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敢沖又懂學 ”的新生代投資者,在A股交出了一張“冰火兩重天”的成績單 。
2024年“924行情”迎來一周年 ,A股表現亮眼,上證指數從去年9月低點累計大漲超40%,創近十年新高。
值得關注的是 ,在“10倍股 ”“千元股”“指數新高”等熱詞頻繁霸榜的“牛市 ”行情中,不乏95后 、00后等年輕身影,這群特殊的投資者群體成為A股市場跑步入場的主力。
這群互聯網原住民并非傳統“小白” ,他們帶著炒球鞋、盲盒、游戲裝備的經驗入市,一邊熱衷追AI 、醫藥、新能源等熱點“快進快出”,一邊通過短視頻、投資社區學分析 ,偏好借基金“曲線炒股 ” 。數據顯示,其平臺25歲以下基金投資者占比20%,與25-35歲群體合計超半數。
但指數飄紅難掩收益分化,95后白領50萬元本金半年浮盈80萬元 ,也有00后跟風炒科技股虧光盈利,更有人借杠桿炒股,虧損超百萬元 ,陷入負債困境。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 、基金經理楊德龍向時代財經分析稱,由于A股和港股這一輪行情都是政策支持、資金推動的 。一些優質股票的股息率已超過多數債券收益率,具備較強的投資性價比。加之A股和港股整體估值依然處于相對較低的水平 ,對資金的吸引力不斷上升。
追熱點與理性并存,基金成為投資跳板
近日,時代財經采訪發現 ,近一年入場的95后、00后新生代股民,展現出“敢沖又懂學”的雙重特質 。一方面,許多新生代股民熱衷追逐市場熱點 ,對AI 、醫藥、新能源、消費復蘇等熱門概念股格外青睞,常盯著漲停股進行“快進快出”操作,交易頻率通常高于其他年齡段投資者,追求短期波段收益。
另一方面 ,部分新生代股民并非盲目跟風。他們成長于信息爆炸時代,許多為互聯網原住民,擅長通過財經短視頻、線上課程 、投資社區快速吸收知識 ,在追熱點的同時,也會結合行業邏輯、個股基本面情況篩選標的。
國泰海通上海某營業部相關人士向時代財經透露,近一年新入場的年輕人習慣線上開戶 ,咨詢問題直指熱點領域,如AI算力、低空經濟 、人形機器人,他們比老股民更敢追風口 。“00后可能從小接觸數字化理財啟蒙 ,知識獲取快,但經驗沉淀少,容易形成對市場的片面認知。”
“每天早九打開交易軟件就像拆盲盒 ,很期待能有驚喜。自從炒股以后,白天打開賬戶幾十遍 。 ”00年出生的許茂茂向時代財經表示,2024年國慶節以后,他加倉了新能源汽車ETF、人工智能精選組合、元宇宙概念股等熱門品種。在其總投入的5.8萬元本金中 ,有4萬元源自平時積攢的壓歲錢。“目前持倉收益略微跑贏大盤,一直在研究如何做好‘左側埋伏’ 。”
值得注意的是,在入場方式上 ,新生代投資者也展現出代際差異。與許多“前輩”偏好直接炒股不同,這屆年輕人更傾向以基金為投資跳板,借道基金進入股市。
數據顯示 ,截至2025年7月底,該平臺基金新增用戶數同比增長58%,基金交易用戶數同比增長47% 。從用戶結構看 ,平臺基金投資者呈現鮮明的年輕化特征:25—35歲的投資者占比約40%,18—25歲的投資者占比約20%,二者合計占比超半數 ,成為基金投資的重要增長力量。
“工作很忙,每天盯著K線圖太耗費精力,基金經理的專業性讓我更放心。 ”就職于深圳某互聯網公司的95后白領張雯向時代財經坦言 。她自今年開始定投科技主題基金,經歷過市場波動后 ,年化收益仍保持在10%左右。像她這樣的年輕投資者不在少數,他們普遍具備高等教育背景,在投資者投教的影響下 ,更信任專業機構的資產管理能力。
23歲剛參加工作不久的文洞也向時代財經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我對金融市場不太熟悉,直接炒股風險太大。基金就像是一個投資組合,我可以通過購買不同的基金來參與不同的行業和板塊 ,慢慢了解投資,這符合我的需求 。”
從投資偏好來看,相關數據顯示 ,權益主動類基金和指數基金占比達68%,凸顯投資者對結構性行情的信心。某公募基金渠道負責人也向時代財經透露,近一年以來 ,其所在機構的新能源 、人工智能、芯片等主題基金在年輕客戶中認購火爆,他們更關注行業趨勢而非短期波動。
