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剛過去的交易周(8月18日至22日),A股用一種相當神奇的方式 ,詮釋了什么叫“慢牛 ”,什么叫“慢就是快” 。
讓我們把時間往回調↓
本周五,8月22日 ,滬指站上3800點;
6個交易日前的8月14日,盤中首度站上3700點;
7個交易日前的8月5日,最近一次站穩3600點;
19個交易日前的7月9日 ,站上3500點;
11個交易日前的6月24日,站上3400點;
再往前,從5月6日到6月23日 ,在3300點~3400點震蕩了34個交易日。
再往前,4月7日到4月30日,從3040.69點觸底反彈至3300點附近。
……
這就是最近4個半月,96個交易日 ,滬指的“來時路” 。
其他主要股指走勢整體相仿,因此本文將圍繞滬指展開討論。
不難發現,隨著指數越走越高(目前已創出十年新高) ,突破整數關口消耗的時間變得越來越短。
因此,和近十年的歷史行情相比,這次的“慢牛 ”實際上并不慢 。
同樣是上漲約800點——
2020年6月下旬到2021年2月中旬 ,滬指從2966點漲到3731點,花了35周,接近9個月。
2016年1月底到2018年2月初 ,滬指從2638點反彈至3462點,更是用了整整兩年!
(當然,跟2014年7月到2015年6月的這種大行情還是沒法比的)
但另一方面 ,如果你全程參與了這波反彈,大概會有下面這些感受:
一是,指數的“慢牛”體現在很少大漲,甚至中陽線也不多 ,但總在關鍵節點出現。據Wind數據,4月7日迄今的96個交易日,滬指收盤漲超1%的僅有下面8個 。
但指數又基本沿著趨勢線上行 ,尤其在6月23日站上3400點之后,跌破5日線的情況都很少。
或許正是因為去年9月18日至10月8日,“924”行情的第一波 ,市場飆升過快、波動過大,本輪行情才顯得每一步都相當謹慎。
二是,盡管滬指與平均股價都走出“慢牛 ”趨勢 ,但實際每個交易日 、每周的個股漲跌家數,并不穩定。
如下圖所示,在5月上旬滬指站上3300點后 ,個股情緒往往在達到極致(超4000家周度收漲)之后,就會迎來一到兩周的退潮期,上漲家數明顯減少 。
給人的感覺,就像是有“無形大手”及時給過熱的情緒降降溫——至少漲幅不能偏離指數太多。
這也一定程度上體現為大小盤風格的輪動 ,也帶來了領漲板塊的變化。
如上圖所示:
4月7日到6月23日,也就是滬指在3000點~3400點區間緩慢爬坡時,微盤股、小盤股整體表現突出 。
6月23日到8月4日 ,滬指由3400點漲至3600點,微盤股漲幅仍然領先,但創業板指、中證500等更多指數開始奮起追趕。
8月4日至8月22日 ,滬指從3600點漲至3800點,微盤股指數反而滯漲了(同期跑輸滬指),“雙創”板接力領漲。
也就是說 ,最近半個月,市場不再偏愛小盤股,而是盯上了有科技屬性的權重股 。正因如此 ,本周五寒武紀股價漲至1200元上方后,不少股民才驚覺:
本輪牛市,好像還是“科技牛 ”。
那么,下周寒武紀能否在股價上向貴州茅臺發起挑戰 ,沖擊A股“新王”并重塑科技股估值呢?
