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中信證券表示,2025年以來中美科技股均取得亮眼成績,算力板塊漲幅領跑市場 ,模型和應用側亦出現局部爆發機會。展望2026年,國產算力方興未艾,業績彈性及投資確定性兼備 ,有望復刻美股2023年以來的長牛行情。模型和應用側亦有望迎來局部爆發機遇,我們看好AI全面賦能下的互聯網科技巨頭,以及AI廣告、AI Agent 、AI視頻生成、商業化自動駕駛等落地速度較快的AI應用賽道 。
全文如下科技|AI投資機會擴散 ,關注算力產業鏈和AI應用:2026年投資策略
2025年以來中美科技股均取得亮眼成績,算力板塊漲幅領跑市場,模型和應用側亦出現局部爆發機會。展望2026年 ,國產算力方興未艾,業績彈性及投資確定性兼備,有望復刻美股2023年以來的長牛行情。一方面 ,半導體設備、AI芯片等在海外管制下發展緊迫性增強,國產替代大勢所趨;另一方面,國內芯片廠已初步探索出超節點等解決方案,以多卡數量優勢補足單卡性能劣勢 ,實現算力突圍 。多卡集群的建設對零組件的數量和質量提出更高要求,并為產業鏈上下游帶來更大的投資機遇,液冷 、存儲、電源、光模塊 、PCB、量子計算等細分領域有望迎來更高的業績彈性。模型和應用側亦有望迎來局部爆發機遇 ,我們看好AI全面賦能下的互聯網科技巨頭,以及AI廣告、AI Agent 、AI視頻生成、商業化自動駕駛等落地速度較快的AI應用賽道。
▍市場回顧:2025年以來中美科技股均取得亮眼成績,AI算力的普漲行情貫穿全年 。展望2026年 ,國產算力板塊業績彈性和確定性更為突出,模型和應用側亦有望出現局部爆發機會。
1)從主要市場表現看,中國市場表現更為亮眼。截至2025年11月7日 ,A股中信科技五行業指數/恒生科技指數/納斯達克指數分別上漲+41%/+30%/+23% 。
2)從細分板塊看,AI基礎設施建設仍然是AI敘事主線,呈現全產業鏈普漲特征 ,中信通信/中信電子/費城半導體指數分別上漲+114%/+72%/+45%,芯片、光模塊 、PCB、液冷等細分領域表現更為亮眼。同時,我們看到在AI應用方向商業化領先的公司如Applovin、Palantir獲得投資人青睞,在漲幅、估值方面領跑市場。
▍科技趨勢:回顧過去 ,北美Capex堅定投入;展望未來,國產替代大勢所趨 。
1)2025年回顧,盡管AI應用尚未出現革命性產品 ,北美四大CSP仍堅定投入AI基建,踐行“算力先行”邏輯,認可AI應用的潛在巨大價值。2025年以來 ,北美CSP Capex持續超預期,不斷上修2025年資本開支指引至4000億美元,同比增長60%。英偉達預計2030年全球AI基礎設施市場規模有望達3到4萬億美元 ,對應2025~2030 CAGR約40%(即5年增長5~7倍)。
2)2026年展望:北美算力出口持續收緊,國產替代持續突破,國產替代是必然趨勢 。對于以華為為代表的國內廠商 ,單卡性能提升上限低于海外算力芯片廠商,因此尋求通過通信能力強化(超節點/集群)提升系統級算力能力的方式成為最佳選擇。同時,量子計算等新興計算架構亦持續發展,或成為未來算力建設的新思路。
▍政策引領:“十五五 ”規劃強調科技自立自強 ,2026科技投資仍將聚焦AI產業鏈 。
“十四五”科技目標順利收官,核心指標全面兌現,我們堅定看好中央的前瞻判斷和戰略決心。展望2026年 ,建議重點關注國產算力領域。從戰略定位看,“十五五”規劃建議稿將“科技自立自強水平大幅提高 ”列入“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科技自立自強的政策支持料將更加有力 。從細分領域看 ,“十五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通過完善新型舉國體制,采取超常規措施,全鏈條推動集成電路 、工業母機、高端儀器、基礎軟件等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決定性突破。 ”國產半導體和算力產業鏈有望成為“十五五”期間政策的主要著力點 ,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 、科創板政策傾斜等金融支持有望進一步深化。
▍投資邏輯:國產算力鏈業績彈性巨大,潛力尚未充分挖掘 。模型和應用側亦有望迎來局部爆發機遇。
