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2024年9月24日,是一個載入A股史冊的日子 ,一年時間將近,給A股帶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
當天,央行、證監會 、金融監管總局聯合推出一攬子金融政策 ,旨在通過“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提振市場信心、激活資本市場。
政策發布后,A股應聲大漲,上證指數單日飆升4.15%,創業板指更是暴漲5.54%。隨后幾個交易日 ,市場情緒持續高漲,上證指數接連突破3000點、3300點大關,甚至在國慶節后首個交易日出現開盤即漲超10%的罕見場面 。
狂歡僅僅是序幕。真正令人矚目的 ,是政策發布一年以來,A股市場經歷的不僅是一場“行情反轉 ”,更是一次深刻的“生態重塑” ,2025年8月18日,A股市場總市值歷史性地突破100萬億大關,與此同時 ,A股年化波動率15.9%,相較于 “十三五” 期間下降了2.8個百分點,市場穩定性顯著增強。從指數的全面飄紅到資金的持續入場 ,從長期資金的加大配置到優質企業的崛起,市場在多個維度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這期間有DeepSeek的橫空出世,顯示了中國在AI領域的強大技術實力,從上游的算力芯片制造 ,到下游的智能應用場景拓展,諸多企業迎來發展新契機,相關概念板塊在A股市場掀起投資熱潮;更有機器人行業的蓬勃發展 ,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成為市場資金追捧的熱點;有創新醫藥的厚積薄發給A股注入活力,一掃過去數年的陰霾,一躍成為資本市場表現最亮眼的板塊之一 。
從宏觀的指數表現 ,到微觀的企業成長;從新興技術領域的突破,到傳統優勢行業的轉型升級,這一年 ,A股市場發生了太多故事。站在一周年的節點上,我們有必要復盤這場波瀾壯闊的市場變革,探尋那些推動市場前行的力量 ,為未來提供寶貴經驗。
變化一:指數“牛熊換擋 ”,成長賽道領漲全局
從一年周期來看,A股主要指數已實現從“下跌陰霾”到“全面飄紅”的根本性轉變 。
據統計數據顯示,在924新政實施前一年 ,A股核心指數普遍承壓,國外投資者甚至以ABC(Anything But China)定義中國股市。而新政實施后的一年間,各指數迎來爆發式增長:創業板50以116.14%的漲幅領跑 ,科創50緊隨其后,漲幅達111.91%,創業板指漲幅也突破100% ,達101.96%。即便是此前表現相對穩健的大盤價值指數,也實現了17.19%的正增長,市場賺錢效應全面激活 。
從市值維度看 ,中小盤成長股成為本輪行情的“絕對主角”。小盤成長指數在924后一年漲幅達70.86%,遠超大盤成長指數56.54%的漲幅;中盤成長指數漲幅也達48.41%。這一現象背后,既反映出政策對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支持力度 ,也體現出市場資金對高成長賽道的信心 。
變化二:成交量“量級躍升 ”,市場獲利迸發新高度
指數的強勢表現,離不開市場資金面的支撐。924新政實施一年來,A股市場成交量呈現“量級躍升”。
數據顯示 ,924前一年,A股累計成交額為188.47萬億元,平均單日成交額7853億元 ,單日成交額最大值為1.36萬億元;而924后一年,累計成交額飆升至405.63萬億元,較此前增長115.22% ,平均單日成交額達1.68萬億元,增幅113.44%,單日成交額最大值更是突破3.47萬億元 ,增幅高達155.75% 。
成交量的大幅增長,不僅體現在成交額上,成交量和市值換手率同樣表現亮眼。924后一年 ,A股累計成交量達31.71萬億股,較此前增長83.02%,平均單日成交量1310.44億股,增幅81.51%;平均單日市值換手率從2.36%提升至4.11% ,增幅74.15%,單日市值換手率最大值更是從4.18%翻倍至8.58%。
市場成交量的“量級躍升”,是投資者信心恢復 、市場活力全面激活的直接體現。無論是個人投資者還是機構投資者 ,都積極參與到市場交易中,為A股市場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充足的流動性支撐 。
變化三:開戶熱潮持續,投資者“跑步入場 ”
隨著A股市場行情的回暖 ,投資者入市熱情也空前高漲,新開戶數據呈現出爆發式增長。
統計顯示,2023年9月至2024年8月(924前一年) ,A股累計新開戶1662.85萬戶,其中個人投資者1655.09萬戶,機構投資者7.76萬戶;而2024年9月至2025年8月(924后一年) ,A股累計新開戶數量激增至3057.33萬戶,較此前增長83.86%,其中個人投資者新開戶3047.98萬戶,機構投資者新開戶9.35萬戶。
