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事關電子信息制造業建設 ,重磅文件來了!
9月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外發布《電子信息制造業2025-2026年穩增長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 。
《行動方案》指出,電子信息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戰略性 、基礎性、先導性產業 ,是穩定工業經濟增長、維護國家政治經濟安全的關鍵領域。
《行動方案》確定了主要目標:
2025-2026年主要預期目標是:規模以上計算機 、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平均增速在7%左右,加上鋰電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相關領域后電子信息制造業年均營收增速達到5%以上。
到2026年,預期實現營收規模和出口比例在41個工業大類中保持首位 ,5個省份的電子信息制造業營收過萬億,服務器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75英寸及以上彩色電視機國內市場滲透率超過40%,個人計算機、手機向智能化 、高端化邁進 。
《行動方案》圍繞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國內外市場暢通經濟循環、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等提出了16條思路舉措。
重要內容包括——
1.鼓勵各地推動人工智能終端創新應用。
聚焦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 ,面向行業應用和消費場景統籌專項資源,持續強化電子產品供給水平 。促進人工智能終端邁向更高水平智能創新,推動智能體與終端產品深度融合 ,制定人工智能終端智能化分級方法和標準,鼓勵各地推動人工智能終端創新應用。
2.促進北斗與人工智能、智能網聯汽車 、低空經濟等領域深度融合。
提升智能產品適老化設計水平,增加智慧健康養老優質終端產品供給。推進人工智能服務器、高效存儲等先進計算系統建設 ,提升智算云服務水平,賦能科學研究、自動駕駛 、生物醫藥等高算力場景 。支持汽車電子、海洋電子、航空電子 、醫療電子等產業發展,助推產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構建基于北斗的精準時空信息服務體系 ,促進北斗與人工智能、智能網聯汽車 、低空經濟等領域深度融合。
3.鼓勵企業開展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DCMM)評估,加強人工智能高質量數據集建設 。
加快推動電子信息制造業先轉、快轉、好轉,強化電子信息服務化水平 ,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 、網絡化、智能化,重構組織運營模式,提升核心競爭力。強化軟硬協同,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制造業全行業全鏈條普及應用 ,編制重點產業鏈數字化轉型場景圖譜及要素清單,凝練重點行業應用需求,培育一批面向典型場景的數字化轉型通用工具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商。鼓勵企業開展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DCMM)評估 ,加強人工智能高質量數據集建設,探索數據流通激勵機制,加快數據要素價值釋放 。
4.鼓勵企業合理兼并重組、轉型升級等 ,促進“募投管退 ”良性循環。
發揮好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 、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產業基金引導作用,國家產融合作平臺助企融資紐帶作用,實施“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化”專項 ,指導耐心智慧資本投早、投小 、投長期、投硬科技。鼓勵企業合理兼并重組、轉型升級等,促進“募投管退”良性循環 。探索建立電子信息產融結合行業組織,根據重點產業鏈和重點領域發展需求 ,舉辦專場活動加強融資對接,鼓勵金融機構為重點企業量身定制金融產品,提供綜合金融服務方案。
5.堅定不移推動“國貨國用 ”,加大對產業鏈關鍵企業的政策支持。
堅定不移推動“國貨國用” ,持續推動短板產業補鏈 、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加大對產業鏈關鍵企業的政策支持,提高企業根植性 ,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升重點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通過集成應用牽引,提高系統整體能力 ,提升元器件 、零部件等產品可靠性、安全性。強化計算等領域芯片、零部件 、整機系統等研發應用和配套適配。推進高精度、低功耗、低成本、高集成度北斗產品研發和產業化。
6.加強CPU 、高性能人工智能服務器、軟硬件協同等攻關力度,開展人工智能芯片與大模型適應性測試 。
加力推進電子信息制造業大規模設備更新、重大工程和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充分發揮重大項目撬動牽引作用 ,推動產業高端化 、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強CPU、高性能人工智能服務器 、軟硬件協同等攻關力度,開展人工智能芯片與大模型適應性測試。適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各地已建基礎設施運營管理水平 ,強化服務器、芯片和關鍵模塊的兼容適配 。
7.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電子信息展會,指導舉辦RISC-V產業大會等活動。
引導企業穩步走出去,深度嵌入國際體系。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電子信息展會,指導舉辦第五代精簡指令集(RISC-V)產業大會等活動 ,支持有條件的地方舉辦智能消費電子展會 。深度參與電子信息領域數字貿易的國際規則和標準制定,鞏固貿易優勢,提升產業國際話語權。
8.幫扶企業有效應對國際貿易壁壘 ,穩定手機、電腦 、電視等重點產品貿易水平。
充分利用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強化國內全產業鏈優勢,增強自主可控的供應鏈韌性 ,幫扶企業有效應對國際貿易壁壘,穩定手機、電腦、電視等重點產品貿易水平 。支持電子信息制造業企業發揮靈活性,提高供應鏈彈性 ,擴寬多元化貿易渠道。鼓勵金融機構擴大出口信用保險承保規模和覆蓋面,加大對電子信息外貿企業的融資支持力度,優化跨境貿易結算。
9.在破除“內卷式”競爭中實現光伏等領域高質量發展 ,依法治理光伏等產品低價競爭 。
在破除“內卷式 ”競爭中實現光伏等領域高質量發展,依法治理光伏等產品低價競爭。引導地方有序布局光伏 、鋰電池產業,指導地方梳理產能情況。實施光伏組件、鋰電池產品質量管理,深入落實《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等文件 ,強化與投資、金融、安全等政策聯動,推動行業技術進步。加快研究以強制性國家標準為基礎的儲能電池產品安全推薦目錄 。支持協會商會建立行業自律機制,加強重點行業監測預警和風險提示 ,有序調整產業規模。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