這里分享我們的小伙伴的一篇分析。部分摘錄如下↓
寒武紀股價的千元之旅,揭示出科技股投資的邏輯:業績兌現成為王道 。業內人士認為,科技股要走出“寒王”的走勢 ,前提還是要把研發轉化為利潤,有這種特質的科技公司,潛力是有的。只有概念和研發的公司 ,未必能模仿“寒王”。這或許是成為科技股估值重估的核心邏輯 。
同時,我們可以結合券商研報來做出自己的判斷。
開源證券認為,盡管本輪行情的漲幅和斜率似乎難以與2005–2007年或2014–2015年的指數牛市直接相比 ,但若結合市場擴容因素來看,當前行情的強度并不遜色。展望后市,隨著三季度起PPI有望觸底回升 ,分子端盈利修復的動力逐步增強;同時,流動性與政策預期仍將支撐估值擴張,市場可能迎來盈利與估值的“雙擊 ”。在這一背景下,指數中樞有望進一步上移 ,兩市總市值增長態勢有望延續 。
華金證券研報指出,當下牛市已成共識,指數點位的每一次突破都將帶來交投情緒的猛烈涌動。在市場上漲的環境中 ,成長科技天然彈性更大,同時受事件催化加成彈性進一步放大。
其建議,后市重視三條主線 。
第一條主線是強者恒強的高彈性成長科技 ,主要包括AI 、算力、機器人、軍工等。牛市氛圍中,成長科技彈性最佳。此外AI 、機器人、軍工等兼具事件催化和業績支撐 。
第二條主線是景氣硬支撐或業績超預期的領域,包括稀土永磁、貴金屬 、工程機械、摩托車、農化制品等。其中稀土永磁在中美關系變化中進可攻退可守 ,中報業績預告亮眼。全球經貿形勢、地緣政治甚至美元信用不確定性仍強,各央行貨幣儲備需求增加,同時中長期全球實際利率下行趨勢仍在 ,貴金屬價格繼續長期上漲 。海外需求亮眼帶動工程機械新一輪景氣回升。出口需求持續強勁,摩托車銷售維持高景氣。農化制品量價改善 。
第三條主線是地產止跌回穩形勢仍然嚴峻,寬松政策預期下,房地產有望延續估值修復。5 、6、7月地產價格下行壓力持續加大 ,政策仍有望進一步寬松,階段性估值修復機會將延續。
后續若遇到市場回調,如何應對?
天風證券策略團隊表示 ,牛市期間,大盤回調往往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2-4周的小級別回撤 ,可能是一次流暢買入的機會,此時追漲前期強勢板塊勝率較高,即使在市場最高點追漲 ,后續也往往能獲得正收益。
另一方面,細分板塊的超額相對寬基走弱,或許是一種“做排除法”的逃頂信號 。當板塊在回調時存在負的超額 ,回調結束后也很難獲得正的超額。當前,連續超額的各二級行業,大多數仍未出現超額邊際走弱的信號。
其認為,目前已經出現超額邊際走弱的板塊有AI應用的游戲 ,軍工板塊的航空裝備,“反內卷”的風電、玻璃玻纖等 。
同時存在少數板塊,即使在牛市小回調時超額相對走弱 ,調整后仍能具備較好的賠率。這樣的板塊多為周期資源,資源品板塊相對成長板塊對自身邏輯的定價更“慢 ”,成長股超額邊際走弱時 ,若沒有新的增量邏輯拔估值,便較難二次啟動。而資源品板塊,邏輯的兌現(即供需結構的預期兌現)仍屬于增量的邏輯 。
最后 ,據報道,外資機構近期也對中國資產的后市展望愈發樂觀。多家外資機構指出,中國成長股的核心吸引力在于中國在科技研發上的競爭優勢 ,AI 、高端制造和半導體等領域已取得突破性進展。
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表示,8月以來A股上行斜率逐步陡峭,主要指數突破2024年10月高點后產生的賺錢效應正在吸引場外資金入市 。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股票策略師王瀅在最新發布的研報中指出,本輪A股上漲得益于流動性改善 ,資金正在從債券市場和存款轉向股市。但與過去幾輪短暫沖高有所不同的是,在岸長期國債收益率自6月以來持續走高,這表明投資者對長期宏觀經濟前景持更為積極看法。
實盤配資網站論壇:十大股票杠桿排名-美國宣布終止 事關委內瑞拉!馬杜羅曾表態:反對并譴責
股票配資門戶論壇:中國前十大證券公司排名-稅務總局:堅決防止平臺內經營者分拆收入、違規騙享減免稅收優惠等行為
國內十大配資平臺排名:股票配資在線論壇-消費股全面爆發!知名價投大V:好多年沒漲停 淚流滿面
正規網上實盤配資:股票配資十大排名-“結果大超預期!”多家公募看好中美經貿會談 股債最新研判來了
炒股咋加杠桿:股票配資十大排名-7月收官!A股超3600股上漲 創指領漲全球
線上股票配資平臺查詢官網:十大配資公司排名-特朗普突變!美國終止與加拿大的所有貿易談判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