1)國產替代的浪潮下,半導體設備、AI芯片投資確定性明確。當前 ,國內芯片廠已初步探索出超節點等解決方案,以多卡數量優勢補足單卡性能劣勢,對于零組件的數量和質量提出更高要求,液冷、存儲 、電源、光模塊、PCB 、量子計算等細分領域有望迎來更高的業績彈性 。
2)模型和應用側亦有望迎來局部爆發機遇 ,我們看好AI全面賦能下的互聯網科技巨頭,以及AI廣告、AI Agent、AI視頻生成 、商業化自動駕駛等落地速度較快的AI應用賽道。
▍產業聚焦:
1)國產算力產業鏈:算力即國力,長期堅定看好本土算力的需求和突圍。當前國內廠商在AI領域資本開支絕對值顯著低于海外 ,考慮到中國互聯網廠商投入意愿正持續提升,疊加中國廠商在應用端的巨大優勢,展望2030年 ,我們認為國內算力需求增長有望超過海外市場。 一方面,DeepSeek帶來的模型平權推動AI應用、云計算市場景氣度上行,有望帶來算力基礎設施的旺盛需求 ,推動資本開支增長 。另一方面,國內互聯網公司“AI投入促進業績增長—>反哺AI投資—>進一步激發新老業務活力”的AI正循環逐漸跑通。當前正處AI戰略投入階段,互聯網公司現有高質量收入帶來的經營杠桿有助于消化AI投入帶來的額外成本 ,AI戰略投入正逐漸轉化為公司增量收入。供給側,受美國持續加碼高端算力芯片管控的影響,國產算力芯片廠商正迎來加速放量機遇,與此同時中國大陸芯片企業越來越難以獲取外部先進制程 。在此背景下 ,唯一選擇就是發展自主先進制程能力,能夠率先完成產能、生態、技術迭代卡位的優質國產算力替代供應商將愈發稀缺。
2)AI應用:通用Agent 、AI+廣告、代碼、視頻等領域商業化落地速度快。2025年,我們觀察到AI在多個細分場景內部完成了商業化的閉環 ,在實際應用中已探索出成熟商業模式,我們看到AI在廣告 、代碼、視頻生成領域商業化落地速度較快,并且已產生較大的商業價值 ,中長期維度,我們認為AI將在廣告營銷、內容創造 、搜索等多個方面重塑互聯網大廠的主要業務,頭部互聯網廠商有望通過AI化契機進一步加深自身業務護城河 ,并在多個方向探索貨幣化的機會 。
3)智能終端:我們看好2026年Robo X產業邁入1-100的規模擴張階段。從廣義的整體商業化自動駕駛領域來看,隨著L2-L4各層級的包括算法、芯片、域控等產業環節的逐步成熟 、零部件成本的降低、政策法規的完善、商業模式的成熟,商用自動駕駛產業正逐步走向落地。我們預計Robotaxi 、RoboBus、Robovan和Robotruck都將放量增長 。同時 ,汽車智能化和電動化趨勢進一步加速,2026年L2+滲透率亦有望繼續提升,帶來智駕芯片、激光雷達等細分方向的投資機遇。
▍風險因素:
外部地緣政治環境變化和貿易摩擦風險;中國大陸的IC設計公司因外部環境因素無法使用位于海外的晶圓代工廠先進制程產能進行流片的風險。AI應用進度不及預期的風險;AI投資存在周期波動的風險,宏觀經濟恢復進度不及預期的風險;相關產業政策不達預期的風險;企業核心技術、產品研發進展不及預期的風險 。
▍投資策略:
我們認為 ,圍繞AI的應用落地和國產替代將是2026年科技投資的主線。AI逐步從單點科技進步邁向更廣闊的新質生產力落地,與現有數智化基礎設施的集成亦進一步緊密。我們推薦關注AI應用落地大背景下,具有中長期生態優勢的頭部科技公司以及受益國產AI應用落地和算力建設的公司。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炒股炒股配資網:配資平臺合法的有哪些-中信建投人工智能行業2026年展望:應用商業化加速 尋找AI對各行業賦能和改造的投資機會
最大的線上實盤配資平臺:配資之家配資論壇-中國銀河證券:消費電子板塊新品密集發布 關注AI端側創新帶來的投資機會
配資一流證券配資門戶:威海期貨配資-十大券商策略:AI產業鏈或迎反彈!成長科技是否迎來新一輪行情?
網上配資:股市怎么加杠桿交易-中信建投汽車2026年投資策略展望:智駕蓄力 機器人突破 汽車科技屬性進階
360配資:炒股股票開戶流程-巨額壓單 中信證券尾盤突發!科技股強勢 AI產業鏈股集體走高
股票10倍杠桿平臺:股票配資網門戶-中信證券:建議關注RWA發行、金融IT、跨境支付行業投資機遇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