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公募基金改革的關鍵環節之一 ,業績比較基準改革即將落地 。
10月31日,證監會發布了《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業績比較基準指引(征求意見稿)》,基金業協會同步發布了《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業績比較基準操作細則(征求意見稿)》 ,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所謂業績比較基準,本源是基金合同約定的,用來衡量基金投資業績的標準 ,在有效管理機制下,業績比較基準可以發揮確定產品定位 、明晰投資策略、表征投資風格、衡量產品業績 、約束投資行為等多方面的功能作用。
《操作細則》是落實《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要求的具體舉措,填補了公募基金監管規則的空白,也是推動境內公募基金業績比較基準規范化、提高主動投資紀律性的“關鍵一步” 。將引導行業機構回歸“受人之托、代客理財 ”的初心 ,構建更加穩定清晰的投資風格,更好發揮公募基金價值投資工具屬性,為投資者提供長期穩健回報 ,為資本市場引入更多中長期資金。
業績比較基準是基金投資的“錨”和“尺”。新規的推出,“靶向解決 ”了當前公募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方面,解決風格漂移 、“名不符實”問題 。主動權益基金經理通常擁有較大“自由度” ,有部分基金經理初衷是為投資者提供良好收益,創造超越市場同類基金的超額收益,但因忽視了業績比較基準“錨 ”的作用 ,引發“掛羊頭、賣狗肉”“風格漂移”等問題,影響了投資者獲得感;
另一方面,解決追漲殺跌、業績大幅波動問題。部分管理人、基金經理熱衷業績排名特別是短期排名 ,在投資行為上體現為追逐市場熱點 、追漲殺跌、高換手率等,擴大基金業績波動幅度,既偏離了基金原本定位和目標,也難以給投資者創造較高的長期收益回報。
綜合《指引》與《操作細則》可見 ,本次規則出臺,是以增強公募投資行為穩定性、明晰產品投資風格 、提升投資者獲得感為目標,從基金管理人內部明確業績比較基準設定、變更、披露規范 ,完善內部控制機制方面;到外部加強托管 、銷售、評價等方面,全鏈條、多維度地完善業績比較基準的監管要求。
重點一:對管理人的五大針對性要求
整體來看,《指引》《操作細則》堅持了循序漸進原則 ,兼顧了業績比較基準的糾偏作用,也重在鼓勵基金管理人提高主動投研能力的導向 。從壓實基金管理人主體責任角度,提出以下五大方面針對性要求:
一是全流程管控機制。管理人建立健全覆蓋業績比較基準選取 、披露、監測、評估 、糾偏及問責的全流程管控機制 ,為業績比較基準發揮功能作用提供保障。
二是提高基準選取的決策層級 。由公司管理層對基準選取進行決策,并對選取基準的表征性和客觀性承擔主要責任。任命的基金經理應當具備與產品定位、投資風格、業績比較基準相匹配的投研經驗。
三是獨立部門負責 。強化內部制約,由獨立部門負責監測基金投資相對基準的偏離情況 ,由公司層面的投資決策委員會對投資偏離合理性進行決策判斷,從而對基金經理投資形成監督約束。
四是加強合規管理。合規部門定期對內控機制進行檢查,重點關注糾偏機制的有效性,并建立內部問責機制 。
五是績效薪酬 ,要與業績是否跑贏基準掛鉤。管理人建立以基金投資收益為核心的考核與薪酬體系,當主動權益基金長期業績顯著跑輸基準時,相關基金經理的績效薪酬應大幅下調。
值得注意的是 ,新規兼顧業績比較基準的糾偏作用和鼓勵基金管理人提高主動投研能力的導向,未對偏離度提出數量指標等硬性要求,強調壓實基金管理人主體責任 ,以約束基金經理的投資行為 。
重點二:壓實各類市場機構的外部責任
除了壓實基金公司責任,新規還從基金托管、銷售 、評價等市場機構方面健全多道防線,提升市場機構對業績比較基準的重視 ,構建圍繞基準的全鏈條良性互動生態。
首先,明確托管人的監督責任。切實發揮托管人的監督復核職責,圍繞著基金合同審核、基金投資風格庫復核、權益類基金投資風格穩定性監督 、信息披露復核等四個環節 ,明確基金托管人應當履行責任。
比如,針對全市場選股基金,持倉不得過度集中在單一行業、主題;對于主題、行業基金則不能“風格漂移” 。
其次,強調銷售展示業績基準。考慮到基金銷售展示是投資者了解基金的直接環節 ,要求管理人 、銷售機構展示基金業績的同時,應當展示業績比較基準的表現,方便投資者作出比較。這一條中 ,監管強調權益類業績比較基準披露的強制性,“只要提及基金業績,就要同時展示業績基準 。 ”
