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 | 名稱 | 當前價 | 漲跌幅 | 最高價 | 最低價 | 成交量(萬) |
|---|
“手里的幾只基金收益終于越來越‘紅’了!”北京居民阿華(化名)感慨說 ,自己持有幾只場外基金已有3年多時間,之前下定決心回本就拋,近期看到股市慢牛行情可觀 ,決定再觀察看看 。他告訴記者,因為存款利率越來越低,正在考慮將前期暫停的基金定投重啟。
這輪A股慢牛行情正吸引越來越多像阿華這樣的投資者關注 ,7月存款向資本市場搬家的跡象明顯。在某社交平臺上,周一“牛市 ”的日搜索指數環比上升了46%,達到近10個月以來最高 。
在8月18日創下總市值邁過百萬億等多項紀錄后 ,A股主要指數8月19日沖高后回調,但成交額連續第5個交易日站上2萬億元關口,兩融余額時隔十年再度突破2.1萬億元,10倍股 、千元股、新高股等還在繼續創紀錄。
A股市值突破百萬億元背后 ,哪些增量資金在買入?存款搬家能否形成持續支撐?據中金公司最新測算,理想假設下,居民存款潛在入市的資金規模約為5萬億~7萬億元 ,可能高于2016年~2017年、2020年~2021年兩輪行情中存款入市規模。
哪些增量資金在入場
8月19日收盤,A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上證指數跌0.02% ,深證成指跌0.12%,創業板指跌0.17%;北證50漲1.27% 。滬深兩市成交額約2.6萬億元,較前一個交易日縮量約1758億元。
在不少機構人士看來 ,A股此輪行情持續性強,階段性回調可看作慢牛“歇腳”。8月19日盤中,A股交投熱度不減 ,多個指數在盤中續刷新高 。其中,上證指數盤中最高點為3746.67點,繼續刷新近十年高點;創業板指盤中最高觸及2634.60點,為2023年1月末以來新高;北證50盤中最高為1637.50點 ,創歷史新高。
同時,中證1000指數 、中證2000指數、中證全指在盤中也分別創下2022年9月、2016年12月 、2022年4月以來新高。
不斷見證歷史之際,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關注此輪行情背后的資金力量 ,以及行情的可持續性和見頂壓力。
在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宋雪濤看來,本輪行情由散戶情緒升溫與外資回流主導,險資提供長期支撐 。他結合相關數據分析稱 ,此輪行情中的市場資金特點是:“國家隊”是意料中的缺席,托市力度減弱;機構資金方面,公募基金加倉動力有限、行為謹慎 ,保險資金持續穩步入市;散戶是主題炒作的主力軍,同時外資情緒略有回暖,二者構成情緒層面的主要增量資金。
“7月牛市行情中 ,散戶是主要的增量資金來源。 ”宋雪濤認為,除了杠桿資金“卷土重來”,這背后還有多重佐證 。一方面,7月上交所A股新增開戶數量達到196萬戶 ,居近三年來60%分位數水平以上;另一方面,掛單額低于4萬元的小單凈流量持續上升,7月全月凈流入額較6月環比大增39%。此外 ,7月A股龍虎榜成交總額達338億元,較6月增加7.5%,市場對于短線炒作的情緒有所上升。
對于頻創紀錄的牛市后續空間 ,有市場人士提示,在看到上證指數刷新十年高點的同時,也要看到其他主要指數距離前高仍有較大空間 ,這背后既受到指數成分股的結構特點影響,也與各指數上一輪行情中的點位基數有關 。以滬深300指數為例,該指數最新收于4223.37點 ,距離2021年2月高點5930.91點仍有不小空間。
聚焦此輪上證指數的節節攀升,前期金融尤其銀行作為重要權重股的持續、穩定上漲是亮點,標志性事件包括銀行漲成首個A股市值突破10萬億元的板塊 、農業銀行A股市值超過工商銀行登頂“市值之王”等。8月19日,農業銀行A股市值增加至2.24萬億元 ,續創新高 。
