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隨著三季報披露節奏的推進 ,A股市場進入關鍵信息密集期 。調研,作為公募機構獲取公司前線信息的重要手段,也迎來集中爆發。
數據顯示 ,僅在2025年10月20日至26日這一周內,就有140家公募機構出現在調研名單中,合計調研次數達1188次,環比增長121.64% ,調研覆蓋面橫跨20個申萬一級行業中的99只個股。
如此密集調研,顯然并非例行公事 。有業內人士指出,三季報窗口期向來是驗證企業基本面與市場預期是否匹配的重要時點 ,調研頻率激增正反映了機構在年度最后沖刺階段對于行業趨勢與個股基本面的高度關注。資金的意圖,往往隱藏在調研的路徑之中。
調研節奏加快,四大行業成主線
從上周調研數據來看 ,本輪公募調研的顯著特點之一便是強度與集中度齊升。從被調研的個股來看,機械設備、醫藥生物 、電力設備與基礎化工四大行業占據核心位置 。
以醫藥生物為例,行業內共計14只個股獲得調研 ,合計197次,居所有行業之首。機械設備雖然以165次總數排名第二,但覆蓋個股數達到18只。基礎化工與電力設備分別被調研149次和143次 ,分別涉及11只與10只個股,表明公募在產業鏈延展和技術創新方向上也在積極探索 。
調研行為也出現了與股價聯動的信號。據統計,上周被公募調研的個股平均漲幅為3.31%,跑贏同期滬深300指數。其中67只個股實現正收益 ,占比高達67.68%,部分漲幅顯著的個股背后伴隨著密集調研 。
舉例來看,電力設備行業的新強聯獲得55次調研 ,股價一周上漲28.66%;電子行業的江波龍雖僅被3家機構調研,但其漲幅高達24.79%;機械設備的博盈特焊在13次調研支撐下,股價飆升23.63%。這類“調研+行情 ”共振的現象 ,正成為機構尋求預期差中的重要策略窗口。
進一步觀察漲幅榜前十的個股分布,不難發現機械設備行業尤為突出,入圍四席 ,顯示其在公募視角中的熱度不減 。包括博盈特焊、四方達、康斯特 、國機精工等均出現不同程度漲幅,調研內容則聚焦于產品應用場景、產能規劃與訂單儲備等關鍵運營維度。而電力設備、電子、醫藥等行業亦分別有個股表現亮眼,部分高景氣賽道的細分龍頭獲得了超額關注。
行業整體調研熱度也呈現階梯式分布 。從調研次數看 ,有15個行業被調研不少于10次,其中7個行業被調研次數在30至99次之間,而醫藥 、機械、基礎化工、電力設備四大板塊則全部超過100次,構成第一梯隊。電子 、汽車、美容護理、通信等則處于第二梯隊 ,亦有不俗調研活躍度。行業分層日趨清晰,亦反映出機構資源投放正在向部分具備盈利確定性與長期空間的方向集中。
誰在出動?哪些行業在集中“放大鏡”下?
如果說調研對象顯示了機構的關注點,那么調研主體的出動頻率與軌跡 ,則透露出不同風格機構在年末考核階段的戰術部署 。
從機構角度來看,上周49家公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均調研不少于10次 ,平均每個工作日調研不少于2次,其中42家公募機構調研10-19次,7家公募機構調研不少于20次。其中創金合信基金以40次高居榜首 ,調研覆蓋14個一級行業的40家公司,顯示出其布局維度的寬廣性。該機構對醫藥生物行業尤為關注,調研個股多達9只 。
排名第二的平安基金調研27次 ,覆蓋13個行業,重點集中在機械設備 、基礎化工與汽車領域。長江資管、天弘基金、西部利得 、泉果基金、招商基金等機構亦調研頻繁,調研次數均在20次以上。
不少機構在調研路徑上高度重合,尤其是在新強聯、揚杰科技 、濤濤車業、杰瑞股份、百亞股份等個股上出現明顯交集 。
這種“調研共識股”的集中現象 ,往往意味著這些標的具備行業代表性、估值彈性或潛在利好預期,成為機構在組合結構調整中的重要候選。某量化基金研究主管指出:“當我們發現一家上市公司短時間內密集出現于多家機構調研名單時,往往會進行交叉驗證 ,判斷是否有共識催化正在形成,進而作為潛在選股因子納入模型測試。 ”
從調研風格看,不同機構也展現出各自策略主張 。例如泉果基金 、西部利得更偏好中小市值個股 ,調研多集中在成長性明確、估值尚處洼地的企業;而工銀瑞信、國泰基金則更傾向覆蓋已有基本面優勢 、但需要催化劑釋放的二線藍籌;中銀基金、光大保德信則在高頻調研中展現出TMT方向的濃厚興趣,反映出其在產業鏈邏輯上的長線部署意圖。
另一方面,調研頻率的加快也與機構對組合審視節奏加速有關。當前已步入四季度末 ,業績評估與凈值表現成為多數公募的現實考量 。在此背景下,調研成為調整倉位結構、優化風格因子的前哨環節。一位滬上大型基金公司權益投資負責人坦言:“調研結果很多時候是反推建倉或者換倉的信號,尤其在三季報后 ,業績兌現與前期預期有落差的個股,將進入重點考察范圍。”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中型機構調研活躍度明顯提升 ,這一現象在過去不太常見。一方面說明市場信號尚不明朗,公募廣撒網獲取信息;另一方面也體現出中小型基金公司希望借助調研覆蓋找到新機會,在年度沖刺階段力爭卡位 。
(文章來源:財聯社)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