該人士對中國基金報記者表示:“由于AI算法目前在快速發展 ,一旦算法演進,ASIC的計算效率就會大幅下降,只適合某些特定場景 。因此,ASIC的崛起并不意味著GPU的衰退。目前 ,海外云服務商仍在積極推動ASIC設計,主要驅動力是優化內部工作負載和更好的性價比。而國內AI芯片廠商,從剛開始的ASIC架構 ,現在更多地向GPGPU類架構遷移 。”
在該人士看來,通用型GPU與ASIC定位不同、應用場景不同,兩種技術將長期共存 ,為不同需求場景提供解決方案。
前Arm中國董事長 、Corelab Tech董事長吳雄昂認為,定制化是必然趨勢,ASIC架構的時代正在到來。今后10年 ,AI芯片市場中的GPU架構和ASIC架構都會增長,因為在單體計算量增長10倍到100倍的情況下,不管是ASIC定制架構還是GPU通用架構 ,都會快速成長。
“不過,因為定制化芯片是相對新興的,它的優點是成本相對更低,算力能效相對更高 ,必然會隨著應用的增長,成長速度會比GPU架構更快 。因此,在未來的AI芯片市場結構中 ,ASIC的市場占比會逐步提升。這種ASIC類型的AI芯片最終可能會和英偉達的GPU類型芯片各占半壁江山,這應該是大概率事件。”吳雄昂表示 。
未來將誕生新的融合性架構
7月16日,黃仁勛在第三屆中國供應鏈博覽會開幕式上發表演講時表示 ,AI的下一波浪潮是理解物理世界,并在十年內出現能夠執行任務的機器人系統,工廠將由軟件和AI協調機器人團隊工作。
吳雄昂創辦的Corelab Tech正是專注于開發基于開源的機器人計算架構及芯片設計。
在吳雄昂看來 ,就像黃仁勛講的那樣,機器人跑起來之后,總的計算當量要比現在提升十萬倍到百萬倍 ,芯片也就需要更多的演進 。在這種背景下,單一的GPU架構肯定不可能完全解決這些新增長的應用和新的計算負載。
“10年以后,機器人會產生很多數據,這些數據才是真實的物理世界的數據 ,它需要的計算架構跟現在的大模型又會不太一樣。最終,機器人的芯片架構不會是目前純粹的GPU,肯定是一種融合架構 ,只有新的融合架構才能夠解決新的問題 。 ”吳雄昂說,“計算架構一直在持續迭代演進中。未來5~10年,GPU將繼續扮演最重要的角色 ,ASIC也在快速崛起,最終大概率形成一種混合或融合性架構。”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云端人工智能芯片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3年)》指出,在AI計算架構層面 ,通用性和專用性并非完全對立 。隨著AI計算架構不斷發展,通用性和專用性在架構層面不斷融合,以實現通用性和高性能的平衡。英偉達GPU架構的演變歷史 ,就體現了通用性和專用性相互融合的發展的特征。
AI芯片市場將進入“春秋戰國時代”
IDC中國分析師杜昀龍對中國基金報記者表示,目前,國內AI芯片廠商的前三位分別是華為海思、百度旗下的昆侖芯、寒武紀。
據半導體研究機構芯謀研究企業服務部總監王笑龍介紹,在目前的GPU四大廠商中 ,摩爾線程以圖形GPU起家,上海市對燧原科技的支持力度比較大,沐曦集成今年發展最猛 。而在圖形GPU領域 ,國內廠商中海光信息最強。
“現在有些類似20世紀80年代,那時PC(個人電腦)剛出來,CPU(中央處理器)處于‘春秋戰國時代’ ,AI芯片也會進入‘春秋戰國時代’。 ”吳雄昂表示 。
對于國內AI芯片市場,摩爾線程在其招股說明書中稱,從AI芯片的細分市場看 ,在中國,GPU的市場增長速度最快,市場份額預計將從2024年的69.9%上升至2029年的77.3%。這意味著 ,2029年中國AI智算GPU市場規模將達到1.03萬億元。
吳雄昂則認為,在國內的AI芯片廠商中,ASIC架構占據主導地位,ASIC架構的產品會比國外發展得更好 。
“實際上 ,在英偉達產品受限的情況下,GPU架構AI芯片的市場占比會下降,而ASIC架構的市場占比會提升。盡管英偉達剛剛宣布其H20芯片重新獲得對中國的出口 ,短期內,這將對滿足中國算力芯片的需求有重大幫助,但對長期的競爭格局影響不大。”他說 。
“現在是大水養大魚 ,兩種架構都有需求,都會高速發展,特別是在英偉達相對缺席的情況下。但在推理端 ,GPU架構的優勢沒有去年那么明顯。因此,在推理端,至少在國內 ,5年后ASIC架構的市場占比可能會遠高于GPU架構,但在訓練端就不好說 。”吳雄昂強調。
此前,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前任所長李國杰在接受中國基金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目前人工智能的發展中 ,由于用于推理的設備比訓練設備多得多,推理所需要的算力將來會成為主要需求。
軟件炒股杠桿:實盤配資最優秀的公司-萬億云市場為何大爆發:巨頭涌入AI基礎設施競賽 算力需求打開空間
股票加杠桿軟件:炒股配資門戶配資-日本突發黑天鵝!執政聯盟將失去參議院的多數席位 如何影響金融市場?
什么炒股軟件可以杠桿:線上股票配資網站-中金:上海出臺樓市新政 預計將對局地市場情緒有階段性提振
按天股票配資:炒股十倍杠桿軟件-鞏固資本市場回穩向好勢頭 增量政策可期
廣州股票杠桿配資:哪個配資平臺安全-AMD預計未來三到五年年均營收增速達35% AI芯片全球市場份額有望達到兩位數
炒股加杠桿去哪兒辦理:股票實盤配資公司-5萬億市場高歌猛進!這些隱憂不可輕忽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