有人半年浮盈80萬,有人杠桿炒股陷負債
牛市行情不意味著投資者普遍盈利,新生代投資者的收益呈現出“冰火兩重天” 。有人大賺、有人被套牢 ,有人收益不及預期,更有部分投資者因上杠桿炒股虧損,陷入負債泥潭。
95后白領暖暖在上海陸家嘴上班 ,她向時代財經表示,今年4月意識到牛市將至,她選擇了一批低市凈率 、低市盈率且具備中高換手率的股票 ,采取買入后長期持有的策略,既不眼紅追高,也不參與短線炒作。“目前自選股基本都漲了 ,漲幅少則20%左右,多則翻了兩三倍,50萬本金半年浮盈近80萬元 ,相當于我兩年多的稅前工資總和 。 ”
自稱有一定經驗的“資深新手”95后李昊告訴時代財經,他畢業于上海某財經類高校,受校園環境與專業氛圍影響,本科期間便躋身炒股大軍 ,不過,2024年初他為追求短期收益頻繁交易,清倉時虧損超 20% ,“若是當時能長期持有,放到現在收益應該能超過 30%。”
經歷了市場的教訓后,李昊蛻變成相對理性的投資者。“后來我跟著券商投顧學習倉位管理 ,不再盲目追逐市場熱點,轉而研究市場運行規律 。‘924行情’結束后,我挑選了一些業績穩定、估值合理的藍籌股布局 ,重倉銀行與新能源板塊。我知道股市有風險,不能盲目跟風。所以我更注重長期投資,優先選擇具備發展潛力的公司 。 ”李昊向時代財經透露 ,盡管今年行情未再現“924行情”時的迅猛漲勢,但他的投資組合表現穩健,獲得了不錯的收益。“盈利比存款利息高一些,但未達預期 ,中途還‘賣飛’了兩只牛股”。
24歲的李想是一名剛步入職場的00后。2024年“924行情 ”啟動后,眼見身邊的朋友在股市中賺得盆滿缽滿,他也心動不已 ,拿出工作以來的積攢的積蓄投入股市 。“當時感覺市場形勢一片大好,就想著趕緊入場分一杯羹。”李想對時代財經透露,他當時選擇了幾只熱門的科技股 ,賬戶迅速出現浮盈。然而,隨著市場震蕩波動,他持有的股票價格大幅跳水 ,不僅之前的盈利化為烏有,因未嚴格執行止損策略,他的本金也出現了虧損 。
在牛市行情的吸引下 ,不乏部分年輕投資者抱著 “賭徒心態” ,借錢上杠桿參與股票交易,幾乎虧光本金,還背上了外債。
95后互聯網從業者張達向時代財經透露 ,2023年他受“短視頻博主薦股”影響,借錢買入某ST股,僅兩個月便虧損38% ,“當時覺得‘重組概念’能盈利翻倍,根本沒看公司財報,后來幾乎虧光了本金50萬元 ,還是靠著家里幫忙才還清了這筆負債。現在回頭看,自己當時太沖動了,沒有充分了解股票的基本面和市場風險 。 ”
“924 行情”以來 ,眼見股市大幅上漲,張達又按捺不住,前后借了近80萬元想“東山再起”。但在負債壓力下 ,他頻繁進行 “快進快出 ”操作,經常割肉離場,最終虧掉了近八成本金。“杠桿炒股的每一天都如履薄冰,追高、打板這些操作特別磨心態 。上個月已經徹底清倉了 ,接下來好幾年都得忙著還債。”
有業內人士向時代財經稱,不少新入市的投資者經常陷入追漲殺跌的循環,建議新手以閑錢長投 、投資ETF、定投等方式參與市場 ,逐漸建立科學的投資邏輯,以應對股市投資風險,降低波動 ,提高盈利概率,切忌加杠桿(借錢投資)入市。
(應采訪者要求,許茂茂、張雯、文洞 、暖暖、李昊、李想 、張達皆為化名)
股票在線開戶正規平臺:1萬炒股怎么加杠桿-A股“924”行情一周年:總市值增長36萬億元 逾1400只個股漲超100% 你翻倍了嗎?
股票配資平臺開戶:配資炒股之家-百萬中簽股民嗨了!千億市值新股暴漲 破紀錄
配資炒股平臺首選配資:股票配資平臺推薦-美國另一重磅報告明日來襲!華爾街警告:當心百萬就業大軍“消失”
股票配資平臺推薦:炒股配資app-光大證券:A股節后有望繼續上行 TMT未來行情或將延續
股民配資炒股:股票杠桿第三方平臺-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中美吉隆坡經貿磋商聯合安排答記者問
2019股票配資:網上如何開戶炒股-年內4成個股跑輸大盤 股民曬出虧損仍超50%個股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