第三 ,評價評獎將基準作為重要依據。基金評價評獎機構應當將業績比較基準作為評價基金投資管理情況的重要依據,以更加科學客觀地衡量基金投資業績、風險控制能力和風格穩定性。
這一條則是針對之前評價評獎重視全市場排名而言,未來則強調管理人、銷售機構 、基金評價機構要對基金業績排名要結合業績比較基準風格進行分類 。
重點三:明確業績基準的使用規范
《指引》與《操作細則》明確對業績比較基準的選取和使用規范提出全面要求。
一是基準的代表性。業績比較基準需真實反映產品定位與投資風格 ,符合基金合同約定的投資范圍、策略和比例 。
二是基準的持續性。基準一經選定不得隨意變更,不得因基金經理變化、市場熱點變動等原因而變更基準,保障產品“名符其實” ,并規定了基準變更需履行的程序。
三是基準的客觀性 。基準的計算方法 、數據來源應當清晰透明,所選指數能表征市場,編制方案合理。
四是信息披露。規范基金合同、定期報告等信息披露文件對業績比較基準的披露內容,提高基金投資運作透明度 ,管理人通過定性和定量方法對基金業績表現與業績比較基準的差異進行解釋說明。
重點四:基準改革的四項配套安排
從《行動方案》和本次征求意見稿來看,監管從配套制度安排上,通過綜合施策 ,系統落實業績比較基準改革,以實現平穩過渡 。
一是推動平穩過渡,設置一年過渡期。過渡期內 ,管理人可以對存量產品進行基準調整,使其更加符合基金合同約定和基金實際風格,確保不對市場穩定造成影響。管理人將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 ,通過“盡量調整基準而非調整持倉”的方式,實現實際持倉與基準的相互匹配,從而避免公募基金產品大幅調倉 。
二是研究建立基準庫。基金業協會將組織成立行業專家組 ,研究建立基金行業業績比較基準要素庫,基準庫未來將構成鼓勵、引導行業機構規范選取表征權益資產的基準要素。
財聯社獲悉,業績比較基準要素庫將分為一類庫與二類庫,監管鼓勵基金公司從一類基準要素庫中選擇成熟指數作為基準 ,在充分論證基礎上,基金公司可以選擇二類基準要素庫指數與庫外指數,不存在“一刀切 ”強制修改 ,也未對偏離度提出數量指標等硬性要求 。
三是掛鉤管理費、薪酬,強化利益綁定。根據《行動方案》,未來監管還將出臺薪酬考核規則 ,明確將基金投資業績與業績比較基準對比情況納入基金經理薪酬考核體系,常態化注冊與業績比較基準掛鉤的浮動管理費收取模式基金產品,改革監管分類評價 、基金評價評獎活動等 ,多種方式強化基金管理人、高管和基金經理與投資者利益的綁定機制。
早在今年5月7日,證監會印發《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通知,要求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資收益為核心的行業考核評價體系 ,將業績比較基準對比、基金利潤率等直接關乎投資者利益的指標引入考核體系,相應降低產品管理規模排名 、基金公司收入利潤等指標的考核權重 。
四是加強日常監管。證監會將緊緊圍繞防風險、強監管、促高質量發展工作主線,強化對基金管理人 、基金托管人、基金銷售機構、基金評價機構選取使用業績比較基準的監督管理,對違規行為進行重點打擊 ,進一步推動各方歸位盡責。
意見稿全文中國證監會就《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業績比較基準指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股票配資中心:網上配資APP-公募業績比較基準改革細則出爐:嚴防風格漂移 績效薪酬與業績基準掛鉤
怎么下載杠桿炒股平臺:專業股票配資知識論壇-中國證監會就《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業績比較基準指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中國正規的股票杠桿平臺:平臺杠桿炒股-銀行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密集下調!業內:能更好地反映市場環境變化
網上配資炒股平臺:股票杠桿平臺哪個好用-搶鋰關鍵期到了?鋰電池企業紛紛下注入股業績飄搖的上游伙伴
專業的股票配資一覽表:股票如何10倍杠桿-針對民營企業“內卷式”競爭 國家發展改革委正統籌采取修訂法律等舉措
申請股票杠桿:360配資在線配資-證監會重磅發聲!四舉措推進北交所及新三板改革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