從單月數據來看 ,2024年10月(新政后的首個完整月)成為開戶熱潮的“峰值”,當月A股新開戶684.68萬戶,其中個人投資者新開戶683.97萬戶 ,這一數據不僅遠超新政前的單月平均水平,也創下了近五年以來的單月開戶新高 。
此后,盡管開戶數量有所回落 ,但整體仍保持在較高水平,2025年3月、8月等多個月份的新開戶數量均超過260萬戶,顯示出投資者對A股市場長期發展的信心。
新投資者的大量涌入 ,不僅壯大了A股市場的投資者隊伍,也為市場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增量資金,進一步增強了市場的活力和韌性。
變化四:融資余額攀升 ,杠桿資金積極入場
在市場整體向好的背景下,杠桿資金也積極入場,A股融資余額呈現出穩步攀升的態勢,成為推動市場上漲的重要力量之一 。
截至2025年9月18日 ,A股融資余額達到23857.6億元,融資余額占流通市值的比例為2.52%。從924前后一年的數據對比來看,日均融資余額從14893.39億元增至18644.80億元 ,增幅為25.19%;融資余額最大值從15999.04億元飆升至23885.22億元,增幅高達49.29%。
在融資交易方面,日均融資買入額從625.05億元增至1621.81億元 ,增幅達159.47%;日均融資凈買入額也實現了由負轉正的轉變,從924前一年的-6.67億元(凈流出)轉變為42.52億元(凈流入),實現了從資金凈流出到持續凈流入的根本性轉變 。
值得注意的是 ,924新政實施后,融資余額破2萬億的交易日個數達到29個,而在此之前 ,這一數據為0,充分體現杠桿資金對A股市場的樂觀預期。
變化五:南向資金“狂買”,港股火熱
除了A股市場,南向資金也開啟“掃貨模式 ” ,凈買入規模大幅攀升,資金南下趨勢愈發明顯,內地投資者對港股市場的配置需求持續增強。
截至2025年9月18日 ,南向資金當年累計凈買入11097億港元,較去年同期的4483.49億港元增長148%,更是超過了去年全年8078.69億港元的凈買入規模 ,達到去年全年的137% 。從開通以來累計數據來看,南向資金累計凈買入已達47976.84億港元,充分體現了境外投資者對中國資本市場的長期看好。
從交易活躍度來看 ,924后一年,南向資金期間合計買賣總額達26.76萬億港元,較此前的7.77萬億港元增長244.41%;日均買賣總額從336.39億港元提升至1134.01億港元 ,增幅237.11%;單日買賣總額最大值從819.02億港元飆升至2802.82億港元,增幅242.22%。
南向資金的持續涌入,不僅為港股市場帶來了充足的流動性,也成為穩定港股市場的“定海神針” ,進一步深化了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推動兩地市場協同發展。
變化六:外資“加碼”A股,持股規模創新高
924以來 ,境外機構投資者也在持續“加碼 ”A股市場,外資持股規模和交易活躍度均實現顯著提升 。
從交易數據來看,924后一年 ,陸股通成交總額達49.29萬億元,較924前一年的27.06萬億元增長82.13%;日均成交額從1171.53億元提升至2097.35億元,增幅79.03%;單日成交額最大值從1890.14億元增長至5101.01億元 ,增幅169.87%,外資交易活躍度大幅提升。
從持股規模來看,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境內人民幣金融資產中的股票規模持續增長。2024年9月(新政實施當月) ,境外機構和個人持股規模達31347.18億元,此后雖有波動,但整體保持在2.8萬億元以上的高位,2025年6月持股規模達30707.13億元 ,較2024年8月的24771.58億元增長23.96% 。外資的持續流入,體現了國際資本市場對中國經濟長期發展前景的信心。
變化七:險資“加倉”,長期資金入市步伐加快
作為A股市場重要的長期機構投資者 ,保險資金在924新政實施后也加快了入市步伐,股票投資規模和占比均實現穩步提升。
從人身險公司來看,2024年9月(新政實施當月) ,人身險公司保險資金運用余額中股票投資規模為21838億元,占資金運用余額比例為7.55%;而到2025年6月,這兩項數據分別提升至28730.92億元和8.81% ,股票投資規模增長31.56%,占比提升1.26個百分點 。
從財產險公司來看,2024年9月 ,財產險公司保險資金運用余額中股票投資規模為1506億元,占資金運用余額比例為7.05%;2025年6月,股票投資規模增長至1955.02億元,占比提升至8.33% ,股票投資規模增長29.82%,占比提升1.28個百分點。
保險資金作為典型的長期資金,具有投資周期長、風險承受能力強的特點 ,險資加大對A股市場的投資力度,不僅為市場帶來了穩定的增量資金,也有助于緩解市場短期波動 ,提升市場的穩定性和韌性,為A股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變化八:基金“擴容”,權益投資成主流