對于銀行股尤其國有大行股價穩步上漲,有資深投資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一方面是因為紅利行情吸引了機構交易型資金、散戶等各類資金買入 ,另一方面是追求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配置型資金在兩年多前低位時已開始集中籌碼,二者共同推動了買盤多、賣盤少的局面。
存款搬家后續潛力如何
不少機構分析,此輪A股行情走勢較歷史更為平穩 ,未來整體有望維持活躍,行情可能會加速輪動。宋雪濤表示,行情后續持續性取決于居民理財遷移進度及弱美元背景下的全球流動性環境 。
進入下半年 ,隨著存款利率下行,居民存款向股市搬家的跡象日益凸顯。從央行披露的7月金融數據來看,存款定期化趨勢已有明顯緩解 ,當月M1同比增長5.6%顯示存款進一步活化;同期,居民存款減少1.11萬億元,非銀存款增加了2.14萬億元,同比多增約1.4萬億元 ,創歷史新高。
這也被市場看作散戶資金加速入市的信號。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認為,資本市場回暖與利率下行共同驅動居民存款搬家,進而帶動非銀存款高增 ,形成居民存款和非銀存款的“蹺蹺板效應 ” 。而股市交易量維持高位,也使得證券公司保證金存款增長,對非銀存款形成支撐。
“存款定期化趨勢在2023年以來首次出現拐點 ,體現出居民定期存款 、銀行理財等固定收益產品到期并未續投,成為潛在的入市資金。”中金公司銀行業分析師林英奇表示,歷史上 ,非銀存款增速上升背后通常有兩方面因素:存款進入券商保證金賬戶準備入市;居民申購銀行理財、固定收益類基金等產品,非銀機構認購定期存款 。
宋雪濤也提到,7月以來 ,散戶資金正從其他避險資產中撤離。根據Wind統計,7月全市場固收類理財產品規模環比減少217億元,貨幣型基金份額減少95億份,國內前三大黃金ETF份額分別減少2.2億份、0.1億份 、1.2億份。
那么 ,市場情緒是否已有見頂信號?散戶資金入市的未來空間如何?“7月上交所開戶數量相比5月增長26%,但與去年10月的高點相比仍有一定距離,散戶還未出現大規模入市 。”林英奇認為 ,推動存款在6月~7月向股市搬家的動力包括風險偏好提升、“資產荒 ”緩解、美元走弱致海外資金回流 、實體投資預期偏弱等。
央行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末,國內居民存款規模約為160萬億元。據中金公司測算 ,2025年到期的1年期及以上居民定期存款規模約為70萬億元,其中3年期定期存款到期規模約7萬億元,這部分存款主要為2022年下半年股市資金回流和理財回表產生 ,重定價后利率下降約140BP(3.0%到1.6%) 。
另從歷史經驗來看,2016年“資產荒”中居民積累超額儲蓄約3萬億元,2017年超額儲蓄消耗約6萬億元 ,主要進入房地產市場、股票市場和用于消費;2016年~2017年、2020年-2021年兩輪股市上漲行情中,非銀存款凈增規模分別為1萬億元和5萬億元,最高增速為20%,主要由于存款流入券商賬戶和公募基金等。
“存款向股市搬家的幅度和持續性取決于宏觀經濟預期 、貨幣政策、地緣政治、產業景氣度等多重因素 ,不僅僅由流動性決定。”林英奇認為,從超額儲蓄 、定期存款到期和存款活化視角測算,居民存款潛在入市的資金規模約為5萬億~7萬億元 ,可能高于2016~2017年、2020~2021年兩輪股市上漲的行情中存款入市的規模 。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股票配資平臺官方版:如何加杠桿炒股-AI熱潮隱憂浮現?高盛:AI投資持續加速 但企業采用勢頭放緩
股票怎么上杠桿:股票配資查詢網站-碳酸鋰價格持續下探 產業鏈企業如何應對?
股票如何配資杠桿:股票配資業務-在銀行存款千萬可獲大廠實習機會?字節跳動、中信建投回應:不屬實 未與第三方合作
股票配資論壇在哪里找:如何獲得杠桿炒股資金-首度有銀行停售5年期定存 未來存款利率還會降?
股票怎么配杠桿:普通人炒股票如何加杠桿-500億“清倉”48座萬達廣場 王健林還剩多少家底?
實盤配資app:散戶如何給股票加杠桿-中國銀河證券:展望“十五五” 海洋經濟等可持續產業或成為重點發力方向
還沒有評論,快來說點什么吧~