公募基金作為連接普通投資者與資本市場的重要橋梁 ,在924新政實施后也迎來了快速發展期,產品數量、規模以及權益類基金占比均實現顯著增長 。
截至2025年9月19日,全市場基金總數達13240只 ,較去年9月底的12169只增長8.79%;基金份額達31.26萬億份,較去年9月底的29.29萬億份增長6.73%;基金資產凈值達34.74萬億元,較去年9月底的31.46萬億元增長10.43%,基金行業整體實現穩步發展。
在權益類基金方面 ,增長態勢更為迅猛。2024年10月至2025年9月(924后一年),新發股票型基金總數達787只,發行份額4600億份 ,平均發行份額78.30億份;而2023年10月至2024年9月(924前一年),新發股票型基金總數僅為436只,發行份額1429億份 ,平均發行份額38.65億份 。相比之下,924后一年新發股票型基金數量增長79.91%,發行份額增長221.89% ,平均發行份額增長102.61%。
從單月新發股票型基金數據來看,2024年10月(新政后的首個完整月)新發股票型基金51只,發行份額860.72億份 ,平均發行份額16.88億份,創下近三年以來的單月新發規模新高。此后,盡管單月新發規模有所波動,但整體仍保持在較高水平 ,2025年8月新發股票型基金96只,發行份額571.64億份,平均發行份額6.15億份。投資者對權益類基金的認可度持續提升 ,權益投資逐漸成為市場主流 。
變化九:優質企業“崛起 ”,引領A股價值重估
924新政實施后,一批具備核心競爭力的上市公司脫穎而出 ,成為推動A股價值重估的“中堅力量”。
從流通市值變動來看,924行情以來,共有近40家上市公司市值增長超千億工業富聯 、寧德時代、農業銀行等一批龍頭企業表現尤為突出。其中 ,工業富聯流通市值增長9408.97億元,股價漲幅達260.21%,2025年9月19日流通市值達1.31萬億元;寧德時代流通市值增長7949.43億元 ,股價漲幅101.40%,市值突破1.62萬億元;農業銀行流通市值增長6480.66億元,股價漲幅50.41%,市值達2.12萬億元 ,成為銀行業市值增長的代表 。
從行業分布來看,半導體、硬件設備 、電氣設備等高新技術產業成為“牛股搖籃”。寒武紀-U在924后一年漲幅達534.61%,海光信息漲幅212.86% ,中際旭創漲幅288.61%,新易盛漲幅416.52%,勝宏科技更是以1076.53%的漲幅領跑全市場。
這些企業的崛起 ,不僅反映出中國在高端制造、新能源、半導體等領域的競爭力提升,也體現出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企業的高度認可 。
值得注意的是,傳統行業龍頭也在本輪行情中實現價值回歸。貴州茅臺 、工商銀行、中國平安等大盤藍籌股 ,924后一年股價漲幅分別達20.50%、31.16% 、30.69%,流通市值均實現顯著增長,顯示出市場對業績穩定、分紅率高的優質企業的青睞。
變化十:上市公司炒股、理財更多見 ,閑置資金“活起來”
隨著市場環境改善,上市公司資金運用策略也出現新變化 。924新政實施后一年,上市公司在理財與證券投資方面的投入顯著增加。
數據顯示,上市公司銀行理財認購金額從1073.89億元增至1094.60億元 ,增幅1.93%;證券公司理財認購金額從692.91億元增至756.75億元,增幅9.21%;基金專戶認購金額從24.39億元增至39.67億元,增幅高達62.65% ,顯示出上市公司對多元化理財方式的探索。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開始利用閑置資金進行證券投資,實現資金的保值增值 。據記者統計 ,924新政以來,至少有75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明確表示將使用閑置資金或自有資金參與證券投資 ,這一現象反映出上市公司對當前市場環境的信心。
(文章來源:財聯社)
炒股的杠桿平臺:杠桿配資平臺哪家正規-大疆進入掃地機器人市場 首款產品即將發布
中國投資配資平臺官網:炒股杠桿平臺排行榜-個人投資者加杠桿更積極 兩融新增戶同比提升85% 機構卻回落 背后何原因
網上股票杠桿平臺:股票配資怎么賺錢-多家私募看好AI產業鏈投資!科技板塊有望迎來修復行情
最安全的杠桿炒股平臺官網:股市配資合法嗎-公募新規新動態!兩類“基準庫”出爐 “投資之錨”每半年動態調整
炒股杠桿10倍:配資投資平臺-歐洲股市全線反攻!關稅突傳大消息!分歧依然較大
配資炒股的投資策略:正規炒股杠桿平臺-國家統計局:4月份國民經濟頂住壓力穩定增長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